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科学发展与中国铸型
作者辛向阳              日期:2013-05-03               阅读:4325 次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等“六型”思想。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其含义与思想渊源,揭示出其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关键词]  “六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规律;  制度定型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断:“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嘱托。16年过去了,经过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六型”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从国家到政党,从经济到政治,从政府到社会,这诸多领域的建设都有“型”可寻。

  一、“六型”的含义与思想渊源

  (一)“六型”的含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第一个“型”。这个“型”的标准是什么?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取得三个“显著增强”和一批科学技术成果后,就可以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他说:“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等国。从量化的角度看,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美国只有5%)。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目前中国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为54%,仅此一项指标就说明我们离“创新型国家”有较大距离。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这是第二个“型”。什么是开放型经济?一个指标就是看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就是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反映一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2006年中国的GDP为20.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76万亿美元,按美元兑人民币1∶7.8的汇率计算,外贸依存度为65%。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当然,这一依存是双向度依存,而不是单向度依存。双向度依存意味着不仅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第三个“型”。什么样的社会就算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有这样几个基本标准:建立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这种产业结构使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使资源消耗不断减量,而消费方式则是有节制的,不是毫无顾忌子孙后代的奢侈消费、消费主义消费、掠夺式消费;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从粗放到了集约,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可以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第四个“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1)政府基本上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同时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普惠化和均等化。(2)要逐步把能否满足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3)扩大公共服务的领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第五个“型”。这样一个社会的特点是:终身学习、时时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的学习等多种学习融为一体;学习成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厂矿、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各个部门的自觉行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普遍建立。

  建设学习型政党,这是第六个“型”。学习型政党有四个含义:(1)它是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和精神的政治组织。(2)它是拥有学习制度和考核机制的政治组织。(3)它是可以不断把学习变成学习力,进而变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创新力的政治组织。(4)它是不断在学习中与时俱进的政治组织。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学习型政党。

  总的来说,有两点需要强调:(1)“六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学习型社会作为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同时要看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既可以确保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方向,又可以指导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2)“六型”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型”已经比较成型,如学习型政党、开放型经济;有的还处在转型之中,如政府变革正在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有的正在探索铸“型”的道路,如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是如此。

  (二)“六型”思想的渊源。

  “六型”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是2005年10月11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讲:“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是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发表的题为“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讲:“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66—767页)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想是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发表的题为“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讲:“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型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强调“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法是十七大的一个创造。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地阐明了“开放型经济”的具体要求: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二、“六型”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型”是什么?“型”是规律的制度化,是道路的具体化。

  (一)“六型”是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制度化,反映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质,也反映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方向。十七大报告讲:“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力把握发展的规律”,“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地强调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从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2004年2月温家宝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2006年1月提出“遵循科技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内涵深刻和科学的论断,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和规律的精辟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同时我们党还提出了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两种趋势的思想: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会进入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这也是一个客观规律。对于这些规律的把握就体现为制度的定型化。

  (二)“六型”思想是对于中国发展的战略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十六大以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从“更快更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的变化过程,这体现了对于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在这种深化中形成了“六型”思想,“六型”思想正体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2003年10月1日至4日,胡锦涛在湖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2003年10月4日《人民日报》)这里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概念。一年后的2004年9月,胡锦涛同志提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思想。在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309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进一步论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讲:“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同上)无论是“更快更好”,还是“又快又好”,都体现了我们对于发展的急迫性。

  2006年12月,中央第一次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2006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总结近几年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主要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会议部署了2007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召开的2007年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工作时不但强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提出“好字优先”的思想。会议指出:这个总体要求的基本立足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从“更快更好”、“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表明了我们从重速度到重效益的转变,从重增长方式到重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重物的增加到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制度上就是要建设“六型”社会。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阅读:4325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