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奋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纪念提出小康目标30周年
作者包心鉴              日期:2013-03-11               阅读:5257 次

 
  编者的话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0年过去了,从提出“小康之家”到顺利实现“三步走”战 略的前两步发展目标、达到总体小康,从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到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发展几年上一个台阶、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怎能不让人 由衷赞叹、心生豪迈!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探寻发展的路径和变革的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谨以几篇专家学者的文章纪念提出小康目标30周年。

  全面建设小康是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今年12月6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30周年。在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 伟蓝图。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是对“三步走”战略的 丰富和发展,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有内涵和实现步骤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了。目标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状态。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 标激励全党全国人民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发展目标,推动我国进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国力强则民族兴。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屡遭欺凌,根本原因就是国力极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国际地位之所以不断提升,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取得飞跃性进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 要任务和直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上。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 走”战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奠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支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 们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 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的主人地位更加巩固、主人权利更加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加畅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内涵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其动力是坚持政治改革、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通 向现代政治文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时 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凝聚力之中,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关键要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文化更加繁荣”,人民基本文化权 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我国现阶段,在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 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国家强大切实建立在人民富裕和谐的基础上,实现“民富”和“国强”有机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努力做到三个有机统一

  江苏省委党校 孙南萌

   30年前,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我国要实现小康的重要构想。从提出小康、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 刻、系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通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应努力做到三个有机统一。

  整体达标与局部达标 有机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考核固然重要,但整体目标一定要建立在局部目标的有机集成基础之上。整体目标一般难以囊括整体内各局部的结构特 征,也难以衡量一定行政区域内城乡间、地区间统筹发展的进度和水平。因此,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着力杜绝为了指标达标而达标的做法,消除虽 达到了整体目标但局部结构扭曲程度扩大的现象。就省域而言,应以县为单位来衡量是否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而不能以全省总体达标来代替各县全部达标,也不能以 城市达标来掩盖农村的差距。正确处理和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充分发挥“局部”的能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一方面,高度重视经济发达地区的 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往往取决于先发展地区通过市场手段对 后发展地区带动能力的大小。在培育和增强经济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培育和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带动能力,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 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城市是生产要素流动活跃和现代产业集聚地区, 对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所以,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 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有机统一。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 包含民主政治、科教文化、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等内容。因此,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等经济 指标,还包括城镇化率、住房状况、科教投入、绿化覆盖率、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其他指标。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成要素,彼此不可替 代。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较,可以直接感受且容易观测;其他指标一般不容易定量观测,也缺乏有效的参照标准。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地方确定的全面小康指标 体系中,约束性的经济指标居多,而约束性的其他指标较少。其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 是,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防范和克服重经济指标、轻其他指标的倾向,不能出现只顾短 期经济目标实现、不顾积累长期发展后劲的做法,不能出现强调经济指标、模糊其他指标的考核导向。与此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差异,因地制宜 地确定全面小康指标考核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差别化考核,培育和壮大主体功能区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不同地区科学发展,切忌一刀切、齐步走。

   统计数据与直观感受有机统一。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数 据可能存在两个不足:其一,运用的统计方法不科学,得出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发展实际。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需 要保护,但不必讳言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着统计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衍生出下级政府在上级政府面前高估发展成绩、低估甚至掩盖社会发展“短 腿”问题的倾向。其二,统计数据难以考量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难以分析出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的实际生活状 态,也难以体现出大多数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感受和认可程度。因此,一定要以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果为标准,不能完全以统计数据 代替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夯实统计核算的基础,改善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 度。为此,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以及考核一个地方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既应在完善统计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扩大统计覆盖面,增强数据科学性,体现整体真 实性;又应在了解和掌握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程度与直观感受上下功夫。可以通过对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实际生活状况的分析、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召开群众座谈会、 走访困难户、进行网络与媒体调查统计等方法,多途径、宽视野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河南财经学院 杨承训

  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30年,是不断深化改革的30年,是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30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富有活力、坚强有力的经济体制作保障。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提 出来的,总体达到小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上世纪末实现的。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之时,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 完善之日。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个时限大体上就是到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胡锦涛同志对此做了进一步阐述:“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 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在深化改革上存在两种片面认识:一种认为应当着力于“管”,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种认为应当着力于“放”,实行自由市场制 度。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有害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经济才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 教训启示我们,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即使在西方也是失败的。我们必须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原则,切实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 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 化结合起来,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 领改革。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 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方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 观调控体系。这些年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我国经济发 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比如,深化收入分配制 度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扩大居民收入的比重,鼓励居民通过多种途径增收致富,取消和打击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逐步改变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深化价 格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环境污染补偿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改变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状况,把市场和社会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和社会,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这些重要改革,都需要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才 能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把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使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改革是一场革命,既要始终坚持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也要不断冲破各种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在改革越来越触及深层次矛盾的情况下,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敢想敢干、敢破敢立,统筹兼顾、善于协 调,既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又遏制消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比如,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一些地方过度维护投资者利益而对劳动者权益 保护不够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努力实现社会发展、就业充分、劳有所得;改革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努力实现住有 所居;改革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改变教育发展不均衡、看病难看病贵、养儿防老的状况,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改革城乡二元结 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阅读:5257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