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王伟光谈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作者王伟光              日期:2013-04-28               阅读:5120 次

 编者按11月7日11:00,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应邀做客强国论坛,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摘要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国情实际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符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所以我们最终要解决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问题,走向共同富裕。

  ●在压力面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全面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把风险变成机遇,把压力和挑战变成动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访谈全文

  

  【王伟光】:各位网友上午好! 

共同富裕可以分两句话:“富起来”和“共同富起来”



 

  [网友海鸥87]:请解释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含义、目标、任务、具体路径。  

  【王伟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国情实际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符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我们都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和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相联系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在发展的早期,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推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问题,造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形成了资本主义早期的严重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正说明资本主义早期的阶级对立,正式这一世纪情况的理论反应。 马克思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资本主义在生产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对立面和掘墓人——工人阶级。所以工人阶级这个时候所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讲叫早期的工人阶级自发的关于对平等、公正、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的一种理想上的追求。但是这种理想追求只描绘了未来这个社会,不像早期资本主义这样两极对立,严重地剥削,而是一种公正的、公平的,共同富裕的这样一种社会。但是如何能达到这种社会?这种社会能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这种自发的理想并不能说明这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那么马克思是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这样一种历史必然性。同时又指出了要通过工人阶级的革命,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这样就使早期的工人阶级这种自发的社会主义观叫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著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实现的必然途径和工人阶级革命的一些具体要求都做了科学的论证。这是一个适于所有国家的普遍性的原则和真理。但是具体到每个国家,由于它的国情不一样,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也不能完全一样。如果用完全一样的模式和道路来套所有国家的具体情况,那么就会出现挫折和失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就说明了完全用苏联一个模式来套用所有的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行的。这就好比衣服,市场上卖的衣服都有标准号,但是这个标准号分成不同的类型。完全用一种号来给所有人穿这个衣服肯定是不适合的,那么每一个人都要找到适合每个人的适合的衣服穿上才能合适。同样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才行。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之前,我们走的也是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我们这段探索总体上是失败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书本上的社会主义的普遍的模式,照抄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因为这个模式不适应我们中国的情况,所以我们就失败了。所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经过深刻思考,总结社会主义的失败教训,提出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把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才能成功。所以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邓小平讲的,叫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模式和道路。那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邓小平实际上就用了一句话概括了,叫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我看可以分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富裕,叫富起来。这个富起来包括两个方面,就是国强民富,就是国家要强盛,老百姓要富裕。这样的话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国家才能强盛,老百姓才能富裕。 所以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叫一个中心,就是始终抓住经济建设不放。因为我们是个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所以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中国的发展,中国国家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发展很不平衡,这样的话我们在实行发展过程中就要有先富后富,先允许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允许一部分地区富起来,用先富带后富,这是中国的具体国情。 但是这个富起来了,这是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第二句话,还要共同富起来。因为富起来了,有先富后富,就会产生贫富差距,就会产生两极分化。这样的话,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所以我们最终要解决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问题,走向共同富裕。这就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既要做大蛋糕,还要把蛋糕分好。既要财富最大化,又要分配的公平化。  

把风险变成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网友强国一派]:听说您上午刚刚出席在深圳举行的改革开放研讨会,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和您在会上的发言吗? 

  【王伟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国家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这个改革开放的研讨会就是要研究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要进一步地推进下一步的改革开放。特别这个会选在深圳召开,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个设立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而且经过短短的不到30年的时间,深圳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一千多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在对外贸易方面,深圳是全国排在第一位的。这是改革开放一个巨大的成绩,那么在深圳这样的试验田和窗口召开这样的改革研讨会,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次发言我主要是谈了几个问题,一个是谈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成绩,第二谈了改革开放在深圳所取得的成果。第三总结了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引导了改革开放的不断的实践创新。比如说三十年前,我们展开的一场解放思想的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观念束缚。思想大解放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发展。再一个,我们三十年的理论上的创新,比如说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命题,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发展。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重大命题的成立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分析了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所遇到的挑战和压力。比如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都面临着种种的压力。最近又遇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那么我们在这种压力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也是我谈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在压力面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全面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把风险变成机遇,把压力和挑战变成动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网友不懂外语]: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经济改革成为每次改革的先锋,你认为这次三中全会的对农政策会使中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契机的又一开始吗?  

  【王伟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且是个农村人口大国。那么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个国情说明我国的农业还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是从农业开始的,从农村改革开始的,进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改革带动了中国的全面改革。那么从农村改革到现在,我们的城市改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重工业的发展,我们最近十来年的发展更快。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农业发展相对就滞后了,三农问题突出了,城乡差距拉大了。正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是个农村人口大国,如果不解决现在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所以这次三中全会决定,下决心来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这是我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和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机,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措施。 

  [网友郑华淦]: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搞改革开放,只是叫法不同,诸如革新等等,这是不是意味着改革开放只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事?  

