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在第七期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作者周文彰              日期:2013-04-28               阅读:4162 次

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是国家行政学院在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增设的一个重要班次。本次培训班历时45天,今天圆满结业,同志们即将返回工作岗位。借此机会,我送大家一句话:“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正是凭着一种精神,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一言九鼎,代表了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这种英雄气概极大地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如果说,革命和建设需要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那么,改革开放同样如此。在1992年那篇著名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精神状态的重要性,指出:“始终保持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是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成功的大问题。”他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只有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坚忍不拔、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胡锦涛同志还具体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八荣八耻”。

我们党为什么始终如一地重视队伍的精神状态呢?这是由于:

第一,精神是追求。人有了精神,就有了追求;没有精神就没有追求。要想甩掉贫穷落后面貌,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发展;要想理顺各种体制机制,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改革;要想打破封闭状态,就要振奋精神,奋力追求开放。精神不振,也就没有我们同心同德的追求,当然不会有发展,不会有改革和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就是理想,精神也具有目标的意义。一定的精神常常是理想、目标转化而成的。

第二,精神是动力。人有了精神,就有了动力;没有精神,当然就失去了动力。精神饱满到什么程度,工作的动力就大到什么程度;精神昂扬到什么程度,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就强大到什么程度。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追求,生活工作也不可能有什么动力。

第三,精神是支柱。人有了精神,就等于有了脊梁骨,就有骨气、志气、锐气和勇气;没有精神,就等于得了软骨病,就没有任何骨气、志气、锐气和勇气。在一帆风顺的时候,精神可以使人豪情满怀,激情洋溢,高歌猛进;在坎坷不平的困难时期,精神可以使人充满信心,可以使人昂首挺胸,可以使人百折不挠。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就是信心,精神就是信念,精神就是意志。一定的精神,是信心、信念、意志的代名词。

精神还是视野和眼光,有了改革开放精神,就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精神封闭,眼界就非常狭窄。精神还是胸怀和雅量。有了五湖四海精神,就能胸襟开阔,团结协作,宽以待人。精神还是智慧,饱满的精神可以调动全身机能,焕发人的聪明才智,出思路,出办法。精神还是良医良药,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使病人战胜病魔,转危为安。……精神的作用真是神奇之极,难以用语言详尽。这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的道理所在,这正是党中央历来强调精神状态的道理所在。

因此,拥有什么都不如拥有精神。精神可以创造奇迹,比如,精神可以使人由穷变富,可以使一个单位由落后变先进,可以使一个地方由停滞变发展。我不是说精神能直接创造奇迹,是说精神指挥行动,行动创造奇迹。所以,要想改变物质面貌,先要改变精神面貌。

也正因如此,缺什么都不能缺精神。对个人来说,缺精神,就缺了人生追求;缺精神,就缺了人生动力;缺精神,就缺了人生支柱。对一支队伍,一个班子来说,缺了精神,就缺了奋斗目标和工作追求,就胸无大志,不负责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缺了精神,就意志消沉,浑浑噩噩,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了精神,就失去了信心和信念,就丧失了意志和勇气。这样一支队伍,这样一个领导班子,是无法承担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重任的。

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天,同样的地,有的地方的发展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有的地方却山河依旧,群众生活依然困难。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都有不少这样的巨大反差。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在于这些地方的领导班子,在于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我们并不否认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但在同一个地区、同样的条件下,发展的差距只能从领导班子身上找原因,从精神状态上找根源。

西部大开发,既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特别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这种精神,就是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精神,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精神。对西部来说,外部支持不可缺少,自身奋发更加重要。衷心希望学员们深刻认识这一点,振奋精神,焕发热情,激发智慧,鼓足干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繁荣稳定的新西部。

我今天讲话的着眼点就在于此!



  阅读:4162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