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试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 馨              日期:2013-09-26               阅读:569 次

张明德、张馨、安贺意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对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取得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战争年代到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军事化的思想工作的传统,再加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党的各级干部大得人心,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好做,因为人们信奉的是听党的话,坚决地跟党走,党的各级干部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代表党的,这种对党的信任与依赖,使得很多思想问题一点就透,一说就通,真可谓“思想政治工作一抓就灵”。在当前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构成多元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目标追求多极化、思想认识复杂化,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效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特提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真重视而不是空喊口号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是经过党的历史证明了的。同样地,在深化改革,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和未来,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须臾不能缺少的重要保障。

然而必须看到,一些单位和领导,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回应中央的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根本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绝大多数人与其说是热爱这项工作,要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毋宁说是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更贴切。人们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其责任主要不在思想政治工作者本人,而是社会环境、领导认识程度以及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使然。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单位只是一种空洞的政治口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还必须看到,一些单位和某些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光荣传统基本丢掉了,用行政命令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甚至对一些关系职工和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涉及人事变动、职务、职称等与个人利益悠关的问题,也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发个文,下个命令,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谈心、不谈话,干群之间、党群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使群众火气越来越大,怨气越聚越多,这不仅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也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格格不入的。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不重视还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价值定位,这就导致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这项光荣的职业。另外,就整体社会环境而言,一些年长者还没有从“左”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阴霾中走出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有功效缺乏信任;而对于一些处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压根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表示怀疑,甚至不屑一顾。这种状况不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就无法体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所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氛围,各级组织、各级领导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样,在全社会形成认同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共识,使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看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巨大的潜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润滑剂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政治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政治,有人可能会对笔者的这一提法难以理解,他们会说思想政治工作还能不讲政治?其实不然,当今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在这个大概念下面,有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不仅使其内容变得庞杂宽泛,其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也相对降低。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使得一些人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政治的要求认识不足,这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要求。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政治,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准确、完整、全面、及时地传达到人民群众中,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得越准确、理解得越深刻、执行得越自觉,说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成效越显著。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宽广的政治胸怀以及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奉献的极大热情。这些都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大事不糊涂”。一个教育者只有自身做到大事不糊涂,才能引导被教育者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思想政治工作讲政治,首先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学政治、懂政治。政治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当前什么是政治?从政治学上说,政治就是治理国家,参与国事。那么当前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呢?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要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为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人不能从“左”的政治概念中解放出来,一说政治,就总是与阶级斗争、“帽子工厂”、“整人”骗人相提并论,这是对政治工作的曲解,是一些人轻视政治、厌恶政治,甚至鄙视政治的原因之一。毛泽东曾说过“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工作是管方向、管稳定、管大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政治的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繁荣和快速有序的增长。

为了确保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讲政治,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但从目前看,这一点远未达到。无论是社会单位还是高等学校,有些人把这一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伟大的事业,这是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些人有热情,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但因自身素质有限,想做好也是非常困难的。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为例,这些新留校的辅导员,热情高、思想活、与学生有共同语言,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致命的不足在于“大五”的老生教育大一的新生,尤其是工科院校自己留校的学生做这项工作,就更增加了难度,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和政治修养的锤炼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让一个昨天还是受教育的学生,一夜之间变成了在政治上为他人引路的教育者和领导者,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

当今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宽,其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怎样与时俱进,讲政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事关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同时还必须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强调自愿性、娱乐性、自发性的倾向。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实效

“思想工作越来越难做”,这是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由衷的感叹。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信息传递快捷、政治环境宽松、人们思想解放等,所有这些都必然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经济多元化的结果是利益多样性,利益多样性便产生不同的价值追求。在计划经济下,经济是一元化的,一元化的经济决定了人们价值取向的一义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好做,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是统一的、集中的标准化的,因为人们的收入差不多,思想认识差不多,利益要求差不多,所以接受教育的指数也差不多。今天,所有这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以往常说的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话,那么今天,就必须多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是难度所在。

信息传递快捷、政治环境宽松、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等,本来是大好事,但是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信息传递快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在同一个最新信息知识平台上,教育者以往那种通过逐级传达,教育者占有信息的优势已经消失,教育渠道人为管制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所以教育者必须通过更快捷、用更新的知识去教育他人,才能有新意和吸引力,这必然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政治环境宽松和思想解放,使得人们言论比较自由,这使得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讲你通”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早已成为历史。所有这些都是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难度的直接原因。

