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术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岳云强              日期:2013-09-26               阅读:661 次

许利民

 

摘要: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学术文化的普及化对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术科技素养起着积极地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学术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为积极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术文化,思政工作

 

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精神生活的总汇,它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校园精神、优良传统、教育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以及集中反映学校特点的学风校风等。校园文化对研究生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具有水滴石穿之力[1]。针对研究生同学的特点,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术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导向性明确、目的性强的校园文化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一大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活动

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三十多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随着在校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也逐渐面向大众化。不断提高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术科技素养,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在研究生范围内全面开展与科研、学习、就业相关的高品位、差异性、多元化科技文化活动,完善研究生骨干培养机制,打造一大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其中主要涉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科学技术、体育竞技、文艺才华等多方面内容。

“先锋论坛”是研究生红色主题教育的特色阵地。通过此项活动,可重点突出主题教育活动中广大学生党员思想的碰撞、心得的交流和思想的升华。特别是为纪念国家重要历史时刻所举办的“先锋论坛”更是弘扬在校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战场。先锋论坛的举办,可以充分发挥各级团学组织、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各级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平台,可以使党员们再一次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定振兴中华的信念。

“科技创新与创业大赛”是广大同学展示自己科技创新及创业才能的舞台。大赛的举办,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科学创造、创业的精神,使学有所用。

富有激情的体育活动也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历年的研究生新生男子(女子)篮球联赛为增进研究生新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纪念一二.运动研究生长跑火炬接力赛我校研究生红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赛事充分发挥了各学院的团结协作精神,目前已经成为我校研究生的传统赛事

同时文艺活动也精彩纷呈。歌唱大赛、舞会为广大同学带来了另样的享受。同学们也纷纷置身于其中,享受着这一文化大餐带来的愉悦之情。

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广大研究生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以学术文化活动为平台,积极营造扎实科学研究、勇攀学术高峰的良好氛围。

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熏陶着每一位化大学子,校园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为了表彰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我校每年举行“学术之星”评选活动。这是我校研究生学术方面的最高荣誉,同时,为了给广大的研究生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后续的走近学术之星系列交流活动,以及学术之星北区行活动,使得低年级本科生能够近距离的与他们交谈、讨论。同学们热情高涨,交流活动好评如潮,为树立研究生学术创新榜样、激发科研兴趣、鼓励发明创造、展现我校研究生最高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博言论坛作为我校研究生高起点、大范围、深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深入人心。以各相关专业分论坛的形式展开,研究生纷纷报名参加,交流学术心得,言表科研体会。极大地宽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学术视野,达到了传承学术底蕴,引领科技创新的目的。

此外,博言论坛之人文社科讲坛邀请到了来自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中国社科院等多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并展开广泛讨论、交流,在我校理工科科研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的人文社会科学丰富了科研领域,树立了正确的方法论。

三、以社区文化建设为纽带,建设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社区是对研究生宣传教育的第二课堂,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又一文化大餐。“喜迎六十华诞,构建和谐家园”社区论坛上第一次得出了:社区发展为了研究生,社区繁荣依靠研究生,和谐社区全体研究生共享的口号。论坛上将公寓七号楼作为示范区,努力造学校社区的精品,明确定位,树立良好榜样,向全校推广。研究生公寓无烟楼的实施及宿舍形象设计大赛给广大研究生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更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爬楼梯大赛增强了研究生同学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良好意识;研究生羽毛球联赛提高了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欢送毕业生三大球告别赛则体现了在校研究生对即将起航的师兄师姐们的良好祝愿和依依不舍。消防安全片展映、 消防知识宣传联合消防演习是社区消防安全的三部曲,近年来,为了让广大研究生同学进一步理解社区安全的重要性加大了公寓楼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各部门联合消防演习的规模。使同学们了解了必要的消防知识,树立了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主人翁精神。通过多年的富有成效的建设,我校的研究生社区到处洋溢着“欢庆、安全、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以科研团队系列活动为龙头,带动全体研究生同学勇攀学术高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当前,全国各高校都面临着规模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整问题,如何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开拓新的工作途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而科研团队纵向班在培养研究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发挥导师教书育人、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对大力推进科研团队纵向班的建设以及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起着积极地作用。首先,纵向班的组建突显了研究生的特色,增进导师、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科研团队凝聚力,增强竞争力,为科研和研究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了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由我校“长江学者”资助的“长江杯”科研团队足球联赛作为我校重要体育赛事,以足球为纽带,弘扬了“长江精神”,全面展现了我校科研团队的精神风貌。重视和强调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所共有的特点之一。我校目前正按照2009年教学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而科研团队建设工作更是适应新形势和适应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它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把科研团队建设成为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培养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以研究生骨干培养班为落脚点,培养一批思想进步、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研究生骨干。

针对研究生同学集中授课少,科研占主要时间的特点,可建设研究生骨干培养班,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硬、综合素质高的高水平人才。

1、精心选拔学员。骨干培训班的学员均由各学院及校研究生会推荐,经过研究生院笔试面试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干部。

2、加强课堂教学。坚持多学科交叉互动,完善学员知识结构是是骨干培养班育人工作的主渠道,贯穿始终。在课程设置中,针对学生骨干学科来源广及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特点,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全方位地培养综合型人才。

3、深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特色之一,研究生骨干培养班实践教学共计开设三大专题,一是学员素质拓展;二是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对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工作,年度共计150学时。 

4、推动导师教学。为深化学员培养工作,聘请学校各领域专家作为学员导师,为学员成长发展提供直接帮助。

5、巩固挂职实习。为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拟联系和开拓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包括相关石化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为学员的挂职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学员的就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渠道。

本班的办学理念是“凡是学生缺乏和需要的就是我们课程要弥补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回避对单一专业的巩固和深入,着重在公共科目和社会问题上给予启发,同时发挥学员专业多样化的优势,以“学员讲堂”的方式鼓励以学员为主体开展各学科的介绍和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授人以渔”,以传授思考问题的方法为主,致力于增强学员的“造血功能”。与此同时,坚持利用有限的教学机会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这条教学的重要准则,把每次教学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设计为承载教育内容的部分;并实行毕业学员跟踪调查制。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但其核心及落脚点就是育人。可以说整个思政工作的开展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提高进行的。而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对思政工作人员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仍需要思政工作人员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这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采英.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J]. 华东经济



  阅读:661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