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社会支撑力与中国的现代化
作者吴忠民              日期:2013-03-05               阅读:4167 次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仅需要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的支撑,同样也需要社会动能方面的支撑。而后一点,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社会支撑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支撑力泛指除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以外的一切社会性的包括文化教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动能;狭义上的社会支撑力 则是专指同社会机体整合机制有直接关联的社会性动能,主要包括社会凝聚力、社会动员力、社会控制力、社会汲取力。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同先发展国家不 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一个“纯自然”的递进过程。相对来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为拉动”的色彩较为明显。因此,中国社会支撑力具体状况如何,对于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更为重要的影响。社会凝聚力

  需要看到的是,同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凝聚力的强化有着悠远的历史传统。这是中 国现代化的一个特有的优势。几千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各个民族的共同生活与融合,由于中国古代文明相对周边国家的先进性,中国人具有了一种高强 度的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华”意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得以延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凝聚力的深厚。时至今日,增强中华 民族凝聚力,充分开发这一传统优势,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凝聚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在于:(1)提供一种原动 力。在社会凝聚力较强的条件下,中国社会内各个利益集团与阶层可以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进而在大的目标方面更容易形成一种认同感。由于目标的相对 一致性,中国社会机体内原有的某些隔阂、离心因素可以消除或有所减弱。因此,一方面,社会机体内现有的动能可以略去许多不必要的磨损,而集中在一个方向、 一个点上释放,从而最大限度地收益;另一方面,社会机体中所具有的许多潜在动能本来有可能在无形中消隐,而在这时却极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动能。社会凝聚力 所造成的这种发展的“势”,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有助于中国民众民族自尊与自信的确立。在1978年以前,从总体上说中 国经历了一个几十年的封闭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的开放进程开始迅速推进。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忽然接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许多社会成员在这种开放过程 中往往是有感于本民族与外部世界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而过分地看重别的民族,过分地看轻自己的民族,同时却又不能真正地把握住本民族与别的民族 各自的具体状况,于是,就难免造成心理重心外移的状况,换言之,执着于简单模仿别的民族、简单引进别国的东西,进而使民族自尊与自信受到严重的损伤。而社 会凝聚力的强化可以克服这种弊端,有助于重塑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在社会凝聚力的影响下,本民族的社会成员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以此为纽带,中华民族的 力量、情绪、意志可以得到极大的凝聚。这种凝聚进而可以使这个民族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产生一种不甘人后的超越意识。(3)可以产生一种整合社会机体的作 用。一个社会的整合性如何,对于这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化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较强的社会凝聚力有助于这个社会的整合。这是因为,不管人们在经济利益 方面、在观念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但是,在民族血脉方面却是必然地存在着相同之处。通过对于民族纽带的认同,通过社会凝聚力的强化,社会成员之间的许多 摩擦与矛盾可以得到缓解,社会的整合性也由之得到一定的增强。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存在着某种疲惫和误导的现象:第一,社会凝聚力的弱 化。中国社会处在急剧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体系出现了某种紊乱的状态,再加上社会成员对于未来风险的不可把握性,进而又形成 了某种明显的社会焦虑状态。这些,使社会缺乏一个明晰的、内化度比较高的目标取向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凝聚力便开始弱化。这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各种 行为方式之间的抵触性、社会单元如单位的自保意识与行为的增强以及社会成员与社会本体之间的某种隔阂。社会成员、社会单位对于一些事关改革的重大举措往往 缺乏一种应有的认同性。这就造成现代化推动力量的损伤。第二,社会在主动强化社会凝聚力过程中的某种误导。为了增强社会的认同感,社会往往在倡导民族传 统,力图使之回归现今中国,但在具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一些不尽妥当之处。在1978年以前的数十年里,中国对于民族传统在相当程度上是忽略了。当时,由于意 识形态不恰当的高度强化,使人们在扫除“封资修”的同时,实际上也抛弃了民族传统。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现今主动地恢复民族传统是一种明智之举。但 是,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民族传统曾经与封建主义旧内容结合得过于紧密。要想使民族传统健康地回归中国现实社会,就必须对与民族传统联系曾是很密切 的旧时代内容进行一番认真的剥离。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伴随着民族传统的必然回归,某些旧因素也会随之抬头。 例如,某些盲目自大的民族中心主义开始重新出现,这是“华夷之辨”旧观念的继续。这种旧观念拒绝开放,而且是一概地排外,有时还带有某种幻觉的成分,认为 儒学的复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必然归宿。可见,前述社会凝聚力的疲惫和误导,不仅会削弱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和有序性,而且还会将某些落后的东西注入现今社 会中。对于这些不利影响,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社会动员力

  社会动员,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社会动 员的第一个特征是广泛参与性,就是说作为社会机体最基本的构成分子亦即社会成员必定是广泛或较为广泛地参与重大的社会活动。其第二个特征在于一定程度上的 兴奋性,即社会动员从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兴奋性色彩。其第三个特征是目的性,即社会动员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性的行为。社会动 员的第四个特征是秩序性,一般来说,正常的社会动员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而不是杂乱无章、失去控制地进行。

