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形成现代化研究的中国流派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吴忠民              日期:2013-03-05               阅读:4022 次

  纵观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界,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化研究(发展研究)开始兴起、发展,并初具规模。时至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必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形成现代化研究的中国流派。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直至40年代,中国学人对于现代化开始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形成了种种见解。这些探索具有着重大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后人也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这一时期学人对于现代化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对于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先是对西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认识逐步深化,进而强调其实践内容即工业化和经 济发展,再到摆脱西化的束缚将现代化看作特定的社会变迁形式,经历了一个渐趋深化的过程。当然,与今天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相比,当时的所谓现代化仍是一个 较模糊的概念,仍然缺乏健全的现代化理论所必需的建构要素。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这一概念无论是对学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来 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对于中国现代化阻碍因素的探索。几乎所有的学人都承认中国是落后的或至少是非现代的,并从多方面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以及落后的原因,提出了各自的应对措施。

   (3)对于现代化的模式的分析。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人们一直十分关注现代化的模式问题。就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是西化还是本土化,学者 们的意见差别很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下,现代化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外来压力和图存的急切需要使学界不得不思考:何种现代化模式才最适合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 更能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关现代化模式的思考是围绕西化与本土化的争论展开的,而这一争论又是以文化的优劣之争为基础的。他们所谓的文化优 劣实际上是对社会本身的特质与社会现代化是否具有一致性的一种认定。

  (4)中国现代化的方略与步骤。学者们对中国应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不过在总体上,他们都认同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在发展的侧重与步骤上有所不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对于现代化的探索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其一,极为关注社会现实,针对性非常强,但是理论性差,学理性偏弱。这一时期现代化研究的内容几乎都直接针对中国的现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式、道路问 题,并指出了其存的在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与对策。而且,他们提出的对策方略非常的多,很多学者都或从文化方面、或从经济方 面、或从道德方面、或从教育方面、或从综合的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为中国的现代化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也正是与现实性强的特点有关,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研 究在学理方面显示出不够成熟和完善的特点。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现代化理论色彩,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这一时期的研 究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很多研究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注意到现代化理论的建构。

  其二,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研究的规范性不够。这一时 期的现代化研究显示出浓厚的人文色彩。从研究者个人看,早期现代化的研究者深受中国传统学术风气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一般都很注重自身的修养,具 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看,最初的研究都很关注文化问题。同时,应该看到,这一时期现代化研究的规范性不够。一方面,在现代社会 基本特征的认定上,是比较欠缺的。这一时期的探讨多集中于文化方面和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对现代社会的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易的层面上,对 现代社会的深层特点,如理性化、世俗化等缺乏充分的认识,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也比较片面,没有看到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除了较为笼统的文化层面 的争论,许多现代化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如社会分化与整合等均未得到应有的认识。“现代化”一词,虽在三十年代就已开始使用,但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 念。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也缺乏特定的研究方法。特定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学科的必备条件和标志性特点,成熟的学科都十分强调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中 国早期的现代化研究缺乏对方法应有的重视,虽然部分研究也有比较的成分和实证的色彩,但是都不够规范,使现代化研究从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当然,这一特点也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学者们缺乏学科意识有关。

  其三,对现代化内生性的关注逐渐增强。学者们对现代化内生性日益重 视,他们除了指出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前提外,更为关注培养中国自身现代化的发育问题,关注中国社会应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各 种各样的方略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尤为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一些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现代化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即民族国家的建立。他们把国家的独立作为中 国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认为只要民族不能获得独立,一切正常的发展都不可能。这同现代发展理论以民族国家为发展实体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一认识也为中国争取民 族解放提供了理论支持。

  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现代化研究一度中断。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随 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端与推进,现代化研究作为一种严肃的学术性课题开始在中国出现,但是,当时的现代化研究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零散、肤浅的特点,远远没 有成为学术界的重要板块,对于现实社会所形成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前述情形得以改观。随着改革与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市场经 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现代化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愈来愈开始触及到中国社会的深层。但是,就社会科学的现状来说,尚缺乏一种学科能对这些 重大的问题给予贴切的解释和有效的指导。显然,从现实社会的需要方面来看,处在剧烈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亟需现代化理论的解释与指导。现实的迫切需要,促成 了现代化研究较为长足的发展。因此,现代化研究逐渐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而成为“显学”,并且,这种研究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产生着 日益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以下的一些课题而展开并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1)元发展理论。这又包 括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现代性”与现代“化”、现代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市民社会与现代化等内容。 (2)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3)现代化进程,包括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国别现代化 模式比较、现代化进程中的通病等内容。(4)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包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中国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化的健康推进等内 容。(5)现代化的分支研究,如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发展哲学、发展法学等等。


