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刘昀献              日期:2013-03-11               阅读:4932 次

 

  摘要: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这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新论断。正是因为具有这一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够超越国界、跨越时空,成为亿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如同胡锦涛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个过程。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只 有同中国国情和民族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生动、具体、鲜活的理论,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 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只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 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马克思主义才能产生不竭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三 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 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 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3]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要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 而不是把它当作抽象的教条到处套用。二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形式,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是 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并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创造出具有 中国特色的新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西方社会 实践的科学总结,一经形成就必然具有理论抽象性,它在中国的运用必须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即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使之“中国化”,变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 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域的思想理论,也只有具体地借重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因子,才能 获得立足之地并进而发挥主导作用。列宁曾明确指出:“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 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在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中外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 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 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实践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 人类一定历史阶段的认识成果,都要受到当时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制约。再伟大的思想和理论,都不可能是超时空、超历史而一成不变 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 内容。”[5]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理论品格。作为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实践进行客观、科学研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推动着时代的发 展,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代化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推动世界格局变化、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密切关 注时代风云变幻,不断从世界历史的最新发展中汲取新的营养,始终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二是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修正错误的东西、剔除过时的东 西,与时俱进地形成新的结论、补充新的内容。三是在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把亿万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认真考察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 刻洞察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密切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 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任务。任何理论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不能要求前人解释今天的事情。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洞悉时代发展变化大势,站在时代前列,不 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方针、政策,从而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列宁认为: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 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 家的更具体的特点”,并提出符合实际的任务[6]。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当代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 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 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7]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 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在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面前,我们必须以宽阔的视野、宽阔的思路、宽阔的胸襟,认识和把握世界与中国 发展的大势,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探索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做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到具体化、由学术性到通俗化、由少数领袖人物的理念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理论要面向大众,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群众化。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 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8]另一方面指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譬如传播方式上的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简明 化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理解与吸纳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目的所在。其一,实 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品格。以往的哲学家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亿万人 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化,才能掌握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其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 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只有采取“从外面灌输进去”[9]的方法,才能为一般大众所掌握,因此必须通过开展马克 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使之走向大众化。其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只有落实到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去,才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 量;当人民大众确实消化和理解了这种科学理论,并转化为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奋斗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推进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是当今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全球性影响以 及多元化发展,从总体上讲,马克思主义的确遭遇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发展方向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国 内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当代建设和发展产生了 多重价值效应。只有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在人民大 众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并转化为人民大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才能顺利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防止简单化、庸俗化和非科学化的倾向。大众化要讲知识性、趣味性、生动 性、形象化、简明化,但又不能片面化、简单化、低俗化,就是说大众化不能以牺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 格为代价。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这即是说,只有把握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正确地回答和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才能掌握群众,才能令人信服,才能发生历史作用。毛 泽东同志用通俗、简明的中国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深奥理论表述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表述为“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的典范。

  大众化、通俗化不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需要广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如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 的传播效果,使之真正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需要一批热心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共同参与;为此,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担当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同时,应致力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培养全民的理论兴趣、理论思维能力。中国共产党是领 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建设学习型社会,必先建设学习型政党,因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1]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建设将不断提高全党、全民的理论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旦被亿万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必 将大大推进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6]《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05页。

  [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10]《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原载:《文汇报》2009年11月18日



  阅读:4932 次

刘昀献的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对10 年来中外学者关于苏联演变原因的评析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思考
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扩大选人用人民主
苏共精英的退化与苏共败亡
关于党群关系问题的思考
坚持把“最高标准”贯彻到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
百年困惑的破解
艰苦奋斗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面临的十大执政风险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超越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
知识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国际社会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思考
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业绩和基本经验
选好“班长”,须把握什么?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抵御执政风险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发展与实践创新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分页 1/2  [1] [2] [>>]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