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作者王一鸣              日期:2013-03-15               阅读:1287 次

  一、21世纪初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1世纪初期,国际格局将继续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较长时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结构调整,这三大基本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随着世界大多数国家相继走上发展市场经济之路,交通、通信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大力推进全球贸易、投资和生产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等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和经济、政治、社会风险无疑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极其广泛的和深远的。一方面,国际贸易和投资将会进一步拓展,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各国经济实力的对比、经济周期形式等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二)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

  科技创新和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与有效配置利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持续的动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竞争的优势进一步向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机会,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可能因科技差距导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的贫困国家甚至会被排挤到“边缘化”的境地。

  (三)全球性结构调整深入展开,将在竞争中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为了应对科技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国正在进行深刻的经济调整,其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国际协调等多个层面,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90年代末期出现的大公司、大企业的兼并、购并、强强联合的全球性浪潮,正是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显著特征,将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重新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快慢成败,将决定其在未来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四)世界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主要国家经济将在波动和调整中发展

  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将出现周期性的上升。但是,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国际风险也相应增加,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危机的出现带有突发性。总的看,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维持在年均3%左右。

  美国、欧洲和东亚三大经济体的走势将决定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美国在21世纪头五年仍有可能保持增长,不致于严重衰退。欧元的启动使欧盟内部统一大市场日趋完善,总体竞争力增强。东亚经济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但经济技术基础并未受到根本破坏,21世纪初将会在调整中重新崛起,其中日本经济将在艰难的调整中逐渐复苏。

  21世纪初,中国仍有可能继续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国加入WTO,将会增大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全球金融风险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将给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业等带来一定的冲击,加大竞争压力;在一段时期内国内经济体制、机制与国际规则可能会出现某些摩擦和冲突,加大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难度。同时,又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加强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将使中国增强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的紧迫感与外在推动力。挑战和机遇并存,关键在于中国能否从战略上把握主动权,在策略上灵活应对,善于趋利避害,更好地发展自己,从而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争得有利地位。

  二、21世纪初期的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及改革、发展的阶段性转换

  (一)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重要的转折时期

  1.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式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式质量效益型转变。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性转折。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将在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中运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益明显,这必然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9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化开始进入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科技进步贡献度的深加工化为主导的阶段。21世纪初期正是这种工业化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上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必须在传统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阶段转换相适应,中国也进入了加快城市化的新阶段。

  从90年代中期起,现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日渐衰减,加之在改革攻坚阶段收入转化为消费、储蓄转化为投资遇到某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供给总量出现低水平的阶段性过剩。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新型消费品仍需要进口,显出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表明在现有产业结构层次上已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打破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腾出空间,释放被压抑的经济能量,促进经济增长。“十四大”之后,改革逐步进入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体制创新阶段。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要形成比较完善、成熟的新体制,还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必须在若干支柱性体制建设上通过改革攻坚实现创新。加入WTO也要求在与国际经济接轨方面实现体制创新。21世纪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将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体制创新,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体制环境和动力。

  3.人民生活将从低水平的小康向比较宽裕的小康转型升级。中国人民生活在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初将继续向比较宽裕的小康转型升级。这既是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持续适度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居民消费进一步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求城乡居民收入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以及投资品供给相应升级。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既能为消费转型升级提供新的供给支持,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二)中国经济具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

  1.有良好的政治、社会前提。党的“十五大”已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制定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总战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路线。目标都已明确,并经过21年实践检验获得巨大成功,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善于驾驭复杂局面,有魄力、有能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问题。

  2.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无论城市和农村,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即使在国际市场环境不利时仍可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发展经济。

  3.有高水平的储蓄率。目前中国社会总储蓄率高达40%左右,预计21世纪初期仍将保持35%以上的高储蓄率。中国全社会投资资金的80%以上来源于国内储蓄。国内储蓄顺利转化为有效投资,就可带动长期的经济增长。

  4.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一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合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使企业包括非国有企业成为最重要的投资主体,都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二是城乡结构调整将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来经济较快增长。四是地区结构调整将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实行产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梯次转移,使城乡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不同产业层次上发挥动态比较优势,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巨大空间。

