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关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作者周天勇              日期:2013-03-05               阅读:4791 次

   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 一些问题,如劳动密集型出口问题、市场换技术问题、跨国公司并购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外汇储备问题等出现了争议。理性、历史、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认真 总结经验教训,是更好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前提——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从引进外资、建立特区、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等等方面 逐步进行了对外开放,强劲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学术界及舆论在劳 动密集型出口是不是值得,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跨国公司并购影响产业安全,银行吸收国外战略投资者有股份被贱卖、人民币升值使得我们外汇储备和投资的债权 和股权贬值等等方面,也有这样和那样的责难。那么,怎样理性、平心静气和历史及客观地看待这样一些问题,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是未来我们更好地进行对外 开放的前提。

  首先,我们应当全面地看待对外开放,将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其伴随的有关问题相比较。要肯定其成就远远大于发生的问题。1978年以来对外开放的决策和战略是正确的

   在过去对外开放的30年中,我们没有选择拉美曾经以借债为主投资企业的模式,主要采取了吸收外资进入中国的办法,使外商进入中国办企业,投资的风险由其 承担,市场由其开拓,我们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方面付出的成本较小,而且发展经济的风险也较小。我们通过外资的进入,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创新了我 们的管理方式和企业体制,使我们国有工商企业、银行和民营企业等等,在管理和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和再创 新,也使我们各个产业,包括行政管理、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技术,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我们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水平往前追赶了二十 年到四十年,有些科学技术,我们已经站在世界的前沿。我们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上世纪70年代不到5%的贡献率,提升到了2008年的40%以 上。

  从未来看,正是有过去30年对外开放中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正是我们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奠定了我们下 一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条件,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有竞争能力的技术强国。而对外开放,根据我国自身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 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协作,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得比较利益,占我国经济增长的1/3。可以说,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可以说, 中国是自己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的最直接的受益者。


  其次,应当历史地看待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一、需要指出的是,对外开放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国策后,洋人用炮舰打开了我们的国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帝国 主义的封锁、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到1978年之前,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等交流上又几乎重新关起了国门。怎样引进外资,怎样引进技术,怎样学习国外先进 的科学知识,怎样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并且为我所有和所用,从清朝起,到“文革”结束,我们并没有成熟的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相比,国外也无相同的经验可参 考,这是一个全新的需要探索和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出一点问题,都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

  二、对外开放初,我们的经济实力、技术实 力和外交实力等等,与外资在谈判时的地位还较弱,与外商,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谈判,让其成本较低和毫无保留地转让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一般来说可能性较 小。并不是我们用市场一点技术也没有换来,只不过市场换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换取的程度不同而已。如彩电(从显像管到液晶显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技 术,就是从让市场中完全换来了。从开放的后期来看,越来越多的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的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其研发总部迁往了中国,或者将其研 发的一部分设立在中国。当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大量的投入,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转让,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技术,一是要拥有方同意,二是需要 一定的成本,三是入股也要分红。这是财产权利制度和市场经济使然。

  再次,应当客观地看待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要正视我们对外开放的国情

   对大量的劳动密集产品换取少量的技术密集产品,引起了一些学者,包括舆论的忧虑,甚至反对。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从统计上看,有3亿多从事农业的劳动 力,而耕地只有18亿亩,每个劳动力不到6亩;并且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高达40%,而第一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则为10%左右,试想40%的劳动 力,54%的农业人口,由于农业税取消后,10%的农业增加值几乎都留给了农村和农业,即使这样,如果仅分配10%的增加值,其收入一定非常低。

   一个出路,就是要将大量的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而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国内需求是消化不了的,需要国际市场加 以消化。而国际市场对劳动力成本较为便宜的中国产品的需求,使剩余的劳动力有工作机会,使剩余的劳动力资源不闲置。他们因文化知识水平所限不能创造高端产 品,但是能在技术规范和管理下,创造体力和技能性的产品,这是中国这样国情下比较优势的发挥,是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利用出路。而将大量的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弃 之不用,而要全部追求高知识和高技术劳动力创造高端和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以此来进行国际贸易,实施这种战略是不现实的。

