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关于适度发展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忠民              日期:2013-03-05               阅读:3956 次

   一、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都在热衷于追求高速度的发展,而 且,主要地是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虽然不时有人对于这种作法表示忧虑或提出批评,但是,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仍旧成为许多国家刻意追求的目标。之所以会出 现这种情形,除了这些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跟人们所形成的对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共识或者是假设共识密不可分的。这些共识或 假设共识是:其一,经济增长乃社会进步的自然推动力。其二,各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相似的,后发国家要想赶上先发国家,就必须重复先发国家的道路,实行经 济上的高速度增长。其三,作为经济增长基础之一的自然资源是一个近似无穷大的数字。不能说,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是全然错误的。但是,如若将高速经济增长 视为发展的唯一内容、唯一途径,那么,高速经济增长便成为一种非适度的发展,从而会造成一些带有全局性的弊病。这些弊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非适度发展 过程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地变得愈益严重。这种情形,在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非适度的高速经济增长会造 成增长成果的低度兑现。对于一个从事现代化建设不久的国家来说,为了实现经济上的高速增长,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采用外延型的发展方式,而不是内涵型的 发展方式,因为前者相对说来见效更快。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加上急于求成的迫切追求,势必会使得整个增长过程带上一种粗放的色彩。于是,看上去增长很快的成果 实际上难以充分兑现,即:形成不了相应的有效社会财富。其次,非适度的高速经济增长会造成经济本身的不规则化。一方面,经济本身极易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形, 另一方面,经济起伏的程度太大。再次,对于环境的侵蚀与破坏。最后,是造成社会机体的失衡。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非适度的经济高速增长 过程的推移,由片面追求高速增长所引起的危害将呈加速度增强的趋势。在经济高速增长模式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数值翻几番,则意味着经济不规则化程度加剧 更多倍,意味着经济增长成果低度兑现的数额增加更多倍,意味着环境的恶化程度增加更多倍,意味着社会失衡的情形更加严重。而且,由经济片面增长所引起的潜 在危害也将变为现实,这突出表现为非再生性资源危机。因此,如若不及时改变这种片面性的高速增长模式,中国将来的发展将因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牢固的基础而自 动变得缓慢下来。

  非适度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有许多致命的缺陷,而且这些缺陷所产生的危害同这一模式的推进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必须及时地改变这一模式。那么,应当用哪一种模式予以替换呢?笔者认为,应当用适度发展模式来代替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

  二、笔者认为,基于以下理由,适度发展模式是能够成立的。

   经济牵引与被牵引的统一是适度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经济是整个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社会的其他层面、其他环节来说,经济具有着巨大的牵引作用。 但是,“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下,经济的牵引力是有限度的。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并不会相应地使整个社会得以高速发展。况且,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被动自发性,因此,如若不以非经济的因 素给予导向而纯粹由着它本身增长,亦即纯粹自然地对其他方面牵引,那么,不能排除它会使社会出现畸形化等有害现象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 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感到限制的必要性,必须限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或者至少改变其发展道路。”②实际上,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共同生长、相 互促进的过程。经济因素对于非经济因素固然具有着牵引作用,但后者对于经济也有着一定的牵引作用。非经济因素的滞后,无疑会使社会对于发展缺乏足够的承受 力,造成发展的障碍或瓶颈。另外,社会机体内部如若紊乱、僵硬或是臃肿,也将使经济的发展缺乏被牵引力,缺乏定向力,从而呈现一种不规则波动的状态。总 之,经济的牵引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经济的被牵引也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这里,“度”是至关重要的,把握不好,则无法取得实际有效的发展。正因为 如此,所以必须采用适度发展模式。