  在中国近现代,由于种 种历史原因,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动员的现象。这种社会动员曾经极为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直至获得了独立。由于近现代距今较近,因而社会 动员这种传统对于现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着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至少是重视不够。

  社会动员力 的强弱,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着迥然不同的作用。有效的社会动员,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产生着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1)有助于形成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经济拉动与非经济拉动的结合。而在非经济因素对于现代化的拉动过程中,社会动员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社会动员,社会成员的 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信仰以及行为方式很容易融为一体,进而减少社会的离心因素,使社会成员的能量得以充分的发挥。(2)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更新与提高。通 过社会动员,可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声势,使社会成员为接受新的观念、新的知识以及新的行为方式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促使广大社会成员在兴趣、动机方面实现有 益的转移。通过社会动员,可以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需求取向向更高层面认同,从而更为主动地进行自我素质的更新。如是作法,不仅使社会机体的某一部分直 接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为中国社会的整体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动力。(3)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难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现代 化的初始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就这些问题的克服、解决而言,社会动员具有着某种独特的效应,它可以造成某种有益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压力,促成 问题的解决。例如,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大问题。但近年来,由于用社会动员的方式来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因而使人口急增的势头得以缓解。


  就目前我国社会动员的使用而言,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一,随机性过强、频繁度过 高。对于社会动员的使用,往往缺乏一个通盘性的考虑,常常是为了贯彻上级布置的某些任务,事无巨细地一概使用社会动员这种方式;或者是,为了完成本区域的 某些任务,也经常运用社会动员这种方式。而这些任务何时下达或何时出现,则往往是没有数。结果是,见到一项任务,就使用一次社会动员。有时,为了同时应付 几种任务而同时发动相互交错的社会动员。这些,不仅常见于经济领域如大型项目的开工,也常见于非经济性的领域,如这个“日”、那个“节”等繁杂的任务。其 二,易流于假象性的社会动员。有时,仅仅是为了刻意造成某种社会声势,而忽视了现代化进程本身的实际需要,使社会成员的目标同广大社会成员的普遍兴趣相脱 离。这样,正常的社会动员中的四个特性便会缺少广泛的参与性和一定程度的兴奋性这两个特性。在这样的社会动员中,社会成员不可能有着真正的投入,也无法形 成真正的兴奋。实际上,这时的社会动员仅仅是靠某种行政系统强行予以安排的。这样的社会动员只能是假象性的社会动员。它虽然在形式上井然有序,甚至是轰轰 烈烈,但从完整的意义上来看,它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动员,因而无法取得实际上的积极作用,更谈不上有效地推进现代化进程。无论是随机性过强、频繁度过高的社 会动员,还是假象性的社会动员,实际上都是预支了日后的社会动员。社会动员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任何一种社会动员都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这是因为,社会 成员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长时期地总是处在兴奋状态之中。如果不间断地反复进行社会动员,那么,极有可能造成一种损害以后社会动员的情形,即 可能会使社会成员逐渐形成一种麻木的心理状态,造成一种潜在的负效应,阻碍了日后社会动员的有效启动。尽管我国目前的社会动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还应清 醒地看到,同别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动员方面实际上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不仅是因为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就有此传统,更因为我国是一个重视群体的国家,因而社 会动员的潜力比较大。只要启动得当、使用得当,社会动员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国家都不能相比的。而要做好这一点,就应当一方面遵循社会动员 本身的规律,使之有一个相对间歇的时期,有一个酝酿、生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必须使社会动员的目的、用途服从于现代化建设这一时代中心任务,而不能随意用 于他途。社会控制力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存在许多离心性的因素,若不予以妥当处理,这些离心因素就会进一步使中国社会面临着某种失 控的可能。这种情形,主要是由这样几种原因所造成的:其一,新旧经济与社会体制的并存。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过程也就是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过渡。但 这种过渡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因而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新旧体制并存的局面。新旧体制的并存,必然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不一致 性、不联贯性,进而造成社会机体的非整合性。在这种情形下,现今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离心因素。其二,社会群体的变化。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的过渡,随着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中国的社会群体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些新的社会群体产生了,而一些原有的社会群体却依然存在。这些不同社会群 体之间的需求的差别必定是很大的。为了维持社会的整合与稳定,就必须兼顾到各种社会群体,否则,现代化进程便很难顺利推进。于是,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需求基 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些具体目标显然很难保持一种同一性。这种情形使得许多社会离心因素的存在有了某种合理的依据。三,部分社会成员与部分中小社会群体对自身 及本位利益的过度看重。在1978年以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社会过于看轻个人及中小社会群体的利益,过于看轻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而过于强调超级大群体的利益,过于强调长远的目标,致使民众生活的改善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真正现代化建设的开始,以前的那 种不正常的束缚被挣脱。但由于以前民众生活受压抑的时间过长、程度过深,因而使人们在挣脱束缚之后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的反弹现象,即过于看重消费、过于看重 个体及中小社会群体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之下,部分社会成员及中小社会群体对于涉及到全社会范围内的事情就很难有真正投入,换言之,作为整体的社会与作为社 会构成因子的部分社会成员及中小社会群体之间出现了某种隔阂。其四,中国是一个后发大国。中国这一社会机体是非常庞大的,各种社会环节相互交错,其数量又 过于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联锁反响而波及其他环节。这就意味着中国社会出现各类故障包括一些离心性故障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上述压力的存在,使得中国社会控制力的强弱问题成为一个影响到现代化全过程的重要问题。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顺利、有序推进的一个重 要特征。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肩负着极为艰巨的任务:要确立市场规则,培育市场行为主体,维护市场 秩序,弥补市场的失效部分。而这一切均有赖于高强度社会控制力的存在。否则,一切有关的事宜便无从谈起。因此,增强中国的社会控制力,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 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汲取力

