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未停止
作者巴曙松              日期:2013-03-14               阅读:4884 次

 央行此次降息还伴随着存贷利率浮动区间的微调,此举被看作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一个信号。在不少人看来,本次降息的主要政策目的是稳增长,因此央行采取价格手段刺激信贷需求并不意外,但利率上下限“紧箍咒”难得的一次松动,却让利率市场化再次成为热议焦点。针对降息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两种货币政策工具都不可偏废

  深圳特区报:本次降息是三年半来的首次,之前,央行多采用调存这样的数量型工具,而对价格型工具使用较少。您怎么看待央行的货币政策?

  巴曙松:近期以来,央行采用的操作方式主要是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从而起到保持流动性平衡的作用。特别在外汇占款变化时,调存对稳定货币市场作用巨大。当外汇占款持续回落,央行通过降低准备金率及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可以补充外汇占款回落带来的流动性回落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利率调整的价格型工具则主要基于货币信贷市场的供求变化。很简单,如果企业不愿贷款,那么经济便有下行危险,所以要刺激需求。实际上,今年年初以来,国内银行体系的贷款增长一直低于预期,实体部门的贷款需求不足开始凸显。因此,降息再加上贷款利率下浮区间的扩大,对提振实体部门的信贷需求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就调控手段而言,两种货币政策工具都不可偏废,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很多时候需要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政策效果。

  深圳特区报:刺激信贷需求,稳增长其实是本次降息的主要目的?

  巴曙松:从国内近期经济形势来看,稳增长的确是一个重要任务。央行选择在此时降息,很明显是基于实体部门的状况。另外,5月份CPI降至3.0%,是近两年来最低水平,通胀压力缓和为央行货币操作提供了空间。其次,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全球通胀压力降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上都开始更加宽松,中国央行采取降息的做法与当前的国际形势是一致的。我认为,稳增长不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任务,也是全球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

  保持稳定增长的根本必然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光靠货币政策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减税费等财政政策的运用。一揽子的稳增长政策固然应着眼于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也应关注中小企业等实体部门的长远发展。

  深圳特区报:我们注意到,除了降息外,还伴随有利率浮动限制的调整,这是否预示着利率市场化的重启?

  巴曙松:其实利率市场化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央行本次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分别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和0.8倍,可以看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之一。不难发现,央行在调控中开始更积极地运用市场化价格工具,平衡存贷双方,以及银行本身等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

  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一蹴而就

  深圳特区报:有人认为目前利率管制过严对中小企业融资不利,而对大型企业贷款则有利,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巴曙松:首先,过于严格的管制会使利率的传导机制受限,还会存在寻租空间。资金会从管制下的计划利率体系流出,相当部分会流向利率更高的民间融资领域。近年来,我国的民间信贷在货币紧缩时期非常活跃,其资金很大部分都是来自银行体系。银行资金通过分支机构内部人员外流,到民间放高利贷,这种事情已被媒体报道过很多。

  其次,不同市场主体如果面对不同的资金价格,则意味着不公平的市场环境。部分主体可以在管制的利率条件下获得低成本资金,比如一些大型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些主体则无法获得低成本资金,比如中小企业,不得不承受较高资金价格。一些担保、典当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更将民间融资利率拉高。

  我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启动,到今天,货币、债券及外币存贷款市场利率已基本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还实行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管理。目前,改革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利率市场化只是早晚的问题。

  深圳特区报:如果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是否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巴曙松:正好相反,利率市场化将对央行货币政策效果产生正面效应。目前,无论是金融机构的经营,还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正日益受到当前利率体制的束缚。对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可能让利率无法反映银行风险定价水平和议价能力;而另一方面,货币、债券市场等利率则是相对市场化地上下浮动。因此,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双轨制的问题,这就割裂了金融市场的统一性,使政策工具的作用难以完整地覆盖整个市场。这样一来,央行固然可以通过调整存贷利率对银行利率进行调控,但对市场上的利率水平调控效果却会大打折扣。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在央行的调控之下,总体货币环境处于宽松态势,同时贷款利率也受到限制,但仍有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只能从民间融资并忍受极高的利率压力。显然,这不是央行想要的效果。

  深圳特区报:有人说银行最怕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利差下降,银行会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大“受害者”吗?

  巴曙松: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恰当。利率市场化应该说是让银行接受一次“洗礼”,会迫使银行进行更多的管理创新,通过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方式维持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扩大放贷规模来赚钱。利率市场化最终将为银行体系建立了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好的银行会留下来,经营不善的会被淘汰,整个行业的主体结构向更健康的方向变化。同时,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银行不能赚钱,即便存贷利差缩小,但银行在资产负债多元化方面却有很多获利空间。

  应放宽准入制实现融资多元化

  深圳特区报:除了利率市场化之外,您还多次提到放宽包括银行在内金融主体的准入,让市场主体更多元化,这对金融改革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何意义?

  巴曙松:实际上,我们对中国银行业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从整个银行业利差水平看,中国银行体系的总体利差与国际水平相比并不明显偏高,以花旗等十家外国银行和工行等五家中国银行为样本的比较显示,后者的平均净息差约为2.6%,较前者还低0.3%。实体经济抱怨的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很大程度是准入管制导致的竞争不充分造成的。

  严格的准入管制会给现有金融机构带来“牌照溢价”,使它们往往以牌照来经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动力不足,因此阻碍了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同时,如果有更多的主体进入市场,作为资金提供方面对实体部门,必然会使资金价格因供求关系变化而出现下降。

  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应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准入管制,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这些问题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有意义,仅关注银行高利差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4884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