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公共治理: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导汪玉凯访谈录 2008年12月03日13:33
作者汪玉凯              日期:2013-03-07               阅读:1288 次

   从七月上旬到夏秋之交,由中共高层组织,汇集多个领域顶尖专家的各种研讨会持续召开。会议都指向同一话题:在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的考验下,中国经济应当做出什么样的战略选择。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汪玉凯教授先后参加了海口、天津等地由专家们组织的相关研讨。其间,他提出的后奥运时代关于中国战略选择的“十四字”方针,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奥运带来三大机遇

  记者:您的“十四字”方针以“后奥运时代”为语境,这是否说明,随着奥运的成功举办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奥运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汪玉凯:是的,“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至少给中国带来三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首先,通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使世界有机会真实地了解中国,中国也以奥运为平台,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经济、人文 成就。从奥运筹备直到圣火传递,发生了不少风波,再加上各种谣言和国外的不实报道,很多人对中国充满了误解。然而,奥运拉近了中外人民的距离,外国人有机 会真真切切地了解发展变化的中国,消除了误解,各种谣言不攻自破。

  其次,奥运聚集了中国的人气,增强了民族向心力,为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创造了良好契机。

   最后,奥运显示出中国所蕴藏的巨大潜力。过去30年,中国走的是粗犷型的发展路子,以投资为推动力,以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为代价,但是毕竟抓住了难得的 战略发展机遇,使中国能够迎头赶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将更具魅力,中国的人力资源依旧丰富、廉价,在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改革 开放战略转折期后,中国经济社会所蕴藏的活力将是惊人的。

  中国面临的挑战

  记者: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年份,但是在这一年里,股市暴跌、房市岌岌可危,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经济运行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社会冲突时有发生。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或悲观、或乐观的说法。那么,您认为,当今的中国到底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汪玉凯:的确,上天给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也让中国面临着惊涛骇浪般的挑战。

   第一,中国经济发生滞胀的风险在加大。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累加是一国经济最危险的情况。比如,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引发了美国长达10年的高通 胀、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对于美国人而言犹如一场噩梦。之所以说中国经济发生滞胀的风险在加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全 球经济的高度一体化不可能让中国独善其身。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曾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长三角和朱三角出 现大批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倒闭的现象。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亦缩水不少。其次,今年以来股市暴跌,房地产市场惨淡经营,国际游 资虎视眈眈,国内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再次,宏观调控虽已见成效,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今年7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创13年新高,与煤炭、 原油、钢材等价格上升有关,这对下游产品价格上升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很可能引发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特别是目前国内能源、粮食价格倒挂,随着 价格体系的逐步理顺,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难度就更大。

  第二,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一是拆迁、就业、养老等一般社会冲突进入高发期,二是奥运前后“藏独”、“疆独”显性化、暴力化,加深了社会矛盾的复杂程度。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社会的稳定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高。

  第三,国内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期望越来越高。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奥运承诺的一一兑现,人们对奥运后中国能否会深化改革充满疑虑和期待。

  应对挑战的“十四字”方针

  记者:能否介绍以下您提出应对挑战的“十四字”方针?

  汪玉凯:“十四字”方针是“防滞胀,保增长,让利与民,还权于众”。

  记者,防滞胀应当丛哪些方面着手呢?

   汪玉凯:首先要认真分析可能产生滞胀的原因,是受外部的冲击还是内部结构影响,或是宏观调控出了问题。其次,应对外部冲击时,反应要迅速,措施要果断。 比如对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问题,最高层一定要把握好汇率变动的幅度和频率。再次,进行宏观调控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必要的政策措施一定要三管齐 下,最大限度地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严密监控热钱流向,控制好货币发行的规模。最后,要想办法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政府不能与民争利。

  记者: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许多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你提出的保增长的目标呢?

  汪玉凯:要续写中国经济的发展神话,我认为应当作好以下几项功课。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之路,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企业一定要坚持节能减排,抓住产业升级的时机,占领产业链的高端。三是要真正启动内需,刺激国内需求,这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显得更有意义。

   记者:“让利与民”,是不是主要指减税呢,听说您一直在呼吁政府减税?汪玉凯:我是主张应该减税的,但是“让利与民”还有更多的含义。我坚决支持政府在 目前情况下推出大规模的减税计划,特别是要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不仅是防滞胀的有力措施,而且是让利于民的具体表现。此外,为实现让利于民,政府还要在三个 方面发力:

  一是调整利益分配结构。当前,贫富悬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国民收入水平长期在低位徘徊。比如,日本当年经济高增长30年后,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的80%,而我们经过30年增长,只达到美国的12%。因此,利益的天平应当向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倾斜。

  二是坚决反对垄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改变目前“国进民退”的局面。

  三是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求政府要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并逐步把一些社会管理职能交给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而且这也是健康发达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记者:那么,“还权于众”应当怎么理解呢?

   汪玉凯:还权于众说到底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民众是权力的主体。“还权于众”的本质,是“还权于政”,就是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议制形式,发挥人民 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尊重宪政的权威性,民权的本源性和司法的独立性,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后奥运时代,当整个社会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体 制改革的期望值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意向高远的民主政治蓝图。由此,我可以大胆地预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最终也许取决于我们能否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即:张扬民权,废除特权,约束公权。

   张扬民权,就是要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三个四”的要求,认真加以落实。第一个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这个民主选举究竟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民主选举,如何民主选举,选举程序是什么是需要示范的,需要操作的。如果我们没有具体示范,没有操作,没有 程序,这个民主选举永远就是一个口号。第二个四: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第一个四是四个民主,第二个四是四种权利。第三个四: 在基层要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这些话都是十七大报告中的原话,这些概括目标明确,意向非常高远,内涵深刻。要看到中央把人民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张扬民权。公民社会发展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废除特权,我觉得中央现在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新疆出现了民选的官员,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个人财产;国资委正在关注和解决央企高管的天价薪酬问题;还有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的待遇等。

   约束公权,在我看来,也许是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之一。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这种制度有多大的张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在这样 一个架构下找到一种有效的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和制度设计。大家看到在奥运会前夕,中央最强调稳定的时候,国内不断地出现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应该说都 与我们政府的公共治理行为有一定关系。在这方面如果有实质性突破,我们面临的许多难题,也许就会找到解决的路径和办法。

  (汪玉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近年来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国政府改革以及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阅读:1288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