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应对危机也是深化改革契机
保增长扩内需要与调结构结合 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发挥作用
作者张卓元              日期:2013-03-11               阅读:5034 次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连续5年多超高速增长后急需回调以解决失衡问题,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在实施积极财政 政策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本报就此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张卓元。他表示,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 国经济也暴露出一些弱项和短板,我们要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才能使未来我国经济走得更稳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危机也是深化改革 的重要契机。

  扩内需抑制经济下滑

  问:您如何看待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张卓元: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连续5年多超高速增长后急需回调以解决失衡问题,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第四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8%,11月、12月,电力生产和消费、进出口贸易、财政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保增长作为宏观调 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所以必要,主要是经济下滑过猛,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因此,需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出手促进经济增长,核心是促 进就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保就业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根本途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一个个陷入经济衰退之中,进口需求锐减,导致我国大批 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出口萎缩,甚至处于停产状态。所以,要抑制经济的严重下滑,就必须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的局面。

  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问:扩大内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张卓元: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鉴于我国长期投资增速过快,扩内需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内需促增长短期见效要靠扩大投资需求,而靠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调整结构和长期的持续增长,但不易短期见效。

  有人说,中国这几年消费增长已经不慢了,很难大步加快。的确,靠常规的办法,消费增长难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难以大幅度提高。所以,如果要较大幅度提高消费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比重,就要另有大的动作,要靠财政拿钱。

   现在主要靠扩大投资来保增长也有风险,就是投资如习惯性地主要投向“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和一些重化工业,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现 在看来,中央投资项目比较合理,有不少改善民生的项目,这类投资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地方投资项目就难说了,有报道披露,一些原来被认为不能上的两高 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又在酝酿重新上马。这就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企求用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来克服原来的产能过剩,出现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常 见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窘况。

  保增长与改革相结合

  问:促进经济增长怎样和深化改革相结合?

  张卓元: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要同深化改革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抓住国际市场资源特别是能源产品价格下跌的机遇,积极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它们的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应致力于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放松政府管制,而不是靠政府去理顺价格。

   其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对于加快金融、电信、铁路、公用事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 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服务业就业岗位,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保增长主要是要保就业,就必须克服各种体制障碍,在可以放开的所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第三,要尽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这对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出现各国老百姓挤兑现象,得益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我们要吸取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抓紧建立这一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制度。

   第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转型。要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就要使财政尽快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应将大部分用于民生工程,增进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福利。这对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结构,也有重要意义。

  第五,推进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应以追求GDP增速作为主要目标,而应以人为本,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六,推进各项有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助于扩大消费的各项改革。包括,较大幅度提高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金额,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继 续推动家电和电子产品大规模、低价格进入农村市场,提高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廉租房等保障性用房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对农民工失业的援助制度等等。



  阅读:5034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