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谈经济增长、自然灾害与公共意识
作者杨雪冬              日期:2013-04-28               阅读:1319 次

 ●自然灾害虽然是不可避免的,却也往往能把社会管理最脆弱的环节暴露出来。从灾害以及社会的应对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个人积累的财富也在不断增多,灾难面前的脆弱性也在增强。只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才能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激励

  ●在自然灾害面前,单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求得可靠的安全的。随着个体之间交往与联系的日益紧密,建立公共的安全保障机制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个体交往的扩展使他们之间的利益有了更多的结合点,更需要通过公共机制来加以协调和保障;另一方面,相互交往的密切化也为灾难的扩大和加重提供了渠道

  ●灾难常常是改革的开始。近些年出现的各种灾难已经使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强了应对危机的意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建设应对机制。目前,最重要的是积极总结灾难留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增强风险意识,尤其是相互协作的公共意识,集中有限的资源、技术来弥补安全保障机制的脆弱环节,通过共同的行动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然而,今年对于一些地方来说,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是历史性的。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的旱灾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和浙江遭受的台风灾害尤其严重,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虽然是不可避免的,却也往往能把社会管理最脆弱的环节暴露出来。在重庆,今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关于当地农村水利设施抗灾能力的调查显示,这里的农村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几乎弱不禁风,水库大多数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质量较差,病险水库占水库总量的一半以上。当地官员也承认,之所以在旱灾面前无能为力,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利工程缺乏。在东部沿海地区,我们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种景象:一旦灾害来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似乎难免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虽然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相当部分损失仍无法避免。

  尽管这两类典型灾难在来源、地点、影响的对象以及造成的损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中受到一些共同性启发。首先,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个人积累的财富也在不断增多,灾难面前的脆弱性也在增强。一旦发生灾难,就会对地方、家庭以及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使长期劳动积累的财富瞬时化为泡影。另一方面,只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才能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激励。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不仅包括鼓励冒险的机制,更包括提供风险保障的机制,二者缺一不可。根据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经验,后者的建设更加艰巨,但也更加关键,因为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涉及到国家、公民社会、市场以及个人这些现代社会中的基础性制度和主体;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协调好,就可能成为反激励因素,削弱乃至制约整个社会的进取精神。

  其次,安全保障的落实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但是机制建设则是公共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个体天然就有寻求安全保障的冲动。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单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求得可靠的安全的,尽管某些个体有获得逃生的可能。但就所有个体来说,灾难面前的各行其事,必然是全体毁灭的结果。即使在传统社会,人们也意识到合作对于安全的重要性。比如东方社会的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的“义庄”制度等。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之间交往与联系的日益紧密,建立公共的安全保障机制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个体交往的扩展使他们之间的利益有了更多的结合点,更需要通过公共机制来加以协调和保障;另一方面,相互交往的密切化也为灾难的扩大和加重提供了渠道。灾难的应对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体的能力,必须依靠公共制度的支持。因此,重庆的旱灾使当地人民切身体会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台风“桑美”就让习惯于依靠自然环境抵御台风的船民懂得了天气预报这种公共信息就是生命。

  应对灾难的公共安全机制建设必须贯彻于灾难前、灾难中以及灾难后三个阶段,各种措施制度能够相互配套,形成系统。在灾难前阶段,重点是作好灾情的预报,尤其要借助现代化通讯设施把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通报给处于灾难区的人员,使他们提高警惕,做好准备。在灾难发生的过程中,重点是密切观察灾难的发生动向,尤其要及时获得最新的灾情信息,为灾难的救援工作做好准备,以尽量减少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在灾难发生后,重点是做好灾难的善后工作,避免自然灾难引发社会政治危机,尤其要做好对受灾人员及其家庭的安抚和补偿工作。

  最后,安全保障针对的是所有受到灾难威胁的群体,而不是某些特殊的群体或者个人。曾经有学者说,风险是最为“民主的”,不因为财富、阶层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结构的差别以及掌握资源的能力造成了安全保障也是带有偏差乃至歧视的,尤其是当灾难影响到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在灾难面前,城市的安全保障机制比农村的更为有效,拥有更多的资源支持;发达地区的安全保障机制比不发达地区的建立的更早,运行的更好;本地的安全保障机制更关心当地居民,对外来居民关注更少,等等。这些差别虽然在表面上反映了安全保障机制在不同地区的建设进度和运行绩效不同,但也体现了现有安全保障机制在建设和运行原则上存在歧视性错误导向,造成的结果是将更多的资源、更有效的制度投给自我保障能力更强的地区和群体,在现有的不平等中又增加了安全保障不平等。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全保障来说,这并没有减少风险,实际上增加了更大的风险,因为脆弱的群体和地区更加脆弱了。

  灾难常常是改革的开始。近些年出现的各种灾难已经使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强了应对危机的意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建设应对机制。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这对于全国危机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自我利益日益增强相比,我们的安全保障体制还非常落后、脆弱,难以承担起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安全和谐的要求,各地的安全保障在技术手段、资源投入以及组织协调等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最重要的是积极总结灾难留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增强风险意识,尤其是相互协作的公共意识,集中有限的资源、技术来弥补安全保障机制的脆弱环节,通过共同的行动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



  阅读:131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