  (三)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难点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风险。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困难和风险在于:必须真正破解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实现形式这一历史性课题。全面体制创新要求对前20年改革中形成的利益格局再来一次全面的调整,而且改革攻坚的成本和风险要由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成员共同分担,同时又面临着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增加、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新问题,因而能否协调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利

  益关系,把握好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可承受度,保持社会稳定,是改革攻坚中突出的难题。

  2.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更好的效益和较多的就业岗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难点。随着经济运行转为相对平稳适度快速增长,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也更为紧迫的要求。“十五”时期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将比“九五”时期更为突出。因此,能否明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适度快速增长基础上创造出比高速增长时期更好的效益,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将是“十五”时期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3.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大大超过以往历次的结构调整。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成为贯穿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全过程的重头戏。过去结构调整主要是扩大短线产业的生产能力,上产品、上项目的原则是“资源指向、短线定位”;现在首先要淘汰那些过剩的落后生产能力,还要培植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增长点,上产品、上项目必须是“市场导向、竞争定位”。过去基本上是调整增量结构,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现在既要调整增量结构,更主要是调整存量结构,对存量资产实施大规模的优化重组。过去主要是调整基本经济比例关系,如农轻重比例、能源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等;现在则要对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大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过去是在封闭或开放程度较低的环境下进行结构调整,可以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国际竞争问题;现在是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进行结构调整,必须着力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过去历次结构调整的难点主要在于能否突破资源瓶颈和资金瓶颈,现在结构调整的难点则主要在于能否突破科技瓶颈和体制瓶颈。

  4.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任务紧迫而又十分艰巨。

  中国经济长时期粗放式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以大量低效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耕地资源总量日渐减少,后备耕地缺乏,水资源、石油和一些矿产资源紧张的问题也会更加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已相当严重。预计2005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将达到13.32亿。2000年又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增加还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总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才集中力量去解决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中国在尚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和工业化中期时就已无可回避。

  三、“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阶段性转换,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可以表述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把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与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把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适度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由于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主要任务已经由数量扩张转为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因素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扩张,而是资本和劳动要素更加有效使用和科技、知识的创新,因此,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缓解就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增长质量集中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并非不重视数量和速度,而是要实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微观层次讲,包括提高产品、服务和建设工程质量,提高企业产销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工程造价,降低物质消耗和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工程财务收益,减少和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等等。从宏观层次讲,主要是减少无效增长,注重有效增长,降低存货在资本形成总额中的比重,防止盲目生产和盲目重复建设;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增强经济运行稳定性,避免出现较大的、频繁的波动;提高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益(具体表现为提高最终产品率、资本产出率和剩余产品率),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十五”时期,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迅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顺利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两个创新”是新形势下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延续和深化,是2I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关键。

  科技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对科技、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用,在加强对国外先进科技的学习、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加快培养和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十五”时期,要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特别要尽快形成科技创新的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并用新技术改造、充实、提高传统产业,逐步把用市场换技术与用技术换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为市场所能接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同技术层次的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供给,从而满足和创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形成强劲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制创新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力发挥出来。为此,第一,在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控制力的前提下,放手发展混合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体系和有效实现形式方面创新。第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体制创新。第三,在重建社会信用制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要素市场建设、投融资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第四,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探索既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第五,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体制创新。第六,在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和建设全国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将对体制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创造新的经济、技术基础。体制创新将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保障和体制动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经济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经济就能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与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短期措施,而且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必须把扩大内需与结构优化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有效需求增加为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使供给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促进产业升级,在结构优化中实现持续发展。这两方面结合的突破口,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二是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实行大规模

  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四是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化,加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五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西部协同联动,相互促进。

  (四)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要以加入WTO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吸引外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力争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并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使之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十五”时期将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关键性的适应期和过渡期,必须抓紧在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重要产业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在某些领域上升到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仍需维持垂直分工关系的产业则要努力保持其竞争优势。只有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最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要尽快学会在WTO的框架内善于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促进公平、公正、有序竞争与对幼稚产业必要的适度保护的关系。