 从这一时期现代化研究热中,不难看出其中的四个明显特征:其一,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已逐渐 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过去,中国学人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只是附着于某个学术领域,现代化研究没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理念、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因而也就不 可能有着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这一方面表现在当时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并不是一个比较固定的领域,比如,有时会在文化研究中涉及到现代化的问题,有时又会在经 济发展研究中涉及到现代化问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缺乏一支稳定的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队伍。而到9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已经具有了自己特有的理念、研 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已具有一支稳定的专门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队伍,因而可以说这时的现代化研究已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其二,学科体系已 开始初步形成。大致来讲,现代化研究是由三部分内容所构成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元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分支现代化研究”,主要是指 围绕着元现代化研究而形成的相关性分支学科(如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研究。现代化研究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具体现代化研究”,主要 是指对于实际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现代化研究的前述三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必要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方法, 后两者则可以从各自的独特角度或者从某些现实问题的研究中丰富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如是看来,在这一时期,现代化研究的学科体系显然已初步形成。其三,重 心明显向中国的现实问题移动。从历史上看,中国知识界一直有着经世致用的实用传统。就现代化研究而言,这种学术传统有助于提醒研究者去关注中国现代化过程 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于是,并非偶然地,现代化研究的重心逐渐移向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值得说明的是,现代化研究中的这种现实性色彩,并 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面上,而是从总体上把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因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这种现实性的研究为中国现代化研究 的成长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养分;另一方面,还直接为中国的实际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对策,如这几年开始出现的并为决策部门所重视的“社会预测”便是例 证。其四,多学科的合作性。在现代化研究中,社会学无疑占据着主要角色的位置。但由于现代化研究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时间的跨度也比较大,因而与此 有所关联的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甚至包括一些科技界的许多学者也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各种学科 在一个领域内的协同研究、相互促进,不但会使现代化研究更加丰满、更富有理论深度、更加具有现实感;同时,也使这一研究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科学进一步更新 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在规范方面做得还不够。在现代化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的学科 背景差别较大,因而在概念的使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往往缺乏必要的认同与磨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研究领域里的一些讨论常常是各说各的,难以真 正地就同一问题在同一语境之下进行对话和交流。题目的分散,不利于现代化研究的有效推进;而学科认同性的薄弱,又不利于现代化研究的规范化。这是中国现代 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研究理应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其目标定位应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研究流派。

   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研究流派是指,就大范围而言,植根于中国社会,在学术风格方面具有明显中国区域色彩的现代化研究流派。它不同于狭义上的以某个 特定的学者所创立的某种“学派”,也并非指流派本身内各位学者观点的完全一致,而是指在中国这个大的区域之内,现代化研究在总体上具有某种相对稳定的特有 的学术风格。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流派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学科生态意义上的有机性,即:与中国现实社会融为一体。中国的现代化研究 流派的基本理念、概念体系同中国的民族特性应当是相适应的,与本土文化应当是一体化的、相融合的,并且,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同中国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指相对成熟者)应当是协调的、相互促进的。(2)学术意义上的前沿性。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流派在研究深度方面应当具有前沿性,并且在国际范围内的现代化研 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其必要的一个前提便是,不可故步自封,而是应当能够与国外的现代化研究相接轨,在研究课题、学科视角、概念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诸方面能 够同国外同行进行正常的对话与交流,相互汲取一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3)操作意义上的有效性。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流 派能够予以贴切、有效的解释,而且,对于将要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予以前瞻性的把握。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现代化研究流派前述几个特征是一个有机 整体,缺一不可。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只要同时具备了前述几个特征,就可称得上是一个区域性的流派了,就具有了一种生命力和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流派应当具有这样一些主要的功能:(1)确立起中国现代化的合理模型。(2)归纳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类型,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得到充分的、体系化的论证和确认。(3)制定出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并能为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性方案。(4)对 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尤其是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起着一种有效的带动作用。

  为了顺利推进中国现代化研究流派的形成,需要防止两种可能 的有害倾向:一是盲目崇尚国外现成的现代化研究成果,而忽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特色。在现代化研究中,确实有必要汲取国外发展研究的成果。但是,受急功近利 学风的影响,一些研究者主动选择、主动创造的意识在不同程度上被减弱。于是,这种汲取很容易演变成一种不加择别的照搬。这种做法的危害在于:没有看到在本 国特有国情的基础之上,应当产生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研究的风格;同时,也没有看到,国外的现代化研究中确实也存在着属于“某国特色”的内容,而并非全部 属于一般性的通则。例如,很难想象“现代化理论”流派会产生在拉美或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也很难想象“依附论”流派会产生在西方国家。另外一种可能的 有害倾向是过于强调本国现代化研究的特色,从而程度不同地忽略现代化问题的普遍性通则。由于我国有着深厚的人文研究的传统,因而很容易使许多研究者注重现 代化研究中的特色问题。但是,同样是在急功近利学风的影响之下,这种对于特色的看重很容易衍生成一种尊崇自己已有东西的基调,而程度不同地排斥国外先进的 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这在实际上也就否认了现代化研究里存在着通则性事物。这种做法的危害也是明显的,将会限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借鉴和思路,从而直接损 害中国现代化研究流派的前沿性。显然,特色固然重要,但是不应以此成为拒绝汲取国外现代化研究有价值成果的借口。由此可见,前面所谈论的两种可能的错误倾 向从道理上讲是站不住脚的。区域性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流派应当既汲取国外现代化研究领域中一切先进的东西,同时又应当保留具有民族特色的某些内容。而前述两 种可能的错误倾向如果任其自然发展的话,势必会妨碍中国区域性现代化研究流派的顺利形成。

  中国社会机体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中国现代化进 程本身的复杂性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这样看来,只要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能够正常、健康地进行下去,就不难形成一种 有深度、有特色并具有广泛影响的有关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流派,并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原载《理论前沿》2001年第6期,为收录入吴忠民个人专栏,故再次转发)



  阅读:4022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