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基于“人人网”的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的建设初探
作者岳云强              日期:2013-09-26               阅读:629 次

理学院 张翀 郑秀英

 

摘要:从“人人网”的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大学生运用此交流平台的机遇与挑战,对“人人网”的平台建设提出构想。本文从实践角度探究平台建设,提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人网;大学生;网络思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加强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新的教育方法和载体势在必行。人人网是当前最流行的真实社交网络,被大学生普遍使用如何利用这个网络平台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的课题。

一、 “人人网”在大学生中呈现出的特点

人人网是一个以大学生和青年人为主体的真实社交网络可以联络朋友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用照片和日志记录生活,展示自我,与朋友分享片、音乐和电影自由、安全地控制个人隐私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网上也可以相互送礼物传递祝福关注自己喜欢的人等,还可以相互学到很多知识得到很多乐趣是少有的真实的网站,是大学生中十分受欢迎的一个网站。它构建了一个交互式的娱乐平台,对于大学生来说呈现出很多明显的特征。

1、受众面广

“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2005年被千橡集团赋予生命,09年更名为“人人网”,目前注册用户已达2亿,日登陆3000万人次,活跃用户达到4500万。人人网以其独具匠心的特征,目标为面向18—24岁在校大学生以及25-34岁的青年,获得高校学生对于其交流平台极高的认可度,达到了80%以上。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超越了QQBBS等最受欢迎的网络选择,几乎达到每人都拥有一个人人帐号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学生受众面最广的一个网络平台。

2、信息量大

   人人网作为网络社交平台,它每天所传递的信息量是极为庞大的,学生在上交友聊天、查找资料、浏览新闻、娱乐消遣和就业求职等,几乎成为了学生群体传递信息的第一平台,学生利用人人网留言、发状态、传照片、聊天、学习等。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每名学生至少在人人网上发布一条状态留言,回复三条以上留言,转发至少一条状态或者日志,每周每人上传一张照片,很多学生接触的信息现在80%来自于人人网络,甚至一些热点新闻,国内动态等等都能够在人人网获取信息。

3、导向性强

在人人网上,学生的虚拟社交络很大程度上是其现实活人际关系的移植,交往对象大多是同学、朋友等同辈群体,并形成在这个人际圈中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从而进一步影响处事方式,形成导向性,并在生活与学习工作中得以体现诸如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它正是通过在人人网上发起与传播,基于价值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并在行动上付诸不同程度的实践

4、方便快捷

人人网技术更新较快,引领科技前沿,相继开发人人桌面、iOS客户端、windows phone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Symbian客户端,并与电信、微软等合作,上网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络来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和无聊时间。此外,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登陆到人人网进行状态留言和分享信息。人人网的方便快捷在手机网络普遍的覆盖得到了更大的体现,校园上时时能够看到拿着手机上人人的学生,甚至是在上课等时间,学生上人人网发布状态也是十分普遍的。

二、 “人人网”平台下大学生网络思政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人人网具有受众面广、信息量大、导向性强以及方便快捷的特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人人网”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已成为大势所趋,以“人人网”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工作,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与巨大挑战。

1、“人人网”平台下大学生网络思政的机遇

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以“人人网”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机遇,由于其受众面广、信息量等特点,一旦建立起来,必然能够促进整个思政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整体推进,甚至可以使人人网取代其他模式作为网络思政的主要载体,进而提升对于学生开展网络思政的深度和广度。比如 “十八大”会议期间通过转载照片、日志、新闻等使学生们了解会议精神,分享国内外聚焦十八大的新观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学习党的精神。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英语四六级学习、考研经验分享、人人校招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工作的平台和机会。

2、“人人网”平台下大学生网络思政的挑战

“人人网”平台的建立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学生在人人网上对社会上其他内容的关注了解,如何促进学生关注和了解网络思政,引导学生参与到网络思政工作中,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人人网这种交互交友网站上建立平台,既要积极开展思政工作,又要吸引学生的关注,需要对于教育的形式和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使思政教育的人人网平台得以建立,得以运行。大学生群体思想比较活跃,也容易受西方思想左右,尤其是网络发达,且西方不断通过网络对于大学生进行渗透的今天,如何通过建设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人人网”的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方法

“人人网”的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人网对于学生的特性和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只有结合学生的特性和工作特点,才能够促进平台的建设,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三个结合。

1、实施主体教育与实现多样化工作相结合

实施主体教育,主要是坚持主旋律教育,以思政教育为主题,加强学生的对于党的知识的学习、了解党的历史,通过多手段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实施政策等,在人人网上进行系统的宣传和讲解,建设人人网的思政教育基地。同时,实现多样化工作相结合,注意关心学生所需,走进学生生活的专题文化建设,如设立学习交流版块、学生活动版块、日常工作版块、毕业就业版块、考研交流版块、心灵之窗版块等。建立起形式多样、内容吸引学生的栏目和板块,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与主体教育相互呼应,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模式。

2、 主要引导模式与交互讨论模式相结合

对于基于“人人网”网络思政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从正面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得学生对于事物形成相对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一些争议事件上的思考和讨论,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和清醒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不受其他思想的左右。例如以“九一八”纪念日为契机,首先对于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号召学生“理性爱国”,同时组织学生在网上对于“砸日系车事件”、“抵制日货游行”等过激行为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问题的本质,通过主要引导和交互讨论促进工作的开展。当代大学生是具有一定分辨能力的,所以,充分利用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开展主旋律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得配合和响应网络思政平台的工作。

3、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对于网络思政平台,不但要加强人人网平台的建设,同时也要注意平时对于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通过课堂上、会议间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幸而有效的模式开展各种线下的教育,促进网络上思政平台工作的开展和升华。诸如在学生上党课期间,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党课的学习,同时利用人人平台展开“微党课”、将大学生入党流程、入党申请书写法、优秀思想汇报等上传网络,起到引领作用。此外,关注学生在网上的状态、日志、照片、转帖等内容,线上对内容予以网上跟帖、回复,给学生以鼓励和关注,线下与深度辅导相结合,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给予正确引导。针对群体性事件,辅导员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线上进行舆情动态的了解及正面引导,线下紧急事件及时与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沟通,全方位做好学生安全工作。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推进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方舒,殷丽丽.借助人人网平台打造高校共青团工作新阵地[J].淮海_T-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131132

2】谢静娜.浅谈实名制社交网站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分析引导功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194195

【3】 SNS 网站市场份额 人人网超越开心网http://game.people.com.cn/GB/48604/48622/11313571.html



  阅读:62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