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领导人出访迎送礼仪改革的启示
作者沈宝祥              日期:2013-05-02               阅读:1780 次

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抵达华盛顿时,在机场没有组织华侨和留学生欢迎。这一条新闻立即引起国内外舆论的赞赏,证明这一项改革很成功。

  领导人抵达出访国时,不组织群众在机场迎送,这虽不是体制层面的改革,但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由此而联想到,我们应当举一反三,对于这一层面的不少事,比如有关会风、调研安排等等,持续地进行改革。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媒体上一再出现的“重要讲话”,也应该改一改了。

  笔者到各地,总喜欢看当地媒体的新闻报道,以了解情况。我发现,凡是主要领导人的讲话(有的级别并不高),新闻报道中总是说,某某作了“重要讲话”。我参加的一些会,也是这样,主要领导人讲话以后,主持人总是说,刚才某某作了“重要讲话”。凡是主要领导人的讲话,都叫“重要讲话”,这已经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将各级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称之为“重要讲话”,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是主要领导人,他们抓的都是大事,强调一下是“重要讲话”,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似乎也无可指责。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领导人的各次讲话,其重要程度是有差别的,并不是每一次讲话都是那么重要。再说,从听者的心理来说,领导人的每一次讲话都强调为“重要讲话”,他们反而会一般看待。

  其实,把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称之为“重要讲话”,并非从来如此。笔者在翻阅旧报纸时,偶尔发现一条新闻报道。1957年3月3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的大标题是:

  最高国务会议举行扩大会议

  毛主席就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了话

  这条新闻报道的是,1957年 2月27日下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按现今的习惯,新闻报道中将毛泽东的这个讲话称之为“非常非常重要的讲话”,也不为过。因为毛泽东的这篇讲话,确实很重要。然而,当时的新闻报道却只是作为副标题加以报道,是用的“讲了话”三个字,而没有用“重要讲话”。现在看来,似乎有点不可理解。仔细想一下,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这个会议不是一般的会议,是最高国务会议,再说,讲话的不是一般的人,是最高领导人,当然是重要讲话,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加“重要讲话”,人们也会很重视。实际情况确是如此,毛泽东的这篇讲话,引起党内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不用“重要讲话”,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这个讲话重要性的认识。

  领导人的讲话不叫“重要讲话”,有没有别的好办法进行报道呢?我们的媒体上也有很好的例子。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发表讲话,着重阐述实事求是问题,批评“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讲话。我们的媒体是怎样报道这个讲话的呢?6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邓小平的这个讲话,用的标题是:

  邓副主席精辟阐述毛主席实事求是光辉思想

  这个报道没有抽象地讲“重要讲话”,而是在标题中将重要性挑明,使人一目了然其重要性。这个经验很值得我们总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需要改变一下的事,相当多。这些事的改变,看起来很难。但这一次领导人出访迎送礼仪的改革却很顺利。外交部负责人说,这个改革是根据胡锦涛主席的指示精神进行的。这就是这个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我们期盼上上下下、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者,能够重视这个经验。



  阅读:1780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