  社会汲取力是指社会机体对于已有发展成果的消化与汲取的能力。

  社会汲取力对于中 国现代化过程的作用在于:(1)可以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程度。从外观上看,在某个时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成果并不见得能够成为这个社会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必须经过一番内化的过程,方可成为社会机体的一个有机成分。要想使发展成果具有最大限度的有效性,就必须使之广泛而 充分地渗入社会机体之中,使之与社会机体的其他成分溶在一起,从而成为社会机体的一个有机成分。唯有如此,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兑现。反 之,发展的成果如若缺乏较高程度的渗入性这一特征的话,那么,现代化建设尽管可以达到某种外观上的指标,但终会由于与社会机体之间的隔膜与不适,而使这种 “指标”具有游离性的色彩,时间不长,便会明显减弱;或者,发展的外观“成果”一直与社会机体没有关联,无法成为这个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成果。(2)可以 增强这个社会的有益的同化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并存,由于原有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许多相对来说是“异质”的东西的出现。这里所说的 “异质”物并非是指具有新生意义的现代性事物,而是指一种既不新也不旧的变异体。假如听任这些异质物自然地发展下去,那么,便很有可能累积成一种巨大的浮 游物体而程度不同地吞噬原来的社会机体,使社会走样或混乱。然而,社会机体正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同化力来不断地化解并进而同化这些“异质”的东西,使 之从属于自身,或者是使之成为自身体内的一种有机成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社会的这种同化力应当是一种新型社会的同化力。而这种新型社会的同化力的生成与 增强又是同社会汲取力密不可分的。社会机体只有充分汲取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才能形成社会机体的主导性有机成分,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种新型社会的 同化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谈及的同化力问题,并不意味着想要造成一个内部结构简单化的同异性社会,相反,是要造成一个多种成分并存、同时又是相互依 赖、共促共生的社会。由此可见,较强的社会汲取力的存在,有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中国对于社会汲取力的忽视,造 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一,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低度兑现。多年来,中国往往是采用处延性的发展方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处延型的发展方式加上急于求成的迫切需 求,使得中国现代化过程带上了一种粗放的色彩。于是,看上去增长很快的成果在实际上却难以充分兑现,即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社会财富。例如,在 1953~1988年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日本,而略低于韩国,但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最后结果却是令人沮丧的: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 值与日本接近,1985年却仅为日本的五分之一;在60年代初,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韩国差不多,但到1986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 元,韩国则为2370美元。其二,资金运用的不规则化。一方面,用于高消费方面的资金相对过多。中国不少社会成员以及中小群体没有看到消费水平与生产水平 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关系,高消费的背后应当是高水平的生产,因而过分看重高消费。近年来,集团消费急剧膨胀,许多个人的消费超过了正常的限度。这对 于生产投入无疑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却是往往不顾产品的实际销路,忽略了社会成员的实际消化能力,而急速上马建立了大量的这样那样的 生产高档消费品的生产线,对于基础性的产业则是明显的投入不足。这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由上可见,我国必须注重较强的社会汲取力的培育,用以支撑现代化进程健康、有效、有序的推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健全的、高强度的社会支撑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只是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支撑力局限于经济 及自然基础,而对社会支撑力不给予应有的重视的话,那么,不仅会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后续推动力出现一种匮乏的状态,而且还会使社会机体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过 程中陷入一种被动的窘况,进而增大社会机体失衡的可能性。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有许多潜在的发展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势就在 于中国社会支撑力的潜能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积极地发掘与培育中国现代化的社会支撑力,使之转化成一种现实的现代化动能。而就中国社会支撑力的 培育、发掘与使用而言,须遵循这样几条原则:一是,须将社会支撑力的使用从属于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而不能滥用。这方面,我国在1978年以 前的30年间是有着深刻教训的;二是,应注意社会支撑力发育与使用本身的规律与周期;即不能总是超强度地、持续不断地耗费社会支撑力,应为之必要的休养生 息留下一定的余地;三是,应把社会凝聚力、社会动员力、社会控制力以及社会汲取力这四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项社会支撑力的具体状况都会对其他 社会支撑力的具体状况产生联动或联滞的影响。

  (原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为收录入吴忠民个人专栏,故再次转发)



  阅读:416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