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低年级学生党支部“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张 馨              日期:2013-09-26               阅读:556 次

实践与探索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魏长林)

 

大学生党支部是依据党章而设立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等学校的组织基础、战斗堡垒,是高校学生组织的政治核心。低年级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建设方面起了基础性的引导作用。大力加强低年级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可以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低年级学生党员多为高中党员,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党的知识缺乏全面的把握,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同时,高中党员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低年级党支部社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当前低年级支部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入党动机,高尚的道德情怀,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但是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及培养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好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借鉴项目化管理模式,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就是模仿科研项目的一般管理方式,把党支部主题组织生活视为项目小组,对主题组织生活的内容进行项目小组式的设计,通过主题组织生活指导、主题组织生活内容申报、活动内容批准、开展组织生活及效果反馈等程序,不断提高低年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积极性,提高低年级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基本制度

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实行五级管理机制。第一级是学院党总支。作为学院党建工作的直接领导者与指导者,学院党总支负责学院党建的整体工作。学院党总支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结合学院党建实际,立足于学生党员的成长需要,从普通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期党建工作计划,并根据各党支部实际及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确定主题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向与原则。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与指导,为低年级党支部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组织生活方式确立方向与原则。

第二级是党支部委员会。作为“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直接领导者,党支部委员会由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宣传委员一名,组织委员一名。党支部委员会根据学院党建工作计划,结合本支部实际,确定党支部学期组织生活计划,并将组织生活分为理论学习、时政教育、社会实践、专题透析等几个方向。党支部委员会的直接组织,为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组织生活方式确立具体组织形式。

第三级是“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组长联席会议。作为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协调机构,组长联席会议主要负责各党小组所负责主题组织生活实施的层次性、连续性、渐进性。组长联系会议根据党支部委员会的学期党建计划,根据本小组组员实际,确定本小组主题组织生活的方式与内容。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各小组协调,保证组织生活的层次性、连续性、渐进性。组长联席会议的协调沟通机制,保证了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组织生活形式的有序性。

第四级是辅导员。辅导员一般担任低年级党支部书记,作为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下的具体指导教师,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各党小组所报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对活动效果的程度评价及可操作性论证,以保证主题组织生活的教育意义及对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推动作用。

第五级是主题组织生活负责党小组组长。作为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党小组组长一般由正式学生党员担任,负责主题组织生活的策划、组织及实施,努力达到组织生活的效果。

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实行考评反馈制度。主题组织生活结束后,由其他党小组成员对主题组织生活负责小组进行考评。考评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主题组织生活本身的考评,包括组织生活的方式,效果,主题的选取等;二是对负责主题组织生活小组组员的考评,包括组织生活的组织、规划、内容等。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次主题组织生活实行量化打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借鉴项目化管理模式,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实行组织生活存档备案制度。每次主题组织生活后,负责的党小组要上交总结性材料,党小组成员要上交个人心得,其他党员同志上交反馈意见,并以电子版形式存档。

 

三、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基本程序

党小组的划分与确定。党小组的划分以“四结合”为原则: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相结合,高年级党员与低年级党员相结合,男性党员与女性党员相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相结合。在“四结合”原则下划分的党小组,能够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最大化的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确保每次组织生活的质量与水平。

党支部确定主题组织生活。党支部根据学院党总支学期党建工作计划,制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根据支部党建工作计划,确定党支部学期主题组织生活的内容。比如,07-08学年第二学期的主题组织生活内容为“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校庆五十年及奥运志愿服务”开展系列主题组织生活。

党小组确定主题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党支部确定主题组织生活后,各党小组根据本小组组员实际情况,制定本小组主题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及形式,并在组长联席会议上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增加活动的深度,并最终确定本小组的组织生活的主题及形式。比如,围绕学习十七大,有的小组是理论学习,有的小组搞社会调查,有的小组做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党小组制定主题组织生活实施方案。各党小组成员根据党小组主题组织生活内容,制定组织生活的具体实施方案。比如某小组负责理论学习十七大专题组织生活,小组将确定学习的内容、形式,重点、难点等,并能够调动其他党员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党支部委员会及辅导员审批主题组织生活实施方案。党小组制定主题组织生活实施方案后,由支部委员会及辅导员进行审批。审批的主要依据在于:方案是否满足主题组织生活要求;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是否对切实提高党员思想认识水平有帮助;预期的效果如何等。对于符合要求的主题组织生活申报,予以通过实施;对于教育意义不大、留于形式的主题组织生活申报,坚决予以不通过;对于有较强教育意义、但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申报,支部委员会及辅导员给予进一步指导,完善实施方案后予以实施。

主题组织生活的具体实施。党小组根据活动实施方案具体负责主题组织生活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有几点要求:组织生活是全体党员的组织生活,不能因为党小组负责制而减弱组织生活对“全体”党员的教育提高意义;主题组织生活是严肃的政治生活,不能将专题组织生活娱乐化、通俗化、去理论化;主题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可以适当放宽,但不能背离“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这一最终目标指向。

主题组织生活的考评反馈。组织生活会后,全体党员对负责组织的党小组进行考评与意见反馈。反馈目的有二:指出组织过程中的不足,为党小组以后的主题组织生活提供借鉴;总结经验,为其他党小组在负责主题组织生活的开展时提供帮助。

主题组织生活的存档备案。从学院层面讲,存档备案可以保证学院党建工作的连续性与传成性,以形成传统与积淀;从支部层面上讲,存档备案可以不断提高支部组织生活水平,为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四、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的效果

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小组负责制后,党支部组织生活实现了“三个转变”:党员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接受。实行党小组负责制以前,很多党员把组织生活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待,多是被动的去学习;实行党小组责任制以后,调动了每个党员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党员同志开始主动的去学习和接收相关理论知识。

组织生活形式单一转变为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实行党小组负责制以前,党支部组织生活多为理论学习与室内研讨,广大党员同志似乎也习惯了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实行党小组负责制以后,理论学习、室外实践、社会调查、考察参观等形式成为组织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负责的党小组都希望创新。于是,越来越多的组织生活形式为大家所挖掘、创新。

组织生活效果由“耳提面命”到“潜移默化”。党小组负责制实施以前,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多是直接提出目标,要求党员同志努力达到;党小组负责制实施以后,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组织生活实施过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党员通知。

五、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带给我们的思考

实行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是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的有益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作为一种尝试,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去解决:

完善管理制度。如何在五个层面上(学院党总支,支部委员会,党小组负责,党小组成员,全体党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主题组织生活党小组负责制实施效果的基础。

党支部委员会要在主题组织生活内容的确定上发挥主导作用。主题组织生活内容的确定很重要。只有内容确定好了,各负责党小组才能拿出更具体的内容,才能策划出更具教育意义的主题组织生活。

切实发挥党小组负责人的主体作用。要给予负责党小组充分的自主性,保证组织生活的创新性。同时,又要加强指导,保证组织生活的效果。

要形成更加科学的考评反馈体系。考评反馈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保证,也是不断促使支部改进工作的动力。现有的考评反馈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阅读:556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