  发展经验及发展模式的不重复性,是适度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每个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现 代化建设。历史基础、民族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在每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东西,这些是不能在历史上再现的。”③比如,先发展国家“这四 百年的繁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掠夺、殖民和利用技术开采欧洲以外的资源的基础上的。从地理上看,它并不是自给的,而是依赖于开采全世界的资源为一小 部分人的利益服务的。”④直到现在,美国仍然保留着类似的状况。“住在美国的占世界5.6%的人口需要大约40%的世界一次资源来维持。”⑤先发展国家的 这种特殊的发展条件根本不可能在后发展国家中再现,先发展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是具有绝对的普遍意义。既是如此,那么后发国家就没有必要去模仿先发国家的种 种经验,其中包括追求片面的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作法。从先发展国家那一方看,他们的发展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逐渐完善的,也是在不断改变发展中的不 合理成份,包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因此,无论是先发展国家也好,后发展国家也好,都有必要以适度发展模式来取代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之模式。

   非再生性资源的有限性也是适度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发展依赖于非再生性资源。“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依赖于非再生能源基础; 多亏有了它的恩泽,工业化国家才得以生存。所以,非再生能源时代的结束,注定工业时代也要结束。”⑥重要的是,这些非再生性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 是有限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表达了这种忧虑:“根据现在的资源消耗率以及预计这些消耗率的增高,目前重要的不能更新的资源大多数到一百年后将极 其昂贵。尽管关于尚未发现的蕴藏、技术进步、代用或者回收利用等等有一些非常乐观的假设,只要对资源的需求继续指数地增长,上述这种说法仍然是确实 的。”⑦因此,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目前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有必要做到的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非再生性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此而言, 延续已久的经济片面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行,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代之以适度发展模式。唯有如此,方可在以石 油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向未来能源体系过渡的漫长过程中,为发展留有更大的资源余地,使之不至于出现突然性中断等不利的情形。

  由上可见,适度发展模式不但能够成立,而且要比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合理得多。

  三、所谓适度发展,是一种着眼于发展成果的有效性、强调发展过程平稳递进的发展模式。适度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发展的充分化、节约化、民族化和整体化。

  1.发展的充分化。

   与经济片面高速增长模式不同,适度发展模式的着眼点在于发展的有效性,即:在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使发展形成最充分化的效果。它的重点是效果,而不是速 度。高速度增长不一定是适度的发展,刻意追求“最高增长显然不是在政策上的有用指南,因为它不是最优增长”⑧。不仅如此,如果仅仅是从速度上着眼,那么, 低速度的增长也不一定是适度的发展,高低速度之间的平均速度同样不一定是适度的发展。适度发展模式的立脚点已超越了速度问题,从更为合理的思路来把握发展 与速度的关系。它把速度看作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并非发展本身。速度是由发展的适度性所决定,而不是相反。但这并不是说,发展过程同速度无关。从发展的过 程来看,由适度本身所规定,有时发展过程外现出一种高速度,有时则外现出一种低速度。如若纯粹去追求增长的高速度,那么,有可能有损于发展的充分化;反过 来,如若刻意追求增长的低速度,同样有可能有损于发展的充分化问题。

  具体来看,发展的充分化包括若干层具体涵义。它首先是指发展成果 较高的兑现度,即: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而且,这种产出对于社会来说具有着积极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投入与产 出不仅仅是指经济方面的内容,还指社会性的内容。可见发展成果较高的兑现度所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最小代价和最大的有效性,它要避免的是发展成果的高代价和 发展成果本身的无效性或较小的收益性。发展成果的有效性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于是,这就涉及到发展的充分化的另一层涵义:发展成果在现实社会中较高程度的 渗入性。若要使发展成果具有最大限度的有效性,就必须使之充分地渗入社会机体之中,使之与社会机体各种成分溶在一起,从而成为社会机体的一个有机成分。唯 有如此,发展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兑现。反之,发展的成果如若缺乏较高程度的渗入性这一特征的话,那么,发展的成果尽管仍然可以产生出一定的有效性, 但终会因与社会机体程度不同的隔膜与不适,而使这种有效性具有暂时性的色彩。另外,发展的充分化还有一层涵义,亦即发展本身(包括发展的程序、结构等)的 优化。无论是发展成果较高程度的兑现,还是发展成果在现实社会中较高程度的渗入性,均有赖于发展本身的不断优化。发展的优化,侧重于结构性的、内涵性的合 理化与简洁化。发展的程序与结构只有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即不断地优化,方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发展非充分化现象,从而实现发展的充分化。