  (五)努力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中国21世纪前十年可以而且应该争取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要求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2%的目标,基本上是吻合的。考虑到“十五”时期改革攻坚和结构调整任务很重,扭转通货紧缩趋势还需要一定时间,计划预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0%左右是比较适宜的;“十一五”时期则可力争达到年均7.5%左右,这样就能与原定目标衔接。只要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速度比前20年略低一点,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要看到,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每个百分点包含的绝对量将大大增加。

  (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人民生活已解决了温饱,总体上进入了小康,在发展中国家中比较好地实现了人的生存权。“十五”时期中国人民生活要在小康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达到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这就要求在“十五”时期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九五”时期的水平,同时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为此,要在发展经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就业,尽可能为新增劳动力、城市下岗分流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切实加强社会保障,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居民消费不仅是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包括消费领域的拓宽,住行条件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巩固提高实现人的生存权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发展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实行投资消费双启动

  1.扩大消费需求,适当提高最终消费率。1998年中国人均GDP按当年平均汇价计算约为774美元,最终消费率为59.2%,居民消费率为47.5%,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这与中国现处的发展阶段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极不相称。

  中国目前仍处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最终消费率保持65%一70%比较有利于为经济较快增长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十五”时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居民消费增长率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高出1-2个百分点,使居民消费率达到50%以上,最终消费率达到60%以上。为此,首先要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使扩大消费需求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实施一系列鼓励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加快消费结构升级,调整消费政策,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创新支持消费升级的信用品种;整顿不合理的收费,继续推进税制改革,加快农村费改税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树立消费者信心,改善消费预期;严格取缔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2.在注重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投资需求。“十五”时期要实现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仍须继续扩大投资需求。但又要适当提高最终消费率,降低投资率,因而必须大力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投资结构。除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生态建设、科技教育投资)外,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的投资力度,有效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国有资本投资,要加强稽察监管,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效益。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有资本垄断经营的领域外,大多数投资领域应对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同样放开,首先将已经和拟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向国内非国有投资主体开放,以全面启动包括各类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在内的社会投资,并加快培育和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并举的资本市场,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初步测算,“十五”时期要保持年均7%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投资效果系数比“九五”末期好转,达到0.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体要达到20万亿元,年均投资增长率大体为8%左右;投资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12左右。按照以上测算结果,“十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预计为36%左右。而要适当提高最终消费率,就必须大力压缩存货投资,从而使总投资率有所降低。

  立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扩大出口,扩大出口也可以带动内需。同时扩大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以进口来带动出口。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把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加快工业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工业。中国尚未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严重,因此,调整工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是整个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把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加快工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求迅速提高中

  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层次。

  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坚决压缩、淘汰那些落后而过剩的生产能力。同时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包括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大力推广现代化生产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取向,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开发新产品为龙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品升级来带动产业升级。从全国看,“十五”时期可选择进口产品替代、消费结构升级和农业产业化所需的产品作为切入点。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国有大型企业应率先改造传统产业,把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后加工搞上去,将中低加工度的产品转移出去,为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腾出新的发展空间,避免在低技术、低档次领域内的过度竞争。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对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要实行城乡产业联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以城市工业结构升级带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要优先发展产业化前景明显、具有市场潜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要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选择少量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的高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周密组织,进行攻关。从全国讲,重点要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核电、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培植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把应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化结合起来,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改造传统产业,促进高技术的产业化,关键在于振兴装备工业。“十五”时期必须把振兴装备工业作为工业结构升级的重点。要应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改造装备工业,实现机电一体化、数控化,提高基础机械、产业专用机械等技术装备制造水平。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在充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组织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增强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十五”时期的重点是:普及型和高级型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效能的大型电站设备、超高压长距离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大型石油化工设备、冶金高级设备、环保成套设备、现代化农业机械等。

  工业结构升级要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结合起来。21世纪初期应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体现专业化分工要求的各类中小企业。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时,尤其要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特殊的优势。