有难度才有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不管多难做,其检验标准不能变,“实效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光是看你花了多少时间,用多少经费,总结写得怎么样?主要看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为中心工作服务。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就应体现在是否为完成中心工作而不断地化解矛盾,理顺受教育者情绪,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切实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为了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必须杜绝空洞的政治口号,少一些花架子,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留人心的好事和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最终还要体现在人心的凝聚上,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活泼和谐的集体,毫无疑问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反之,一个集体、一个单位如果组织涣散、离心离德、互相缠斗,思想政治工作在这里肯定是失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体现在力量的凝聚上,凝聚人心是为了凝聚力量,通过教育和引导,减少分歧和阻力,就会聚集强大的力量,会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

四、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种艺术技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这些素质只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真的要想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精,做到卓有成效,光有这些基本条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学会一些工作技巧和艺术的运用,这样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谈话对象的位置。从主体性上说,双方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地位高低的问题,但是从责任意识来说,双方又不是在一个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因为你是教育者,是做教育人、引导人的工作的,你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更有大局观,有更宽的视野,对教育对象有全面的了解和较准确的把握,谈话中你应当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样才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当然,要尊重教育对象的意见,尊重人是一种美德,但是尊重并不能失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既不要为了体现尊重教育对象,一味迁就对方,影响了谈话的主旨,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不要以为自己是主导者,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谈话双方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甚至不允许谈话对象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思想工作、这样的谈话教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要学会讲话。讲话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语言对人进行宣传教育,因此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讲究谈话的艺术性就更为重要。讲话的艺术首先体现在要言之有物,切忌泛泛空言,尤其是一对一的思想工作时,要坚决杜绝高谈阔论;第二要注意谈话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等人的谈话都要有所区别,这样才会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就同一个问题,处在不同层面的人的想法、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思想工作的必须因人而异,在这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很有必要,这也是讲话的艺术问题。比如对不同年龄的人做思想工作,对年龄与自己相差较大的,你不妨更多以长者的姿态,多一些关爱之情,谈话时讲究循循善诱,给对方以慈爱亲近之感;对年龄相近的同龄人,这样的讲话无疑是一大忌,尽管你是谈话的主导者,但同龄人之间最忌讳对方以教育者的态度自居,尤其不能煞有介事地训导别人。做同龄人的思想工作,首先应当从家庭、生活、孩子,以及一些相关的兴趣爱好等双方互相感兴趣的话题谈起,这样会一下子拉近谈话双方的距离,很多话也就好谈多了。如果是做年龄长于自己的人的工作,你在与之谈话或接触中,要时时体现出对长者的尊重,无论是在语言和行为上,对长者多一些尊重,你会在他们的心目中多一份认可,切不可给人留下“少年得志”的印象。礼多人不怪,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再次,要选好准谈话的时间。谈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加社会的助力。找人谈话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主要是考虑谈话对象的情绪。人有旦夕祸福,家有生老病死,不同的情况发生,对人的情绪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对方正在情绪高涨的时候,比如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单位刚刚提了工资、喜迁新居等,好事之后情绪必然好,这时候你去找他,不仅他情绪正高,而且无形中多了很多祝福的话题,这时你做思想工作,对方很容易接受。反之,正当人家家有不幸,或个人刚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你不知趣地跑去做人家的思想工作,正可谓“别理我,烦着呢”,人在心烦的时候,往往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样的思想工作何以做得下去?又怎么能收到好的效果呢!所以,做思想工作注意选择时段非常重要。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学会微笑。笑是美的使者,是善意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当提倡微笑谈话。笑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和谐温馨的交流氛围,使谈话对象之间更容易交流,在友好善意的微笑中化解矛盾,舒缓人们的情绪。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形象的描述,“一本正经,面色铁青,张口训人,徒劳无功”。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界定为严肃的话题,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于看到思想政治工作者最好是不苟言笑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笔者认为,这是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过于政治化,把人们的思想紧紧地固化在政治的咒语中,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从而扼杀了人们笑的神经,这一页历史早已翻过,让受教育者在微笑中感受教育者的友善和亲和,而对于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应当在严肃严谨中让笑的神经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五,幽默的语言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在文艺作品里、在影视节目中、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幽默都是调剂生活的润滑剂。幽默在其他领域的作用和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可,然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运用幽默的形式和手段,特别是使用幽默的语言,在一定的场合,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下幽默,对于调解气氛,拉近距离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时幽默能让人破涕为笑,有时能立刻消除受教育者的对立情绪。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不妨改变一下给人留下的永恒不变的形象,“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严肃有余,幽默不足。”懂得幽默,丰富生活,具有一定幽默素质的人,无疑其生活色彩将会更艳丽。然而幽默不能使用过多,更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牵强地运用幽默手段和语言,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把幽默变成了滑稽,甚至招致他人的反感。这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是最大的忌讳。

 



  阅读:56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