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以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推进深度辅导工作的精细化发展
作者付国柱              日期:2013-09-26               阅读:675 次

刘振娟  张  璐

 

一、开展深度辅导背景分析

2009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高校中大力推进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明确要求每名学生每年得到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独立,面临环境和需求多样化,同时在高速发达的电子时代中感觉孤独,更加需要关注与关爱。因此学生个性化指导、跟踪了解各异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目标。在辅导员的深度辅导工作中,一定要深度融入、深度谈话、深度探究、深度指导,按照“每名学生每年都能得到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的要求,完成“一对一”的深度交流。深度辅导关乎学生各个方面,包括学生最真实的生活状况、最关注的社会热点、最普遍的思想动态、最困惑的心理问题、实际的困难和需求。总结起来不外乎为学业与生活两个方面。其中,学业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因此学业困惑的解决关乎于学生大学四年人才综合培养的基础。

对本校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思想状态的调查显示,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30人中,进校初期,存在学业迷茫的学生占70%以上(包括学习方法、专业方向、学习兴趣、专业内容等);其中表示了解自己专业的占28.4%,对自己专业了解一般的占63.7%,对自己专业完全不了解的占6.9%。表示有明确学业规划认识的占12.3%,对自己学业规划认识一般的占66.2%,对学业规划认识比较模糊的占17.7%,对自己学业规划完全迷茫的占3.8%。 因此,面对学业的迷茫成为新生中最为突出的思想问题。

二、深度辅导的瓶颈与解决方向

辅导员在开展深度辅导的工作所需的信息基础大约有学生的主动表述、学生成绩、学生外在表现、网络媒体信息、他人的评价、父母沟通、学生群体反应等。虽然开展深度辅导的方式方法较多,但是学生具有心理防御机制、学生主动性差、学生自我了解与自我分析薄弱等特点,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能坦诚的向辅导员吐露心声难度很大,对于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想找到深度辅导的切入点更是难上加难,加上学生对自我分析与了解不够,往往深度辅导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产生深度辅导的瓶颈。

1. 突破深度辅导瓶颈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感正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深度辅导的基础是建立在互信互任的交流之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要让深度辅导从被动式辅导到主动式、跟踪式指导,有利于突破与学生交流瓶颈,从而深度辅导更加个性化、科学化。

2.突破深度辅导瓶颈新方法

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突破深度辅导瓶颈的有效方法。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并结合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科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和环境特点对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在规划中应对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学业或(职业) 目标,最后通过详尽可行的计划以配合目标完成。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所含信息:学生性格、特点等自我分析、专业分析、思想状态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学生在规划书中能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生当前面临与需求帮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学业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的剖析自己,主动的了解自己,主动的寻找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加强了学生沟通的自主性,也能使辅导员在深度辅导中顺势而为,寻找突破点,使深度辅导的效果最大化。

 因此笔者特别提出深度辅导工作的新方法——以学生学业职业规划为契机,着实推进深度辅导工作新方法。

(1)以学业生涯规划为牵引推进深度辅导工作的精细化

通过学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中所透露的学业困惑,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结合深度辅导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全面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加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真正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进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生活困惑方面的深度辅导精细化工作。

(2)打造学业生涯规划成为4年不断线的“第二课堂”

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贯穿四年的系统教育工程,包括学业规划体系、创新培养体系、心理咨询体系、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就业创业体系。因此,各个阶段出现的学业问题将会在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工程中4 年不断线的“第二课堂”。

3.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与深度辅导工作相结合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了学业职业生涯大赛。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展一系列的特色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或者活动,在科学系统的指导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学业职业规划大赛中我们采用科学的专业分析模式,包括:自我评估与定位、学业职业目标的确立、学业职业生涯具体规划、效果评估与调整等几大部分,其中细节的对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分析(性格、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专业的分析手法(如SWOT分析法),对个人的优势、弱势、机会、所面临的威胁综合科学分析;进行职业认知(外部环境分析① 家庭环境分析② 学校环境分析③ 社会环境分析;目标职业分析① 行业分析② 职业分析③ 地域分析);还对学业背景、个人特质进行定位;最终确定学业职业发展目标、学业职业发展策略、学业职业发展路径与在读期间计划与施行、具体实施方案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实施效果预测、动态反馈与调整以便及时有效的调整规划。在整个过程中辅导员将会起到指导、监督、跟踪了解、再指导,再监督的作用。

4.立足学业职业规划的平台进行深度辅导,取得显著效果:

(1)学业职业规划突破了深度辅导(特别是新生深度辅导)的切入点,实为破冰之用,让辅导员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在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加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积极主动的与辅导员交流,打破了学生被动式的深度辅导;在监督学生完成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能够长期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其生活动态。

(3)在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想法,了解了他们心里想表达却表达不了的问题,加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信任。

(4)从学业职业的规划中解决学生学业困惑的同时,能引申出学生思想或者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入学初学业以外的其他问题。

深度辅导是一项持续和发展的工作,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也是持续和发展的工作。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借助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平台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总结经验的地方,无论是深度辅导还是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付出与总结,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有益作用。

 



  阅读:675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