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以新兴产业大发展促经济二次转型
作者辜胜阻              日期:2013-03-20               阅读:4971 次

 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把由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向高收入国转变的第二次转型。我们认为,推进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创新力度和创新强度,构建技术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两只手”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目前,中关村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和经济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年产值超过万亿元,创制了20项重要国际标准,150多项国家标准,60%以上的技术成果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而且新兴产业企业创业也十分活跃。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国新登记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内资企业有5045户,注册资本达146.8亿元。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部分行业重复建设、规划过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各地区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重复建设和产品技术层次的低水平建设。以节能产业为例,据有关资料称,全国3000多家从事半导体照明相关业务的企业中,70%-80%都仅从事下游应用的开发。世界银行有一个研究发现,在政府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只能解决20%节能环保问题。另有资料称,在化学制药、中药、平板显示、光伏、风电等产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无序竞争等现象。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利益诱导、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的“倒逼”机制引导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特别是面临高成本的瓶颈,依靠市场“有形之手”难以市场化和规模化,再加上“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多为弱势产业的客观事实,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调节作用。首先,要统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区域间协调,合理布局、有序推进,防止陷入一哄而起、无序竞争的状态。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利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真正按照“十二五”规划从现在的3%上升到五年之后的8%,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通过企业的努力来实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两轮驱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投资的新热点。有人讲,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每年只有30%,2009年靠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政府的投资,民间投资微弱。比如广州,有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广州国有、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0.3%和0.6%,“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而民间有大量的资本,像浙江的民间资本,有人预测游离实体经济以外的经济资本超过10000亿元,仅温州人手中就大约有6000亿元,所以山西煤改、海南炒房和迪拜楼市重挫后,民间资本苦觅投资渠道。而现在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不愿意创新,原因之一就是融资难。怎样引导大量的热钱、游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众所周知,没有美国的华尔街就没有硅谷,我国中关村的发展也是得益于市场的融资。

  有许多高技术企业经过五年、十年发展,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金融创新。用通俗的话说,只有股权投资才能把“小鸡变成大鸡”,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为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民间投资“新36条”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尽快清理制约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进入壁垒,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流动性总体过剩的经济形势下,要努力促进民间游资的“正规化整编”,引导“迷失的货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样,不仅能够让热钱变“冷”,游资变“稳”,闲钱变“活”,化解流动性结构失衡所引起的通胀预期持续攀升和物价非理性上涨的压力,而且能够形成有效资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二要积极健全天使投资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构建完整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投融资链。天使投资是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钱袋子”。要积极鼓励富人开展天使投资活动,培育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并通过构建网络和信息平台、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区域市场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完善天使投资机制。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着力推进三个改变:一是改变一哄而起的非理性行为;二是改变重短轻长的短期行为,鼓励“把鸡蛋孵化成小鸡、把小鸡养成大鸡”的长远战略;三是改变重“晚期”轻“早期”的急功近利行为,避免出现VC的PE化以及私募基金大量进行上市前投资(Pre-IPO)的投机现象。三要做强主板,壮大创业板,大力推动“新三板”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加快建设债券市场,不断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当前,要加快启动“新三板”的扩容进程,促进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在更多基础条件较好的高新区试点,发挥“新三板”在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形式,吸引民间资金进行债券投资。四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着力调整金融结构,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让中小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五要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企业融资的公共政策服务,增强多层次的融资信用担保,加快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

  来源:《紫光阁》杂志社



  阅读:4971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