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郑重的宣示 庄重的承诺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作者沈宝祥              日期:2013-05-02               阅读:1636 次

2月12日,在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讲话。他在讲了新的一年有关民生问题的举措后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句话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又与网友在线交流,他又一次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句话掷地有声。这是党和政府对公众的郑重宣示,对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不是宣传鼓动口号,而是应当扎扎实实地践行的施政理念和目标要求。老百姓也必然会把它作为衡量政绩和诚信的一条重要标准。如何将这个宣示和承诺变为现实,这是需要我们各级领导认真思考的问题。

  提出“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是对“以人为本”的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是其中的要义。解决民生问题,使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涉及许多方面,要做许多具体的事,但不能就事论事,要从人民的幸福和尊严这样的高度,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温家宝总理对“尊严”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共有三条: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这三条,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人的尊严的内涵,既切合中国当前的实际,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什么是社会主义?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是怎样说的。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共三编,其中有一编专讲社会主义。他在这一编中阐明,社会主义是这样的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温家宝代表党和政府讲的“尊严”的含义,同老祖宗讲的社会主义完全一致,又体现了中国的特点。长时期中,在“左”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忌讳讲自由、平等、人权,将这些都奉送给了资本主义。其实,这些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些,还谈什么人的尊严,还谈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人、社会主义应当怎样看待人的问题。讲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长过程,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对待人,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对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句话,我们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

  我国经过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影响很深。由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类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人权、人性、人道等观念,在我国很薄弱。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对人的蔑视。马克思揭露德国封建专制社会时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1页)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也是这样。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忽视了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遗毒,造成严重后果。十年“文革”中,乱批乱斗,视人命为草芥,封建主义遗毒恶性发作,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文革”结束至今,已有30多年,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丑恶现象,践踏、伤害人的尊严的现象,不断被揭露出来,使人触目惊心!比如,黑砖窑事件、奴隶式用工、违反安全规定开工生产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同命不同价、某些官员对待人民群众的粗暴态度,等等。邓小平早就提出:“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5页)从思想教育和制度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坚持不懈地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实现尊重人,使人更有尊严的重要条件。

  落实“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这里,包括某些理念的调整,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等等,应兴应革的事甚多,决非易事。

  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要靠党和政府领导大家推进改革开放,落实有关民生的各项政策和举措。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人的尊严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不能坐等尊严的到来。上世纪80年代初,当农民工开始出现的时候,他们走进城市,干最苦最累最脏的活,过最差的生活,被称之为“盲流”、“打工仔”,那时,有多少人看得起他们!但是,他们忍辱负重,艰苦奋斗,城里人逐渐认识到,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他们,他们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得到社会公认。他们终于成为13亿中国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即“农民工”。现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已经有了“农民工”。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赢得了尊严。这是非常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实例。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是虎年伊始的最强音。人们对此充满期待,是有充分理由的。



  阅读:163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