  在对外开放 中,我们确实出现了一些引进设备中吃回扣,引进质次价高、技术水平低的设备,以引进设备为由出国考察,对外部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光引进设备而没有引 进技术,出让国有资产时价格过低,名为学习而实为旅游的出国越来越多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能归因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其发生的原因,与我们过去 的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有关,与我们过去仅仅为政治,而不注意收集经济信息的外交工作观念和方式有关,与我们对外经济交往中国家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监管和打 击不力有关,与我们财政体制对公务人员和国家事业人员出国这样的公务行为和开支管理不力有关……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和完善我们的体制,强化我们的法律和司法 体系,加强我们的管理和监督,自己堵塞对外开放中的各种漏洞,而不是责难对外开放这一重大战略。


  最后,应当从市场经济原则、经济规律、经济变动客观趋势等角度看待我们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市场经济是讲经济人行为准则的,讲产权,讲博弈,讲竞争力,讲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博弈、竞争中进行合作。比如,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太高问题,它是国民 收入中国家分配比率高而居民分配比率低,因而国内消费相对不足,而国家和企业分配多,投资企业生产出来的物品,如果在国内消费不了,就必须靠出口来平衡, 因此,国内对外贸易依存度高,是国内国家、企业、居民分配结构和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的结果;而并不是对外开放造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这样一个 结果。

  再如,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贬值损失的问题,也被议论。由于同样效用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价格不一,随着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逐步地要升值,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东亚一些后发展中国家相对美元,普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升值了百分之一百到二百。从中国的出口看,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便宜,对我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但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同样效用的产品 要在世界上趋于价格平衡,从长期看,这些都要强劲地推动人民币相对美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升值,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不可能逆这种趋势而动。

   还比如,如何看待关于银行股被贱卖的议论。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20世纪中期时,资本充足率很低,呆坏账率很高,因此,金融体系的风险极大。中国的货 币发行在国家的手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补充了银行体系的资本金,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并且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包括 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又补充了有关商业银行的资本,改善了其资本结构。实际上,银行股改,需要资本多元化,而国内当时私营资本的规模还较小,并且意识形态方 面对私人资本过多地参与银行有顾虑,采取了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做法,从目前看,我们不能否认,中国银行体系中风险得到降低和控制,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改善资本结构,引进先进的银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有企业资产在购买中流失,中国企业的品牌被国外跨国公司兼并,中国的稀缺的土 地和矿产等资源低价进入产品后出口,并且将污染和排放留在了中国,也是对外开放中被责难较多的话题。国外企业家,到中国做生意,一定是本着经济人的原则行 事,一定会讨价还价,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处境和条件看,当然也要建设和强化讨价还价的体制、信息、方式和能力,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对于 有的国有企业来说,其资产放在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也许会真的被消失,而外商购买后,我们还能获得税收、就业等利益。

  进入21世纪 以来,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各方面正在不断改善,一些地区在对外招商和引进外资方面,严格了起来,土地不再被低价出售,要山清水秀而不要污染的GDP,已经 成为许多地方官员的发展理念,污染较严重的企业不再被轻易引进,一些早期招商的外资,包括内资企业,其结构也在调整,其污染排放被控制和要求治理,虽然程 度不同,珠江、长江、太湖、黄河的水质,这几年都有所改善,并且还在采取措施,将进一步改善。

  总之,通过对外开放,我们这样一个民 族,学习了国外领先的科学知识,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了国外的技术,并且更可贵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国外在经济方面打交道;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在30 年的开放过程中,引进了我们最为稀缺的资金,并将自己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劣势通过加工出口贸易,转变成了比较优势,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尽 管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受到过这样和那样的挫折,但是,我们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海纳百川,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向是正确的,我 们在对外开放中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闭关锁国而经济发展迟缓造成的损失。退回去,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也根本不可能。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阅读:4791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