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飞跃
——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十大理论创新
作者赵曜              日期:2013-05-02               阅读:4188 次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们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后人实践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过30年改革开放历程。通过30年伟大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变化和深化,可以将其概括为如下十个方面,这十大理论创新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理论支撑。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未来社会将经历第一和高级两个阶段的学说。列宁后来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提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多级发展过程,即大阶段里有小阶段。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最初阶段”、“低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失误,一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很短暂,因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但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估计偏高。这两个失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从而做出一些超越阶段的事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论断。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两层:其一是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二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因而我们必须从这个基本的客观实际出发,搞改革和建设,而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做超越阶段的事情。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个科学论断的提出,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于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上,从而避免了右的和重蹈过去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和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和经济体制,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范畴,是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矛盾、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19世纪同时代的几乎所有社会主义者,都把商品经济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认为未来社会在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社会实行的是产品经济,商品和货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上述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着长期影响,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按计划产品经济模式搞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顺利,产品质量低,品种少,缺乏活力;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有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普遍发展较快,经济富有活力。严酷的现实逼得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最早和最透彻的是邓小平。他在1979年以后多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认为市场和市场经济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是中性的,“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它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它在资源配置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三、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一个在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是否正确,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认识过程。1956年,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由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回答应当说是正确的,但1957年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否定了八大的这一正确提法,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基于这种错误认识,我们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地开展政治运动,使社会主义事业遭致严重挫折。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新肯定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实践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促使我们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时,运用严格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出科学预测,其中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国家逐步消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这是人们认识未来社会的一个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这就为全面探讨社会主义的特征提供了条件。

  1982年,我们党在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终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七条概括,很实际,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预测前进了一大步。

  邓小平针对多年来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在坚持社会主义特征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述,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这个问题属于社会的动力机制。我国经过30年的长期探讨,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找到这种动力,这就是改革开放。先谈改革,恩格斯在他的晚年,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改革,他在1890年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列宁在1921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所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以后,对于革命者最大甚至是唯一危险,就是把“革命”奉为神明,必须把改革及时提到日程。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但是,他对“又相矛盾”的环节做了错误判断,把它归结为生产关系领域的非纯粹公有制、上层建筑领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兴无灭资”、“斗私批修”、“继续革命”。结果,不仅未能“适应”,反而更加“矛盾”。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找到了“又相矛盾”的环节,这就是体制问题,也就是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长期僵化,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成效异常显著。

  与改革相联系的是对外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深刻总结了长期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华民族在近几百年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没有实行对外开放。他还指出,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国对外开放的结果,引进了大量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接轨,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六、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

  “文明”一词,是从近代以后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大量使用的一个概念,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资本主义文明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又会扩大社会对抗;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高度的文明。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主要贡献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二是首次把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表现为民主政治的进步和法制的实施与完善。三是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三大文明都是属于社会形态的文明。此外,还有非社会形态的文明,即生态文明。四是强调世界上各种文明不要相互排斥而要协调发展。各种文明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总括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

  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因为“和谐”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但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那一段表述中,充分体现了社会和谐状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立足现实,面向长远,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条标准,以便有所遵循,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八、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和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新恢复了人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指教育方针上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个标准比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层次要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最为重要的位置。强调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目标在逐步实现。

  九、社会主义的对外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发展对外关系,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最主要的,一是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就有了共同遵循的原则,并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二是毛泽东、周恩来为我们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既不屈从某些资本主义大国,也不屈从某个社会主义大国,一切从本国利益出发,确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就是和平政策,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性要求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人民热爱和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最主要的进展,一是国家关系,彻底抛弃了战争年代形成的“敌、友、我”思维方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二是党际关系,突破了过去只与共产党和进步政党联系的局限,在遵守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一切政党的友好合作关系。三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四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总括上述,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我们的对外关系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十、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地位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形成的。要坚持和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关键是搞好党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这个理论,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是使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长期执政。

  总括上述十条,就是改革开放30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和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只要这个客观历史过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就不会终结。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阅读:4188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