  2.农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地区布局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同时也要注意能保证农产品安全供给。为此,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总量的基础上,注重品种结构优化和品质提高;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逐步调整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的地区布局,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农牧渔业生产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二次创新,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以生物技术、综合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为重点,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再上新台阶。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科技、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21世纪初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对商贸、餐饮、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卫生以及日常生活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要放宽政策,规范管理,提高市场化、社会化水平,使之得到更充分、更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发展旅游、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社区服务以及律师事务、会计服务、资产评估、经纪代理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其在乡镇企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经济发达的全国性和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要率先实现由第二产业为主体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型升级。
  4.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立具有相当规模、比较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要加快电信网、电子传媒网和计算机网的建设,促使“三网合一”,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与效益。提高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整体水平,加强数据库建设,扩大容量,增加数量,提高应用系统的联网程度,实行资源共享。同时要积极培育信息市场,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扩大信息服务企业规模,扶持、培育大型信息服务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加R&D的投入,促使信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与资源,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网络经济,加快金融电子化进程,发展电子商务,推行电化教学,推进企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逐步实行家庭信息化。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中国跨世纪经济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就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1.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思路。开发西部地区要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实行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东部地区广泛参与和西部地区各方面积极投入相结合的方针,并加大吸引外资进入的力度。

  开发西部地区要突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进一步加强交通、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前提,特别是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好植树造林、绿化荒漠、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在产业发展上,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调整、改组、改造,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注意发挥西部地区军工企业的设备、人才、技术的优势,实行军民结合。要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培养人才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

  西部地区现有的一些中心城市,应增强其集聚和辐射功能,使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支撑点和增长极,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成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

  对于市场前景良好的资源富集地区,要加强勘探工作,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开发效益。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扶贫开发强度,尽快解决温饱问题。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需要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施。近期主要是搞好规划,打好基础,加快基础性的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并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中长期则要着眼于提高自我开发能力和建立良性开发机制,明显提高各方面投入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逐步缩小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的差距,使西部地区人民生活走向富裕。

  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采取技术转让、人员培训、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联合和合作。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要继续做好对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

  2.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战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尖兵和中坚力量。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加快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发挥其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发挥其作为中西部地区与国际市场联系、合作的中介、纽带作用。

  中部地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把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老工业基地改造,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地区要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主动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西部地区提供的发展空间,开拓市场,合资合作生产。

  (四)实施城市化战略,使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在经济增长速度年均7%左右,并实行鼓励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条件下,按现行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预计“十五”期末的城市化水平,可达到36%左右。

  1.以完善大中城市综合功能和发展小城镇为重点,扩大吸纳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能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施城市化战略,既要着眼于当前农民进城基本流向的现实状况,更要有长远考虑,促使全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结构协调的城市体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和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镇上,相应发展连接母城与卫星城、老城区与新开发区的快速交通系统。

  中小城市,要发展特色产业和相关产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规范性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充实和完善城市功能,适度扩大人口容量,增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某些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也可以逐步发展为大城市和中等城市。

  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可依托县城、乡镇企业小区或农产品。小商品集散地,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型建设工程和分蓄洪区移民安置,也可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进行。

  2.根据区域特点选择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东部地区要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形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带,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要努力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争取在十年到十五年建设成为国际大都会或具有国际性意义的经济中心城市。应把加快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作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一条重要战线。中部和近西部地区要增强省会城市的经济凝聚力和辐射力,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中等城市适度扩大规模,以县城和现有建制镇为重点搞好小城镇建设。远西部地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要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依托省、区首府和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经济和人口集聚核心,同时在地、县级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国家级旅游区建设具有相应基础设施的小城镇。

  3.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政策措施。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等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核心城市,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城市向国际化城市方向迈进,密切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海地区几大都市圈、城市带的形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预算内投资要保证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投入比例,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新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成片布局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此作为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力争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38%提高到50%左右,R&D经费占GDP的比例由目前的0.5%左右达到l.5%左右,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尽快达到4%以上。

  1.科技创新要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选好突破口。“十五”时期在主要产业领域力求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在一部分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领域力求达到发达国家同一技术层面,在局部有可能跨越的领域要力争取得突破。主要应突出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要明确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个层面的分工。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体制建设(包括经济科技体制改革、职能调整),科研机构网络建设和政策完善,同时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的骨干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主是要发展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依托骨干企业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形成技术扩散机制,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研究开发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建设R&D中心,自主开发或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技术;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联合建立R&D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合作共建R&D中心,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

