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周天勇              日期:2013-03-05               阅读:1237 次

 

   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韩康主编的《中国公共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公共经济研究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一书,今 年8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细读《报告》,深感这是一部功力颇深的著述。多年来思考的中国公共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各种问题,有些在这里找到共同的结论印 证,有的在这里找到新的观点启发。尤其是关于公共经济结构问题及根源的判断,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受用。我认为它是近年出版的相关著作中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之一。

  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关于公共经济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还不多见。但这本《报告》却改变了我的印象和看法。这本《报告》在内容上涉 及了基本建设投资、行政费用、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福利救济、社会保险)支出、国债、外汇储备等,有四大特色:一是紧紧围绕政府工作的大局和中 心,反映了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二是有比较新颖的分析工具和必要的模型、关键的数据、典型的案例,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运用; 三是有自己的新观点和合乎实际的政策建议方案(有可供选择的),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结构调整方面的对策令人信服;四是对中长期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改革发展思路,有前瞻性。

  由此而来,我认为《报告》的研究特色也有四大方面。

  (一)《报告》把公共经济支出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如此,可以看清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共经济价值取向,既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形成或存在的原因,发挥了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优势。

  (二)《报告》建立了相关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在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公共经济支出规模等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公共支出各个大类合适的比重和今后合理区间——“度”,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这实质就等于提出了公共政策的建议。

  (三)《报告》从公共经济支出规模与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率、GDP比例、财政比例等)的比重变动对“瓦格纳定理”继续进行检验。从中解释我国现阶段主要大类的公共经济支出规模存在的原因及面临的困境。

   (四)《报告》对我国政府双重管理职能强化带来的矛盾和困惑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方面政府需要承担大量的管理职能和高昂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社会对公 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必须持续加大投入才能担负起重任。认为必须通过深刻的“改革震动”才能真正建立服务型政府。应当说,这个揭示是意味深长的。




  阅读:123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