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作者王伟光              日期:2013-04-28               阅读:4932 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6月3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发布,提出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并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保障措施。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深刻指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未来五年,世情国情党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大局大势,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也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科技的更新、制度的变革、文明的演进无不源自于创新的力量。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的指导;而促进和影响科学技术创新的政府体制、决策机制的创新必须以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为前提。在世界大变革、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在引领社会变革、推动制度创新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就在于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创新”始终贯穿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传到俄国,形成了列宁主义,传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继承和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在多国同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俄国革命的成功。毛泽东继承和超越了通过中心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俄国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和俄国革命不同的道路。邓小平继承和超越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的认识境界,不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活力。

  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动之中,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一方面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素材;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要坚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涵盖学术观点与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与手段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创新、用人制度创新、学术传播平台创新等内容的全面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各项创新子体系的协调发展。

  第一,学术理论创新。理论是学术思想的最高形式,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支撑。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还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方法和手段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研究方法与手段,首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这也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其次,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互相启发是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比如,王国维的“古史二重证据法”是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研究,傅斯年的“语言文字比较的考据法”是历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启发,这一点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中尤其重要。此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还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创新。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而且直接促成了新兴领域、新兴学科的发展。

  第三,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不适应科研生产力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科研管理机制、人事管理机制、财计管理机制、国际合作管理机制以及后勤服务机制等诸多环节、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关键在于创新人事制度,建立起具有竞争、激励功能的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消除现有科研体制机制的弊端,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格考核、奖罚严明,高效灵活、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要建立严格的“退出”和“淘汰”机制。

  第四,传播平台创新。学术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创新不应闭门造车,更不应该孤芳自赏。加强学术传播平台建设,抢占学术理论制高点,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硬件保障,也是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的内在要求。传播平台创新要把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深入研究、把握信息化时代学术传播的规律,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促进学术研究、扩大学术影响中的作用,加强“报刊出版馆网库”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学术传播平台,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的传播渠道和网络。

  凝聚力量、砥砺图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今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使哲学社会科学迈上一个更新层次、更高台阶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工程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战略任务的综合性实践载体,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依托。

  第一,创新工程要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导向。创新工程要同创新任务结合起来,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研究,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国际问题研究,营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第二,创新工程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工程不是“编故事”要钱,更不是“排排坐,吃果果”。实施创新工程的关键,在于打破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通过竞争、激励机制解放科研生产力,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实施创新工程,不仅要激发、培育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要促进科研团队、科研辅助机构以及学术传播平台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合作机制,形成合力,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

  第三,创新工程要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为基础。提升创新能力,激发科研生产力,要求对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大胆改进,这也是创新工程的重要环节。一切与科研工作有关的人、财、物的配置都是资源配置,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提升创新能力、完成创新任务,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动力机制和基础保障。通过创新工程,要把资源配置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身上,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团队上。

  建设创新体系、实施创新工程,其本质是对科研制度进行“改革”。但具体怎么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创新工程不能搞“大跃进”,也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只能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稳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更加自觉地把科研工作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洪流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融入到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阅读:4932 次

王伟光的文章
论五四运动的真正革命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建设理论学术网站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王伟光谈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
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
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践行雷锋精神 筑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
注重理论创新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1月9日电(记者 王倩)日前...
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坚持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分为二地看待三十年改革的成绩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共同富裕问题亟待破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马...
着力探索研究党建中的热点问题
务实工作的精神再现 理论求索的思想结晶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共同富裕是第二个战略问题
分页 1/2  [1] [2] [>>]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