  为了尽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以关键技术为龙头,包括战略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等,设置若干重大项目,调动和发挥国家的整体科技优势,打破部门、地区分割,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有效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重视引进人才,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把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完善技术专利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给予从事发明的科技人员一定比例的股权或收益提成。

  2.较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和企业向教育投资,逐步形成义务教育主要由国家投资,非义务教育主要由社会投资的格局。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和考核方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内容、方式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合理调整院校布局和课程设置;发展成人教育、函授教育、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六)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千方百计缓解就业压力

  “十五”时期,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将比“九五”时期更为突出。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就业矛盾,把控制城镇失业率在5%以内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

  1.保持经济增长适度快速,调整就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量。要在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扩大每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并适当降低社会劳动参与率,以缓解就业压力。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充分拓宽就业渠道。选择适当的技术政策,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增加就业机会。

  2.要把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来抓。要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中心,提供培训基金,支持富余人员和失业劳动者的就业培训。继续适当扩大高等院校(包括经过批准的民办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延长义务教育时期、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劳动者参与率,缓解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3.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就业问题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要争取建成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以缓解结构性失业,降低摩擦性失业。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企业失业人员及合理流动人员构筑安全网。

  4.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特殊性矛盾进行特殊处理。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以资源开发为主且资源趋于枯竭的老工业基地等困难地区和某些特困行业,要区别不同情况,加强其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扩大公共投资规模,尽快实施就地产业转移(如森工行业向造林、环保及现代农业转移),或地域性整体转移(如煤炭行业的老矿向新矿区转移);支持解决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的筹集,增加项目贷款和放宽融资条件;建立全国性的地区协调发展基金、再就业基金,支持困难地区发展经济和再就业工作。

  此外,要注意控制国有企业内部隐性失业人员转为显性失业人员的速度和规模;严格执行劳动就业登记制度,促使隐性就业显性化。

  (七)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把握好加入WTO的过渡期,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把应对加入WTO挑战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中国产业和企业自身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上。尤其要加快市场化率较低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部门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对拟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领域可实行小幅度、快频率的关税减让和先内资、后外资的投资准入策略。及早从产业结构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等方面提出调整预案,增强体制的适应性和政策的灵活应变能力。

  2.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努力改善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把促进外贸增长的着力点放在调整贸易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上。着重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和营销。售后服务,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能力。重点进口技术含量高、国内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急需的先进装备和国内短缺的资源性产品。鼓励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销售高成长性的替代进口和替代出口产品。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把发展一般贸易和企业自营出口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或实行专营的进出口商品外,应赋予各类经济实体以平等的对外贸易权。

  3.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中的产业资本、技术含量高的资本和注重长期发展的资本投入。适当增加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大企业重点建设或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有计划地推向国际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引进技术,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等结构调整急需、市场利润率较高和出口能力较强的行业和产品方面。鼓励外商将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加强对外商投资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的审核。有步骤地向外商投资开放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加强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工作。

  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走出去”,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步扩大海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关键在于提高出口的竞争力,保持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同时合理控制债务总量和结构,继续保持资本项目的净流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灵活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保持和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外汇收支管理,保证外汇储备结构合理和安全有效使用。进一步规范外汇的结售汇管理,严格监控短期资本流动。恰当把握好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5.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综合国力、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高度重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科技开发体系,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强化防范产业和市场风险的经济、科技基础。对农业、金融服务业和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以及国防等特殊行业,国家应掌握有效的监控手段,并建立健全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持合理规模。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经济技

  术合作关系,促进产业成长和市场开拓能力提高。

  (八)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五”时期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和推动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

  1.加强资源综合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深入开展对国土资源调查,建立国土资源评价系统;加快资源管理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建立紧缺资源的海外基地,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先抓好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和草原区恢复(增加)植被、绿化荒地、保持水土的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实施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25度以下坡地改梯田进度。坚决禁止围湖造地,对过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地还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3.加快研究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要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地方财政按比例提供配套资金,地方项目由地方安排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于生态环境建设,规范荒山、荒坡、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承包。租赁和拍卖,鼓励广大农民积极投工投劳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将资源、环境综合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高部分资源产品和保护环境的公共服务价格;开征环境治理税;对国家鼓励的生态环境建设、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制造等实行免税或低税政策。

