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
作者张 馨              日期:2013-09-26               阅读:559 次

张  亮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先进性与科学发展观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同时又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和坚持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发展是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只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就是永恒的发展。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早在1937 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了关于发展的思想。他说:“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邓小平同志是高度重视发展问题的。他多次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地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了发展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中。他特别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他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把发展问题与执政问题联系起来。

1、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灭了“三大差别”,人们共同富裕,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其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满足。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并强调在扩大物质生产的同时加强精神生产。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首要任务,才能清醒准确地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能否抓住发展,实现发展,加快发展,往往成为衡量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资格、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党的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发展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发展,不仅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战略需要。所以,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广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

3、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概念的科学界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凡是历史产生的东西,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归于消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政党作为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以及它的先进性,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归根到底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何种作用。毛泽东早就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也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科学发展观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一个发展问题。就是说,“三个代表”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穿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

先进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事物相对其他事物表现出来的优良特性。政党作为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并为他们的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其先进性就是相对本阶级普通成员、其他政党或政治组织表现出来的优良特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世界政党发展史,从外在标志看,首先,先进政党必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党。具体到工人阶级政党来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其先进性的标志之一,也是其具备领导能力、取得执政资格、巩固执政地位的先决条件之一。所谓走在时代前列,从根本上说,集中表现在能够深刻了解和驾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还要能够深刻了解和驾驭共产党执政规律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同时是指能够实现社会不断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际、国内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揭示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充分认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就难以实现,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以人为本是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愈益充分地得到实现。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统一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才能长期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住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党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的能力和气魄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发展关系和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只有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保证,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我党要保持先进性,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最终说服人们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统一要靠我们发展。邓小平还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理想目标上的引领——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代表和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哪个阶级、哪个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中国工人阶级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即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相关联,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通过党的组织活动和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中国人民同发展生产力相适应的愿望和要求,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力量和社会变革的实践力量。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途径。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主流意识形态上的引领——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文化不仅可以有力地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还常常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途径。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宗旨方针的引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的根本利益总是与历史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的。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代表和适应历史主体的客观需要,就能调动、激发广大人民的巨大创造力,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这同样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途径。

现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形势逼人,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总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才能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要求,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化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思想作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相一致,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



  阅读:55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