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就业形势,说得严重一点如“泰山压顶”也不为过。自主创业似乎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创业热,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倡导创业热”的出现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创造的创业神话让每一个年轻人都会热血沸腾,网络经济的兴起,使百万富翁出现的速度几乎赶上了细胞裂变,一夜暴富不再是奇迹,从盖茨到李彦宏,资本积累的常规已被打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的事情我做主”,已成为最具影响力和诱惑力的语汇。加以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带着一腔豪情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年轻人更缺乏自主意识,习惯于依赖家庭和社会,习惯于等靠要,如果年轻人都具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对国家对民族都是莫大的幸事,所以我高度赞赏自主创业的精神,也十分佩服自主创业者的勇气,但我需要提醒一句的是:自主创业是需要条件的。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不同,意志力不同,能力差别也很大,有的人喜欢平静,有的人喜欢冒险;有的人更习惯听从别人指挥,有的人更习惯对别人发号施令;有的人浅尝辄止,知难而退,有的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有的人擅长研究,有的人擅长管理,有的人擅长发现市场机会…而且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学生来说,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普遍是较为欠缺的,而这又是自主创业者所必需的,所以我说,只有少数人适合自主创业。 不是每个学科、每个专业都适合自主创业。我们看到,自主创业的成功者,更多的集中于新兴的IT行业和其他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和专业领域。我并不是绝对反对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去创业,但我不提倡这样做,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去做与专业无关的事业,那将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何必还要开设大学呢?所以我说,只有部分学科和部分专业的学生适合自主创业。 个人自主创业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法律的、制度的、政策的支持,否则,自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每个人都有做梦和圆梦的权利,打破别人的美梦是残忍的,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年轻学生,要理性的看待自主创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要只看到成功者的喜悦和风光,而忽略了创业过程的艰辛,忽略了失败者的痛苦和沮丧,我相信更多的人还是要通过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人生做积累,为将来可能的自主创业做积累。我更要提醒媒体和社会,不要一个劲的渲染自主创业的美妙前景,更不要借此来转移就业市场的压力,推卸促进就业的责任,要实实在在的为年轻人自主创业做点实事。(作者系著名学者、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 来源:中华儿女杂志 2009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