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全员育人工作 |
---之高校辅导员工作篇 |
作者:张 馨 日期:2013-09-26 阅读:565 次 |
摘要:高校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实现文化大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一线教育管理工作者,在高校履行其历史使命中不可或缺。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综合素质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解决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等“三个适应问题”。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实现文化大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一线教育管理工作者,在高校履行其历史使命中不可或缺。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说:“过去从我的经历来说大学辅导员对我生活上政治上的影响和关怀都很大,对引导我过好大学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辅导员的作用超过父母。”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就是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26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着重于人的社会化的教育 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这表明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指导。 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专业特点及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大学四年中给学生全方位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的指导。例如,在大一,便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和学习方式,较快的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针对大二学生已经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思维活跃,接受社会信息比较多,学生懈怠,对所学专业产生悲观情绪等特点,此时,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转向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学生到了大三、大四,思想趋于成熟,对个人的就业及前途考虑得较多,思想出现了迷茫,学习有所放松,班级工作不好管理,这时要发挥和强化激励机制,强化纪律观念,在大三依托社会资源启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三、心理辅助。由于大学期间正式学生逐步培养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机,各种思想在脑海中经常碰撞,又加上现在社会上各种世俗舆论泛滥。学生很难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理出头绪,很容易在生活迷失自己。这时需要我们高校辅导员通过沟通及心理指导来帮助学生减轻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帮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排除困扰的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迷茫,不断地成长,争强自己的心智,使自己不断地强大起来。 为了做好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以下素质: 一、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首先,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和学生早夕相处,接触的时间最长,和学生彼此很理解。为人师表是对一名教师的要求。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其内心世界和思想的真实反映,而学生在大学最早接触的就是辅导员,内心都渴望从辅导员那里汲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尚的人格、坚忍不拔、乐观豁达的心态和果敢坚定的信念等优良品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处事公正不阿,工作认真负责,讲究无私奉献,方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爱戴和信任。 其次,辅导员必须怀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热情,这样工作起来才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发至内心。如果缺乏了热情,就如同干涸的池塘,断根的朽木。辅导员工作更缺不了热情,这项工作事无巨细,耗时耗力,我们每天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经常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而且的大学生都特别有思想,爱和你辩论。一旦缺乏了工作热情,辅导员工作很难开展。 再次,辅导员工作必须讲究可学的方式方法。工作热情固然重要,但是缺少了科学的工作方法,辅导员的工作很难出成效。为此,我们必须弄清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辅导员不是大学生的“保姆”,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工作、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工作重点就是主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否则收效甚微。为此,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工作有章可循,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二是发掘学生潜力,重点培养学生干部,通过学生加强班级建设,以点带面。三是,重点关注问题学生,通过宿舍走访,班干部反映情况,深度辅导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每位同学不掉队。 二、要做“四心”辅导员。 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一定要具备“四心”,即要有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 第一、责任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是辅导员开展一切工作的原动力,是所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位辅导员工作的最基本的准则。辅导员的工作弹性很大,由于辅导员工作十分繁忙,一些辅导员无心也无力主动开展有针对的工作,只是完成一些学校的常规幸的工作,这时便需要责任心。辅导员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主动开展学生工作,比如多抽出时间找学生谈心,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不同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班会,帮助同学克服困难。晚上十点多去学生宿舍查寝,核实学生夜不归宿的情况,了解有无“网瘾”学生。 第二,爱心。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以来大学极不适应。辅导员需要爱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培养独立的能力。针对贫困生,需要辅导员关注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争取国家助学金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名额,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要在思想鼓励这些学生发奋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三,耐心。大学是培养人才,锻炼学生能力的地方。能力从何而来,实践中得来。实践中发错就在所难免,我们辅导员对发错的学生需要足够的耐心,积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克服。不能对学生定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老师。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耐心,要帮助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甚至感情方面纷繁复杂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大小事务。 第四、细心。辅导员工作的性质要求细心。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社会阅历缺乏,抗挫折能力很差。来到大学后会面很多问题,如不适应大学生活、空虚、人际关系不适应、失恋等问题。辅导员要了解每位学生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工作不能出现死角。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平时工作细心,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解决,防止悲剧的发生。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首先,思想政治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而现在高校辅导员多半不是科班出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其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同时,随着我们基础教育水平大幅度地提升,现在大学生较以往的大学生地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多才多艺。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辅导员也要加强学习和积极吸取现代科技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需求,增加工作实效;更需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直面教育因素的各种变化,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琏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4 .1 [2] 杨伦琪: 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4 [3]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A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2005 .1 文法学院2010级辅导员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