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两次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结果
作者党国英              日期:2013-04-28               阅读:5114 次

 1958年,我国政府也提出过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口号,一晃近50年过去,我们再提新农村建设。前后两个新农村建设运动不仅背景不同,后果也大不相同。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1958年的情况。这年11月,座落在华北平原的某县和全国一样,也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到了极致。县里领导人在讲话中给各人民公社下达的指示是:各人民公社要建设一个新农村样板居民点,要设立妇产院、剧院、影院、幸福院、疗养院、公园、图书馆……。街道要有100公尺宽,中心栽花、花边植柏为园,两边行车,筑成人造洋灰路面,汽车、马车、拖拉机晴雨通行。房子一般建成楼房,室内逐步设沙发、暖气、冷气、电扇、浴室等,每排楼房要相隔60—100公尺,除中间铺成马路外,两旁均植各种果树和名贵花草,逐步建成一个“新乐园、大花园”。对于当时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农村地区而言,这些目标不啻于神话。至今这个县还是省定贫困县,只是近几年农村面貌才发生较大的变化,但距离1958年这个官方要求的目标依然相去甚远。当时,为了实现上述新农村建设目标,县里的领导人提出的生产指标是:粮食单产2万斤、棉花(皮棉)单产1500斤,花生单产8000斤。这些指标无疑是十足的吹牛放大炮。

  2002年的秋季和今年的8月,我两次到了这个县的同一个村庄做调查。今年看到的情况已经和5年前大不相同了。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也不是没有问题,但吹牛放大炮的事情是没有了。村里已经硬化了出村道路和两条街道,还修了村委会办公大院,目前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建一个体育活动场所,硬化另外两条村街道。几年里有30%的村民翻修了住房。大部分青年出村务工去了,剩下的老人妇女因为农活不再辛苦也完全可以应付地里的工作。农民说,现在1户农民生产粮食抵得上过去一个生产队。农民还告诉我,过去政府向我们要钱,现在倒过来给我们钱,心里有了某种满足感。

  1958年的基本教训是,极少数人相信了类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恐怖念头,然后凭借一种军事化的动员体制要全国人民都相信,谁敢说不信,就给谁制裁。人们并非不懂得所谓价值规律,而是不懂得经济发展需要资本积累,需要劳动者的专业化,需要分工架构的形成,不懂得这些变化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3年能打败美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队,就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近两年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切实的成绩,农民也得到了实惠。这种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现在的政府大体能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制定和执行政策,而国家经济实力的成长也提高了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的能力。经济规律说到底还是一条,国民经济中的资本积累规模和分工结构的变化已经足以吸收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全体农民能够更有效地工作了。归根结底,劳动效率的提高使我们各个经济部门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农业生产和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巨大利益。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用更实在的办法来保护农民利益,自然会产生更积极的后果。

  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按目前的趋势,农村形势会越来越好。但是,若要更好更快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还要仔细研究具体的经济规律,使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阅读:5114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