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作者青连斌              日期:2013-03-20               阅读:4953 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我们社会还是一个总体和谐或基本和谐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大多涉及到的都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切身问题,也大都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时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就会切实体会到我们党是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是真正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是有能力有办法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党,人民群众就会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党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又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标志。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社会更加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正确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经济发展了,相对来说,社会和谐方面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了,如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的拉大等。特别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提到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位置。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因为顺利实现了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二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大量产生却不能处理好而使矛盾更加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拉美现象”。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了。要避免“拉美现象”在我国重演,争取“黄金发展时期”的前景,就不能不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来源:中国网



  阅读:4953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