  2.发展的节约化。

   发展的节约化是指,尽量减少、消除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以及资金的不必要或收效很小甚至是负效应的投入,尤其是稀缺性资源以及十分宝贵的资金的投入,从 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挥霍浪费的现象。发展的节约化并不是要限制、约束发展,恰恰相反,它是要使发展更为顺利、更为有效地进行。

  发展的节 约化主要是指减少、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生产性投入及非生产性的投入。这是发展节约化的重头。不必要的生产性投入所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以中国为例, “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部分产品滞销,成品大量积压。如全国机床生产企业1987年库存积压上升34.3%,1987年头两个月的总产量近2万台,而库 存则由年初的1.5万台增加到1.7万台,增长13.3%。⑨不必要的非生产性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同样是巨大的,例如,“全国目前已有彩色电视生产线 1500多条,利用率只有65%左右。”⑩无疑,类似的不必要的投入,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资源。而如若将这些被浪费的资金与资源转作生产过程中别的必要投 入的话,发展过程要顺利得多。要改变这种作法,就必须使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在结构、比重、步骤方面趋于合理化。

  3.发展的本民族化。

   发展的本民族化是指,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民族传统及民族的客观基础(指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历史基础等)一类的东西不仅不会消失,而是同现代化内容愈 益紧密地融为一体,愈益成为发展模式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本民族的发展模式具有一些别的民族发展模式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东西。


  发展的本民族化这一情形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发展是以一个个民族为其载体而进行的,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本民族内部,而不是别的地方,而民族传统及民族 的客观基础则是每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民族传统是具有特定倾向的结构。一定的现代化模式,总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内容组合起来,结构不 同,则现代化的具体模式显然会有区别。可见,民族传统的存在,势必会使发展具有着本民族化的倾向。民族的客观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并非被动之物,从一定意义上 说,它是在不断投入的。而各个民族客观基础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这就不能不使各个民族的发展带上一层本民族化的色彩。

  承认发展的本 民族化现象的存在,并不是要否认世界一体化现象的存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确实在不断加深,世界一体化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 着。准确地说,在整个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化与世界一体化这两个极端在同步加深,至少在很长的时期内是这样的。

  发展的本民族化并 不是要降低发展的水准,它的意义在于使发展的一般指标体系更加具体化。毫无疑问,就发展的一般性内容而言,有一个世界性的共同指标体系。但是,在这个通则 之下,各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仍会有不少差异。正是民族传统、民族的客观基础,是产生这些差异的基本原因。由民族传统及各民族客观基础所造成的一些特定价值尺 度、特定的期望值必然会使世界性的共同指标体系在具体的应用转换中有所变化。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的本民族化就是发展的具体化。它是衡量发展适度与 否的重要尺度。不符合发展的本民族化的作法,就是非适度的发展。

  用发展的本民族化这一尺度来观察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即:关于外向型的发展战略问题。

   外向型战略的要义是,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此带动内地产业的发展,最终立足于世界经济系体之中。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 说,这显然是将发展的重心外移,过于看重世界的一体化。这项发展战略带有不小的偏差,不符合发展的本民族化的规律,是非适度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作为带有 总体性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是不具备的。我国的劳动人数虽然很多,但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形成真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而很难一下子投入外向型产 业。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国际市场不可能容纳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输出巨额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不仅是由于国际市场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并不呈明显上升 的趋势,还由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这就更增加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大规模打入世界市场的难度。既然这一战略不 具有可行性,因此,若要强力推行,势必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沿海地区经济对于别国经济的依赖性;加剧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矛 盾;最终延缓了中国发展的实际进程。

  可见,由于中国发展的客观基础的特殊性,中国不应照搬别的国家与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的现成经验,否则便会失去发展的本民族化色彩。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应实行以内向型发展为主,以外向型发展为辅的发展战略。

  4.发展的整体化。

  发展的整体化是指,发展应是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内部的协调、同步的发展。而单方面的长期突进,则会损坏发展的整体化,因而是一种非适度的发展。

