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展望和战略选择
作者王一鸣              日期:2013-03-15               阅读:1287 次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面对世纪之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振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一、改革开放20年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为21世纪初期展开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8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进入90年代,我国先后经历了1993年和1998年两次宏观调控,前者以抑制需求、整顿金融秩序和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实现了“软着陆”;后者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减缓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体制条件。现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展开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基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

  农村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农业集体经济制度;城镇从落实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整体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商品和服务价格已主要由市场形成,市场机制已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和较大程度上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计划、财政、金融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

  (二)供给的数量“瓶颈”基本消除

  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能源、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缓解。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户均占有率,在城镇己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孕育升级,城镇居民正在从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向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

  (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到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地区以及内陆省会和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领域,从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市场和资源,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人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我国人均GDP已实现由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的转换。1998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34075亿元。扶贫攻坚取得成效,1998年贫困人口已降为4200万左右。

  (五)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979—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26年年均6.1%的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九五”计划执行的三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1996—1998年,GDP年均增长8.56%。预计1999—2000年GDP年均增长率在7—8%左右,能够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GDP增长率达到8%的目标。1995年,已提前5年实现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941.5元,按人民币可比价格计算,也实现了翻两番。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199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面临的困难较多。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经济转型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和把握矛盾,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善于把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就能保持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势头,为更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总体上看,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还必须大力推进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工业化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结构升级为主,要在结构优化升级中推进工业化进程

  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许多产业生产能力过大,而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生产体系发达,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促使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产品创新又必然引起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工业化必然要转向结构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发展高加工度化产业。

  (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矛盾突出,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30%,低于世界城市化46%的平均水平,更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水平。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比产值比重低30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又比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低20个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的重要根源之一,必须实行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国际化面临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

  在国内产业升级的形势下,贸易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与发达国家间产品的水平竞争开始出现。另一方面,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大国经济以内需为主的特征将在我国突出出来,我们必须把我国国内需求潜力大的优势利用好和发挥好,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市场化取向改革进入攻坚期,要在深化改革中取得突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同时在现有体制下,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机制、企业退出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以及适应结构升级的资源配置机制等,尚不健全。建立这些机制,涉及到企业破产、产权界定、风险责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竞争行为的规范等,要通过深化改革取得突破。

  (五)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趋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耕地、水资源和一些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供需矛盾突出,生态和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控制,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才集中力量解决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国在工业化中期就不得不解决。21世纪初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三、确立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研究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充分认识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好基础的历史任务。


 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应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依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把促进经济增长和总量扩张与提高增长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结合起来;把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

  要实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个中心任务,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和推进深层次进口替代,必须建立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改变对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围绕提高经济增长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个中心,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21世纪初期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任务。

  体制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进入买方市场以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因素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而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维系,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结构,实现较大规模的向新的生产领域的资源和劳动力转移,必须建立相应的产业退出、企业淘汰和人员安置机制;必须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和适应结构优化升级的资源配置机制,必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下世纪初期我们要通过全面的体制创新,力争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制度条件。最关紧要的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要素市场创新,以及与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在国内技术储备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国际上发达国家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对我们引进技术进行各种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如果说,“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通过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缓解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十五”和更长一个时期,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来缓解技术供给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必须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立足于增强技术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把用市场换技术与用技术换技术结合起来;必须大力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和更替;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主导创新需求和培育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我国具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潜力,21世纪前十年应争取7—8%左右的增长速度

  从各方面条件看,我国具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潜力。

  (一)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将为经济较快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首先,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需求巨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商品房投资空间也很大。其次,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主导趋势,是继续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结构层次提升。城镇居民住房、交通(包括私人轿车)、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消费将明显上升,农村居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潜在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进而推动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再者,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奠定新的基础。第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必将更多地进入城市,不仅拉动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拉动消费需求,如果下世纪初期前五年城市人口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因此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需求水平的上升,有可能拉动GDP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

  (二)资金供给比较充足,能够保证经济较快增长的需要

  预计我国国内储蓄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可保持在30%以上。虽然资金供给条件与“八五”、“九五”期间相比将有所变化,但与产业发展的要求比较,仍然是比较充裕的,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会形成明显的制约。此外,外资仍将看好中国市场,外资的流入量仍将保持相当规模。

  (三)改革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将为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体制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将进入实质性阶段。要素市场(下转第52页)(上接第28页)也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驾驭经济能力增强,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变化。依靠短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低基数、高投入,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已基本结束,未来经济的较快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工业化阶段性转换和结构升级。21世纪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我国实施第一、第二步战略进程中的平均水平。

  从我国的国情看,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有一个过程。速度过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地区、环境问题,发展科技教育都会有困难。21世纪初期是第三步战略的起步阶段,也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综合起来看,21世纪前十年可以而且应该争取7—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个指标与“九五”计划确定的“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上是吻合的。按照21世纪前十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2%。考虑到“十五”时期结构调整任务很重,年均增长速度可力争实现7.0%左右,“十一五”力争达到7.3—7.5%,就能与原定目标衔接。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大大扩张,每个百分点包含的绝对量将大大增加。只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速度略低一点,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阅读:128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