  4.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保证“十五”时期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九)深化改革,推进经济体制创新

  “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来展开,向深度市场化阶段推进,促使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主体发育成熟,在体制上进一步与国际规范接轨。

  1.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国有企业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性行业、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的社会公益性行业,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资本应该继续进入。对国家需要扶植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时间内国有资本可以进入,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然后再投入需要扶植的新产业。对竞争性产

  业原则上政府不再投资,但不排除一部分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资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股以其自身盈利继续进入,参与公平竞争。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考虑到国有资本配置格局的复杂性,争取用10-15年时间从应当撤出的领域逐步撤出,“十五”时期可考虑撤出三分之一左右。

  围绕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已建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采取渐进的办法,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流动起来。对保留的部分国有股,也应使持股主体多元化。要继续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地位和权益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体系。

  要稳定、完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结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乡镇企业中的大型骨干企业,也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要突破传统观念,真正把发展非公有经济纳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要解除某些重要产业部门市场准入的所有制歧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非公有企业实行同一的信贷标准和上市标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非国有、非公有经济的法律法规。要鼓励并引导非国有、非公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社会信用制度。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打破行政性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竞争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反对行业垄断、反对倾销和各种不正当竞争。为多种所有制开展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必须由政府来垄断经营的行业或部门,原则上也应创造条件逐步由二个以上企业来经营,以开展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要规范和严格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要继续推广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大力发展商业汇票结算,以增强企业恪守信用,抑制企业间货款拖欠。要继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严禁企业挪用贷款在有价证券、股票、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炒买炒卖房地产、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等。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要加强教育,树立遵守承诺、信誉第一的经营观念和社会风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道德和信用准则。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信用秩序,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绳之以法。

  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五”时期,应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基本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首先在城镇做到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资金,覆盖全社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除将个人所得税、利息税、证券交易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基金外,还可发行特种国债,开征社会保障税,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包括股权),将部分国有经济变现和国有土地使用拍卖的收入,充实于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和运营。探索建立保险基金投资于证券的风险控制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

  4.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形成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国有投资取得应有回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被少数人侵吞。尽快改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推行福利所得货币化。在改进和完善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推进资本、技术、经营者管理才能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加以规范化。在考核资本效益、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取消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量和工资标准的行政性控制,推行并规范经营者年薪制、工资集体协商制和股票期权持有等分配方式,探索经营者、技术人员、劳动者的“剩余索取权”实现形式,维护其合理权益。

  建立健全个人收入调节机制。改进和完善个人累进所得税,逐步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过分悬殊。规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相联系的最低工资线,完善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八七”扶贫工程基本完成以后,要继续关注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以及返贫问题,增强其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依法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5.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十五”时期要进一步健全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稳健而灵活的财政政策,有效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尊重和保障企业自主权,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税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建立和完善复式预算制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完善分税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预算收支的审计监督和立法机构监督。深化税制改革,拓宽税基,优化税源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并覆盖到所有适用领域;统一国内资金所得税,对各种经济成份公平税负;规范各种收费,加快费改税步伐,逐步适当提高非国有、非公有经济企业和居民个人纳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投入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合理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增加国债品种、优化国债发行期限和利率结构,降低国债筹资成本,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把发债、用债、还债统一起来。探索经过批准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地方财政债券。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增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操作的灵活性,完善以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逐步形成国家控股、各方面参股的股份制银行,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服务的规范性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建立非国有金融机构,试办由民间资本组建的股份制银行,从而形成多元化财产关系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主权。有步骤地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上海或深圳尽快开辟第二版(创业板)市场,积极发展投资基金,扩大风险投资规模。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融资体制。实行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举,强化建设管理,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取消非政府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确立所有建设项目的登记备案制。全面推行国家投资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督机制和风险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建设前投资决策责任制、建设中工程质量担保制和监理责任制、建设后项目审计责任制以及后评估制度。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部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 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白和金 王永治 沈志群 王一鸣 常修泽 慕海平 张立群 胡春力 张燕生 陈东琪

  获奖等级:一等奖

  研究起止时间:1999年3月1日至2000年3月30日

  (王一鸣供稿)



 



  阅读:128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