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拨开消费主义的迷雾
作者辛向阳              日期:2013-05-03               阅读:4237 次

     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消费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18世纪西欧国家产生的极少数人奉行的享乐主义在工业革命的作用下,在19世纪初期演变成以炫耀性消费为本质的消费主义。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1835年发表的《高老头》中,借高老头的嘴道出了19世纪消费主义者的观念:“钱就是生命,货币创造一切。”19世纪末,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把19世纪末的消费主义界定为“炫耀性消费”。随着后工业化的发展和丰裕社会的建成,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开始泛滥,它的迷雾弥漫于社会的各个层面。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消费主义思潮伴随着西方物质产品和消费方式的涌进开始进入中国,不断冲击着人们已有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消费主义在物质上追求奢华,是典型的“拜物教”者;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追求“暴富”、“快富”,要求“一夜成为暴发户”,是典型的“拜金主义”;在情感上追求“即时型”与“一夜情”,是典型的“爱情快餐主义”;在消费上追求的是无度,他们奉行的观念是“我花故我在”、“我要的东西很多,简直要疯了。”这种思潮的特点是:贪婪性———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是没有限度的,世界上似乎没有能够满足消费主义者要求的东西,年收入50万元依旧叫穷,购买800多万元的宾利车依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挥霍性———消费主义者把挥霍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挥霍是他们的代名词;传染性———消费主义具有一种蔓延的特点,它能从一个群体传染给另一个群体;快速性或者叫迫不及待性———消费主义追求的是第一时间的感官刺激,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满足,他们就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于是我们看到《哈利·波特6》在今年7月16日一上市24小时内就销售了1000万册。

  无疑,消费主义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是比较大的———

  消费主义浪费资源。这种浪费不仅体现在消费上,也体现在生产上。体现在消费上就是毫不顾及社会资源的短缺而大肆挥霍,消费主义者可以为了吃到鱼翅而把鲨鱼的鱼翅割掉后把鲨鱼丢弃在大海中使鲨鱼死去。体现在生产上就是在开采资源时疯狂地掠夺,消费主义者在开挖一个可以开采100万吨的煤矿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短时最大化,往往只开采10万吨最好开采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就浪费掉了。

  消费主义催生腐败。为了满足个人的贪欲,占有1000万元公款者有之;为了一掷千金,贪污3000万元公款者亦有之;为了到境外赌场挥霍,挪用1.2亿元公款者也有之;为了包养一个或多个情妇,收受贿赂2000万元者复有之。这种物质和情感上的贪欲无不带有强烈的消费主义色彩。

  消费主义带来一种畸形的伦理观念,这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酒来明日饮”。消费主义给人们带来的理念是:今天有钱今天就应该疯狂地花,管它明天会怎样。于是,我们看到流行的广告词是“建外××楼盘,最后的疯狂与活力”。订票不叫订票,而是叫“抢票”。一个“抢”字道出了一种疯狂的消费观念。

  如何比较有效地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呢?笔者想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要大力宣传我们的基本国情,提倡消费要与国力相适应。我们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50年之前我们一直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现在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有近3000万人口依旧没有摆脱贫困。这样一个国情要求我们的消费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无度的。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一国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发达阶段,到处莺歌燕舞,此时不消费更待何时。

  要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的节约理念,这种理念使财富的创造者认识到财富创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使他们在消费财富的过程中避免奢华。可以说,通过艰辛劳动得到的财富,其消费者一般不会过度挥霍,而是非常节俭。相反,财富来得非常容易和快速的人,往往在消费时走向消费主义。

  要加强政府的监管、税控和引导,把消费主义的无度挥霍行为减少到最低。比如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缺乏国家监管,月饼的豪华包装一度成为社会公害,一块月饼卖几千元、一盒月饼卖上万元的现象并不少见。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个部门就月饼生产出台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月饼的包装成本不得高于出厂价的25%。这将有效地遏制在月饼消费上的消费主义倾向,从而有效地节约资源。笔者认为,类似的监管领域,应该还有很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对于各种奢侈性消费,政府应当运用税收政策进行调控,通过税收政策减少社会的奢靡性消费。政府还应当在全社会中倡导一种科学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引导公众合理消费、有效消费、可持续消费。政府在这三个方面作用的发挥,将会在社会上形成有度而非无度、有限而非无限、有序而非无序的消费理念,防止社会陷于以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拜欲主义为主要表现的消费主义迷沼。

  来源:新华社-半月谈



  阅读:423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