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作者青连斌              日期:2013-03-20               阅读:5033 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成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毛泽东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做出了深刻论述。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强调国家工业化要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同时适当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强调发展内地工业;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强调用加快发展经济的办法实现国防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关系,强调要统筹安排全国各阶层,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强调扩大地方的权力,更好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他还提出要正确处理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的关系等等。他强调,十大关系,都是矛盾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如“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等等。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们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政治局面,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由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我们党对于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也由于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曲折,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毛泽东的这些正确思想主张没有得到全面贯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把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提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是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两个“基本点”。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探索中逐步得以明朗。十二大报告在明确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鲜明地指出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三大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第一次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中包含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富强、民主、文明” 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的形成,以及198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正式提出,集中反映了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安排战略布局,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总体布局之中,从而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这一总体布局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阅读:5033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