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平等、合作”是协商民主的真精神
作者杨雪冬              日期:2013-04-28               阅读:1411 次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民主的讨论又开始升温,一度成为年度性公共热点话题。与上个世纪后期的讨论相比,这次讨论除了继续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化经验外,还有两个新的变化:一是介绍了除自由民主理论之外的多种民主理论,从而为国内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论谱系;二是在讨论国外民主经验的同时,加入了对中国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使得国内读者可以用比较视野看待各国民主经验的优劣。显然,这是政治心态成熟和政治自信增强的表现。

  陈家刚博士的新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就是这样一本力图将协商民主这个新的民主理论及相关经验结合起来,加以介绍和研究的著作。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协商民主”是一个非常熟悉甚至亲切的词汇。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的民主实践过程中,协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或程序;另一方面,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并且有着非常完善的组织体系。虽然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是,很显然,我们语境中的“政治协商”并不等于“协商民主”。因此,在引介和研究“协商民主”的时候,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使中国读者跳出自己的语境来理解“协商民主”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简单地用它来比附我们的政治协商制度。

  作者显然试图要做这方面的理论澄清工作。这可以从本书的结构看出来。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协商民主理论、世界范围的协商民主实践和协商民主的中国经验。第一部分介绍了协商民主的兴起过程、主要内容、发展前景,并将其与20世纪的其他民主理论作了比较。在作者看来,协商民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宪政,二是决策,三是治理。从宪政的意义上讲,协商民主本身就包括有选举、参与、权力制约等多重要素,以及国家权力结构的构造;从决策机制来看,协商民主意味着通过鼓励参与和理性思考来奠定决策的合法性基础;而在治理层面,则体现为各政治行为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沟通等。

  第二部分的内容比较庞杂。除了讨论了美国的民主体制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外,还介绍了全球和地方治理所体现的协商民主精神,分析了风险社会和生态危机对协商民主的呼唤。这四个章节彼此间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读起来跳跃感很大。作者也许试图说明,在人类面临各种新挑战的时候,协商民主是重要的选择之一。第三部分对中国经验的讨论在笔者看来,是全书的亮点所在。作者近年来通过“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个平台,对许多政府改革创新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参与,积累了许多鲜活的材料。比如书中提到的“立法听证”制度,作者就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参与了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听证条例或规定的制定。然而,遗憾的是,这个部分也有一些瑕疵。比如“共和国宪法的理性建构”一章,似乎就与协商民主的联系不密切。作者可能是想通过本章的写作取得与第二部分介绍美国经验的平衡。但是,如果这章换成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分析,特别是从协商民主理论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似乎更能满足读者的兴趣,也更能回应许多人对“协商民主”在中国前途的质疑。不过,也许作者是希望通过协商民主的宪政视角来观察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宪政建设,以及未来国家结构的发展等宏观论题。

  协商民主的引介和研究扩大了中国读者的视野,并且为中国的民主经验与世界民主经验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平台。这也是中国的决策者对该理论充满兴趣和热情的重要原因。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的基本形式,虽然以选举作为核心程序,强调竞争和多数人决定。但是只看到这点,就会忽视民主所倡导的平等精神、合作精神。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平等与合作似乎更为重要,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更有价值。而对平等、合作的倡导正是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所在。

  在我国,我们应该用更为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正如作者所言,不能简单地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等概念对立起来,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的困境。对协商民主等概念的理解应该遵循逻辑一致的原则。在现实政治中,关注协商民主,并不意味着排斥选举这一民主形式的制度安排。

  在笔者看来,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的组成要素,由于各自功能的不同而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发挥着作用。选举民主的核心是选举,每个公民都拥有选择权,体现的精神是,平等的个人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所有选择的总和就是公共的意志。协商民主的核心是协商,每个公民以及公民组织都有参与讨论、协商的平等机会,体现的精神是,理性的个人和组织能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从而采取集体行动。比较而言,选举民主保障的是公民个人的选择权,协商民主保障的是公民个人与组织的平等参与和话语权。但是,民主制度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解决的是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问题,因此,以保障公民个人选择权为要义的选举民主在制度建设上要优先于协商民主。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阅读:1411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