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王伟光              日期:2013-04-28               阅读:4773 次

同志们:

  今天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5周年。我代表院党组和奎元院长,表示热烈祝贺!

  5年前,中国社科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5年来,在社科院党组的直接领导和奎元院长的关心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社科院发挥"三个定位"作用的一只重要力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不负厚望,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已经成为中国社科院发挥"三个定位"作用的一支重要力量

  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社科院党组基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理论战线的大局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的。院党组和奎元院长对马研院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我来社科院时间不长,但到马研院的次数不少,每年都有两三次。总体来看,马研院不负厚望,注重开拓创新,发展又好又快。对此,院党组感到欣慰和满意。

  一是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方向正确不正确,工作中能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一个单位的发展很重要,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这样的单位更重要。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办院方向,就是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年来,马研院努力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理论战线的前沿,努力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前沿,努力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学术交流的前沿,可以说,政治方向正确,理论方向明确,国内的学术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正在迈向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二是贯彻科研强院战略,科研精品和研究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强。马研院科研成果突出,共立项课题260项,其中社科院重大和重点课题47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课题25项,以及承担了不少省部级单位和领导委托研究课题;共出版各类著作127部,发表论文1432篇、译文82篇、研究报告128篇。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学部委员选集的陆续出版,也是一种理论精品。同时,论坛性平台不断扩大,先后创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思想家论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高层论坛"、"中外马克思主义报告会"、"马克思主义系列研讨会"等论坛性平台,每年都利用这些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平台开展很多活动。此外,期刊性平台也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增期扩容,还创办了《马克思主义文摘》,今年又创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明年初将推出主办的《国际思想评论》英文国际期刊创刊号。为整合期刊、网络的力量,又组建了期刊网络中心。这些科研成果和创新平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和政策探讨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是贯彻人才强院战略,形成了一支优良的人才队伍。现有人员已经达到14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达到60人,并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成长起来。特别是注重外语人才引进,现已拥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越南语等10国语种的能够交传口译的研究人员,这很了不起。而且马研院的学科齐全,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一些学科还超出了这个范围。可以预测,用不了几年,马研院的这支人才队伍不仅会更加活跃于国内学术舞台上,而且会更加活跃于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舞台上,为扩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作出重要贡献。

  四是贯彻管理强院战略,始终注重制度创新。院党组和奎元院长提出管理强院,实践证明,这是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的重要保证。马研院班子对落实管理强院工作很重视,而且注重从制度建设着手。例如,主动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聘任制改革试点,改革用人机制;实行研究室主任竞争上岗,改革业务干部选聘制度;实行科研工作质和量的考核,重点在质的提升;实行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起点制度,使青年人感到职称评审中很公平;改进课题管理,提高课题论证和结项质量;完善人才引进制度,防止学术近亲繁殖,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形成决策协商机制,大事党政两个一把手事先协商、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小事按分工各司其职;等等。在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方面,马研院做得比较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注入了制度动力。
 二、进一步明确使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作出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马研院的同志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牢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 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在社科院"三个定位"中进一步明确位置和使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作出新贡献。

  第一,努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贡献。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很多新挑战,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些问题迫切需要突进理论创新,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如何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鲜经验,深刻剖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形成有深度、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第二,深刻洞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大势,在发挥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中彰显其生命力。

  现在全球性问题很多,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问题很多,马克思主义通过展示自己的解释力从而彰显自己生命力的舞台很大、很广阔。就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来说,现在已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次危机实质上就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爆发的一场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发展过程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应对措施及其挑起的国际事端,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基本判断没有过时,证明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没有过时,证明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没有过时。一句话,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以其对世界大趋势的深刻把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显示了强大的解释力。

  当前,这场危机虽有所缓和,但是其影响却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类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如何科学解释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第三,深刻把握思想理论领域的总体态势,在党和国家应对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局面中积极发挥作用。

  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很尖锐。国际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 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活动愈演愈烈,渗透的手法和策略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马克思主义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承载的国际期待、国际责任越发加重。同时,国际上存在着于我不利的因素,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言论不绝于耳。国际领域的问题必然要反映到国内来。国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错误思想理论观点时有出现,极少数人不时发出噪音、杂音,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引导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的难度不断加大。马研院成立以来,自觉地站在思想理论斗争的前沿,既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和僵化思想,也反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普世价值观等错误思潮和理论观点,积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思路。这项工作今后依然任重道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深刻总结我国的成就和经验,正确阐释和宣传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牢牢掌握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同时,努力争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
三、继续开拓进取,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马研院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要在中国社科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开拓进取,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同时,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一)继续深入贯彻 "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

  科研、人才和管理,是我院发展战略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彼此促进,缺一不可。科研是中心,是我院安身立命之本,必须牢牢抓住科研这个中心;人才是关键,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是保证,抓科研、抓人才必须重视和善于抓管理。科研强院、人才强院应当以管理强院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对马研院来讲,抓科研强院,应当把学科建设与研究部、研究室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人才强院,重点是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管理骨干;抓管理强院,要继续抓好党的建设,院、部、室三级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继续抓好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打牢管理强院的干部队伍基础和规章制度基础。

  (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以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实施方案作为主要抓手,调整和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布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二级学科建设,努力把该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优势学科。今年初的院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马研院的同志要继续开动脑筋,踏实工作,努力形成理论大家、学科带头人和理论骨干三个层次学科队伍。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加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等重大课题研究。经过几年努力,确立和巩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充分发挥现有专家学者和外语人才优势,不断扩大国际影响。

  (三)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研究名刊、名网建设

  《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国际思想评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网》,这些都是马研院掌握的重要资源。其中,《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具有良好基础;《马克思主义文摘》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要继续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是国内独份,要反映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总体、反应学科建设的全局,努力办好,尽快打出影响。《国际思想评论》近期社科院院长办公会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决定予以资助,要视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出刊,并不断加强,努力实现走向世界的预定办刊目标,成为国际国内交流和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四)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实施学术"走出去"战略

  当前,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正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中国学术理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在增强。这为中国学术理论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以"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论坛"、"中越马克思主义论坛"、"中俄马克思主义论坛"等各种学会、论坛为平台,积极主办、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动马研院的学者自觉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讨论和争鸣,积极走到国际知名大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去,在国外刊发更多的论著,增强中国学术理论在国际学术中的影响力。要积极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学术的方式宣传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与理念,宣传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在国家文化外交、理论外交中积极发挥作用。

  (五)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机关建设

  要紧密结合马研院的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培养良好的党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把党员队伍建设好,把基层组织建设好,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委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和坚实基础。要切实做好群团工作、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机关建设要按照管理强院的精神,着力培养、选拔精干的机关工作人才,发现和培养管理骨干,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使机关工作做到运转灵活高效、富有活力,通过提高机关整体的执行力提升机关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为管理强院提供保证。

  同志们,院党组和奎元同志对马研院的工作和同志们寄予厚望。马研院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收获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希望同志们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把马研院越办越好,把这块阵地建设得越来越牢固,并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谢谢大家!



  阅读:4773 次

王伟光的文章
论五四运动的真正革命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建设理论学术网站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王伟光谈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
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
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践行雷锋精神 筑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
注重理论创新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1月9日电(记者 王倩)日前...
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坚持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分为二地看待三十年改革的成绩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共同富裕问题亟待破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马...
着力探索研究党建中的热点问题
务实工作的精神再现 理论求索的思想结晶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共同富裕是第二个战略问题
分页 1/2  [1] [2] [>>]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