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沈宝祥              日期:2013-05-02               阅读:1561 次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在我们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这样的大事件,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深刻的影响。在特定的意义上,抗震救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抗震救灾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抗震救灾中,也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凸显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这次抗震救灾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把挽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对于被掩埋在废墟中的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千方百计地抢救。对于伤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疗队救治,共救治伤者二百余万人。国家给96140人免费住院治疗,并将上万名重伤人员用专列、专机等先进交通工具,运送到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医院救治,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

  在千方百计挽救生者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死者的关怀。在抗震救灾现场,总理给遗体三鞠躬。5月19日至21日,全国三天哀悼。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汽笛长鸣,防空警报拉响,国旗缓缓降下,我们以最庄重的形式,表示了对死难者生命尊严的尊重。

  总之,只要是生命,就要万分珍惜和尊重,而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民族,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领导还是群众,是富人还是穷人,是先进分子还是犯过错误的人。以人为本,前后都没有限制词。抗震救灾,这是对以人为本所作的最好注解。

  在抗震救灾中,对生命的珍爱,对人的关怀,成为最广泛的共识,成为人们最高的行动准则。现在,党和政府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安置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家园、恢复美好生活而努力。

  以上这一切都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为广大的领导和群众所理解掌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本要求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句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当然包括正确解决各种矛盾、问题、挑战,包括认真妥善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灾难,包括今年年初发生的冰雪灾害,特别是这次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其意义远远超出科学发展观的范畴,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见《学习时报》第425期,2008年3月3日)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是对此所作的更充分说明。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现代文明。但是,对于以人为本,不能仅仅从党的执政理念来看,更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问题。如何对待人,这是一种社会制度实质的主要表现。我们应从社会制度上来看这个问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归根结蒂取决于社会制度。只有从社会制度入手才能说清楚这个问题。

  马克思说:“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411页)马克思是针对德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而言的,但这个概括无疑具有普遍意义,完全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

  中国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在近代,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脱胎于这样的落后社会。因此,那种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封建专制主义落后传统,有很深的影响。只要回忆一下十年“文革”期间封建专制主义沉渣泛起、任意摧残人的状态,就很清楚。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才能提出并赋予‘以人为本’以全新的科学的含义”。(引自《解放日报》2008年6月20日陈志尚文)这个社会主义,就是走人类文明大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推进,坚持不懈地清除那种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以人为本必将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这次地震受灾面积大,灾情极为严重,重灾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4624万,倒塌房屋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民居、工厂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北欧国家的一位救灾官员感慨地说:中国这次地震,“受灾人数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但是,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现在,正在全力进行灾后重建。

  抗震救灾规模空前,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各灾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达1510.62万人。保障这上千万群众的吃、穿、住、用,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任务。国家和各有关方面紧急调运救灾帐篷157.97万顶,活动板房42.59万套,被子486.69万套,衣物1410.13万件,成品粮油16.63万吨,瓶装水216万箱,(6月23日为止,据回良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还有大量其他物资源源不断地抢动到灾区。大量救灾物资使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基本安置,受灾群众普遍满意。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已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

  国务院决定,在三个月内,向灾区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为孤儿、孤老和孤残人员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

  为灾后重建,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以后还要作出相应的资金安排。

  巨大的物资和财力支持,是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物质保证。试想,如果是改革开放之初那样,GDP只有几千亿,经济短缺,物资匮乏,国家和社会都处在很穷困的状态,发生这样严重的地震灾害后,从哪里能弄到这样大量的物资,怎么能筹措到这样巨大的款项?

  抗震救灾需要物质基础。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了。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165亿美元增加到3.2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6%,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26美元增加到2100美元,增长了8倍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财政收入由1132亿元增加到5.13万亿元,增长了44倍还多,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据吴邦国2008年6月19日在亚欧议会伙伴会议的演讲)。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阶段性重大胜利的物质保证。没有这个物质保证,取得这样的重大胜利是不可设想的。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国内个人的捐赠款物数量巨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的一个反映。

  抗震救灾的强大物质保证,是我国三十年发展的积累,是三十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结果。

  邓小平早就提出,社会主义要有物质基础,以后又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概念。任何社会制度都要有自己的物质基础,才能抵御风险,才能巩固。这次抗震救灾有力地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发展摆在首要地位,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抗震救灾也使我们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其基本要求,一是依法进行,二是科学规划。国务院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例》,建立了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后重建规划组,要求制定总体规划和九个专项规划。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是灾后重建的基本要求,其意义具有普遍性,对在各方面的事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在思想上和方法论上,会有重要的启示。

  三、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升华

  在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面前,灾区的干部和群众,没有任何彷徨和犹豫,立即奋起相互救助。全国人民迅速行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进行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

  地震造成大悲,但中国人民没有在大悲中消沉,而是强忍悲痛,直起脊梁,坚强挺住。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十三亿中华儿女默默地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深切哀悼。哀悼毕,天安门广场响起悲壮的口号:

  汶川,挺住!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中国万岁!

  这是人们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这是集中表达中华民族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的时代强音。天安门广场这悲壮的一幕,极具标志性,人们将永远铭记,历史将永远铭记!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出现了无数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新的精神风貌。国际传媒不约而同地感叹:“中国原来是这样的!” 抗震救灾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不怕艰难险阻、顽强奋斗的精神,舍己救人的精神,主动参与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全国一盘棋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其内核是一个大写的爱字。这个爱,包括爱社会主义祖国,爱广大人民,珍爱每一个生命,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们所以能够迅速调动起那么强大的救灾力量,进行惊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大家凝聚到一起。这种民族凝聚力,是最强大的“软实力”。

  历史上,中华民族总是在克服各种巨大的灾难中不断奋起、不断前进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灾难面前顽强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但得到充分发扬,并有了新的升华。

  灾难能激发人的精神。但这个精神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显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是我们三十年坚持不懈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积累,是这些成果在人的精神面貌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集中体现。

  四、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党组织的领导有力,有序,有效。

  抗震救灾中,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上给人们以深刻印象。

  (一)行动迅速,雷厉风行。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发出指示,要求尽快地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震后不到二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飞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震后十三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全军和武警部队11万精锐部队和20余个专业兵种,迅速挺进,短短几天,全部到位。中央各有关部门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行动。

  受灾地区的党委和政府领导人也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指挥救灾。灾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尽管自身遭受惨重灾难,但他们迅即作了人员调整,有的建立了临时机构,全力救助受灾群众。

  (二)方针明确,举措得当。党中央提出: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并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实践证明,这是唯一正确的方针。

  (三)组织协调好。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总指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负责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工作富有成效。

  (四)主要领导深入第一线。各级领导干部,从总书记、总理,到地方党委的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冒着余震的危险,进行指挥。

  (五)信息公开。5月12日14时52分52秒,新华社就发出快讯:强烈地震发生在四川境内。过了三分多钟,55分49秒,新华社再次发出消息。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发布会,天天举行,有关情况及时发布。新闻工作者深入现场,全程“实况直播”,如实报道。信息公开、透明、快捷,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大特点,也是突破性进展,保证了人民的知情权,有利于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

  (六)纪律严明。大量的救灾款项和物资,如何不受损地用于救灾,施之于灾民,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作了明确的规定,实施严格的监督,使人们放心。

  抗震救灾是对各级党组织的特殊检验。抗震救灾的实践,反映出各级党组织有很强的反应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动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些,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

  总之,这次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我们增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抗震救灾中的一些经验和创造,具有普遍意义,应当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阅读:1561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