  【王伟光】: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通常来说就是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自称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比较成功的,越南正在进行革新,古巴也开始进行改革,老挝也有这样的意向。这说明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浪潮,因为不改革,不从过去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模式和框架中进行改革,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现代化。当然,改革也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在搞改革。所谓改革就是在不触动原有的社会制度、框架下进行调整和变革,还保持原来的制度,只是在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变动,这就是改革。我们保留社会主义的制度,在社会主义的体制上、机制上进行改革,这就是目前我们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改革。那么资本主义也可以在不触动它的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革和改良。比如说现在西欧盛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也可以叫做福利资本主义,实际上你就是不触动资本主义的制度,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具体体制和做法进行改良。只不过我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他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网友]:改革开放三十年,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伟光】: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负面的东西。比如说贫富差距拉开,干部腐败,官僚主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群众意见比较大,比如说上学贵,治病贵,吃药贵,甚至出现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等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要客观地来看。首先要一分为二地看成绩和问题。任何一个事物,它有好的一面,它也会有错误的一面。这就是辩证法。关键是看什么是主流。我觉得我们的主流还是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我们看看奥运就知道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我们国家的地位还是提高了,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承认另一方面,负面的东西,它也存在。但是它是支流,所以要分清主流支流,这是一个方面。比如说刚生下的孩子,是新生儿,但是他的毛病很多。比如说光吃饭不干活,而且不干活还拉屎撒尿,随便大小便,需要人照顾。这都是他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他好的地方是主流,因为他是新生事物,他有发展前景和希望,而且他未来会发展得很好。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小孩光吃饭不干活,挺脏的就不要他了,是吧。关键是看他的主流,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负面的影响和负面的问题,我们也要做客观的分析。第一,有些问题,有些负面的东西它是客观存在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比如说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所以对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我们关注的不可能太多。那么现在蛋糕做大了,如何分好蛋糕,如何分配的蛋糕就会提出来。所以现在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是我们在做大蛋糕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第二,有些问题是因为我们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还不完善,我们的监管机制,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改革到位,所以出现了三鹿奶粉问题,还有就医难,吃药难等等问题,说明我们的改革和监管体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监管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第三,我觉得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也有看不准的,失误的地方。因为我们改革是个全新的事情,所以我们改革之初讲的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新事物,过去没干过,那么就试着干。这样的话难免可能会出错。比如卫生体制改革,我们前几年出台的措施可能就不完善,所以现在要重新来考虑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有了错误问题不大,我们改过来就行了。第四,我们有个别领导的政绩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是有毛病的。所以导致了我们在发展中产生错误的政绩观,出现了所谓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干了一些劳民伤财的事,群众有意见。 第五,我们在发展中对发展的规律认识还不到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还不自觉,也会使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科学发展。比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可能对环境保护问题认识不够,可能在发展中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不可怕的,都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要把它看作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矛盾,要采取措施去解决它。解决了,我们就会前进。  

  [网友lilunjia]:请问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不是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加高明?  

  【王伟光】:这个问题我看应该换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我们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既一脉相承的,又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关系。首先马克思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所坚持的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这就好比儿子的血液和基因中要有父亲的基因和血液,没有父亲也就不可能有儿子。但是另外,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来的。他所说的理论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遇到的环境已经不一样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要在马克思原有理论基础上要有所前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可以叫做更高明,更超越了,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这个高明和超越是继承基础上的高明和超越,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明和超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解决老百姓的吃住养老的民生问题是一致



  [网友老百姓少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还是让老百姓的吃住、养老无忧重要?  

  【王伟光】:我觉得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解决老百姓的吃住养老的民生问题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的目的,刚才我讲了,就是要最终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最终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吃住行等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过程,完全解决老百姓的吃住问题要有一个过程。第一,我们还是一个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我们今天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不能完全满足所有老百姓的需要。所以这样就和老百姓的需求有差距。希望老百姓要理解这个差距。但是我们毕竟比30年前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要多了。第二,对于每一个老百姓来讲,有一个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既要符合老百姓的眼前利益,又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比如说我每年要把产生的财富和生产出来的东西全分给老百姓,这是一个办法,这样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就更多一些。但是国家就不可能发展了,因为你吃光分光了。实际上如果采取这个办法,反而会损害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把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要拿出一部分来解决下一步的发展问题。这样的话老百姓就会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为了长远利益。第三,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是初级阶段,在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利益的分配和享受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既要承认这个差别,当然我们还要逐步地消灭这个差别。这样就显得在目前的民生问题上有些不公平,一些老百姓心态不平衡。这里面也有一个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和进一步做好说服工作的问题。  

  【王伟光】:我认为网友们的水平是很高的。大家都很关心时政,我希望更多的网友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我很欣赏大家提的问题,有机会我还希望在强国论坛这个平台上和大家继续交流。各位网友再见! 


  嘉宾简介

  王伟光,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阅读:5120 次

王伟光的文章
论五四运动的真正革命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建设理论学术网站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王伟光谈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
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
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践行雷锋精神 筑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
注重理论创新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1月9日电(记者 王倩)日前...
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坚持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分为二地看待三十年改革的成绩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共同富裕问题亟待破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马...
着力探索研究党建中的热点问题
务实工作的精神再现 理论求索的思想结晶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共同富裕是第二个战略问题
分页 1/2  [1] [2] [>>]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