   发展的整体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内容是,社会机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结构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同步发展、 完善的关系。任何单方面的长足进展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社会机体的各种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着一种有机关联性,即: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有机关联性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必然是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并进。另一个内容是,仅就经济而言,也存在着一个整体化发展的问题。经济同样是由多种成分所 组成的,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也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且,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不仅存在着一个共同发展 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一个发展比例是否适合的问题。“如果公路网、铁路、航空运输、电信……中高等教育、科研、保健没有与工农业生产并行发展,那么它将来 肯定会阻碍整个生产过程。”⑾

  发展的整体化对于发展过程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整体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 发展过程中的有序化程度的高低。如果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有序化程度较高,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便会将可能的社会震荡与摇摆降低到最小程度,将社会问题 出现的机会和程度大幅度减少、降低,从而使整个发展过程得以平稳、顺利地推进。

  总之,上面所论及的发展的充分化、节约化、本民族化、 整体化就是适度发展的基本特征。值得指出的是,这四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适度发展模式便不能够成立。正是由于适度发展 模式具有这四个特征,因此,同别的发展模式如经济片面高速增长模式相比较,适度发展是具有最大积极效应性的发展模式。

  四、如果说,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一个用适度发展模式来取代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的话,那么,这一问题在中国显得更为突出。

   在如今中国,由片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种种带有全局性的弊端已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对此,仅仅是靠善后性的治理工作,例如将经济增长速度人为地降低 下来,或是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整顿市场、平抑物价等等,虽然是必要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前面提到过的人们对于高速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并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因而片面的经济增长有重新出现的可能性,更是因为诱导人们追求片面高速增长的社会及历史原因没有消除。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使得经济片面高 速增长这一情形很容易重视。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是一个刚向世界开放不久的国家。在和平时期,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首先是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不是别的方 面。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遥遥领先的实力尤其在消费品方面的高反差对于中国所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为了缩小这种差距,中国很容易去极力强化经济方面赶超发达 国家的势头。同时,中国真正的现代化建设也只有十年的历史,中国对于发展缺乏系统的理论准备,对于现代化的规律认识不深,对于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的估计 严重不足。至少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致使中国多从表面现象上着眼去选择发展模式。于是,强调经济数值第一的经济片面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就理所当然地予以 实施。只要是诸如此类的因素没有消除,那么,经济片面高速增长的模式必然地会周期性地实施。每当经济的片面高速增长造成了发展的诸多障碍时,中国总是会强 制性地抑止经济增长势头而进行善后工作,但一旦经济形势稍微稳定下来之后,又会重犯以往的错误。1958年、1978年、198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人 们的谨慎作法极为相似,然而事隔不久,却又极为相似地考虑如何使经济重新得以高速增长,原因就在这里。

  既然中国的经济片面高速增长的 模式一直没有改正,因此,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弊端便以周期性的方式不断轮回,重复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结果的不平衡,即振兴的不平衡。”⑿况且,旧的 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于是,问题在不断积累,其危害也在加速度扩大。现在如果再不从发展模式的高度上去予以解决,那么,有效的发展已成为绝对不 可能之事,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是低效甚至是负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迟缓下来。

  出路何在,只有适度发展模式,方是结束这一轮回的最佳选择。适度发展模式对于现实中国来说,非但不是超前的、过于理想化的发展模式,而是切实的、有效的发展模式。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

  ②米哈罗依·米萨诺维克、爱德华·帕斯托尔:《人类处在转折点》,中国和平出版社,第128页。

  ③⑾亚诺什·科尔内:《突进与和谐的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第20、3页。

  ④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第6页。

  ⑤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第79页。

  ⑥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68页。

  ⑦D·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第45页。

  ⑧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第67页。

  ⑨魏杰:《大杠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人民出版社,第74页。

  ⑩王梦奎:《中国经济建设十年:回顾与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⑿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第20页。


  (原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5期,为收录入吴忠民个人专栏,故再次转发)



  阅读:395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