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三、推进党管干部科学化
作者王长江              日期:2013-03-05               阅读:4990 次

   党管干部,是党的领导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体现这一领导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一些论者也往往把党管干部看作我们制度中党政不分、过度集中、缺乏民主、腐败现象等弊端的一个主要渊源。实事求是地说,干部问题,确实是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根本特征。党管干部,是党的领导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体现这一领导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一些论者也往往把党管 干部看作我们制度中党政不分、过度集中、缺乏民主、腐败现象等弊端的一个主要渊源。实事求是地说,干部问题,确实是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党要不要管干部?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其实这是无须争论的。不只是因为我们党是这个国家中唯一的执政党,也不只是因为我们党要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还因为,执政党对官职进行控制,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政党政治的通行法则。然而,在我们制度中,许多问题恰恰出在管干部的实践中。这至少说明,在把党管干部原则与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相统一方面,还相当程度地存在问题。

  (一)党管干部原则的含义

   党管干部,“管”是其中的关键词。对这个概念,至少存在三种理解。一是管理。管理作为一种行为,当然要有主体。党不能作为一个抽象的管理者,还需要有实 际的主体,即党的组织部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所谓党管干部,就是由党的组织部门来实施干部的选择、使用、调动和日常监督。二是决定。即由党来决定干部的 使用。同样,在实践中,既不能由一个抽象的党,也不可能由代表党的党中央来决定所有各层各级的干部。于是党管干部就变成了各级党委管干部。而各级党委的一 把手又负全责,于是党管干部进而变成了党的书记决定干部。三是控制。即把干部看作权力运作的主体,从执政党运用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干部的使 用、干部用权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执政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得到执行,保证党的执政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党管干部就是党领导干部工作。

   可以看出,这些理解存在不少问题。从管理的角度,如果我们把党管干部仅仅理解成一种政党内部管理行为,那是没有疑问的。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对自己的干 部进行管理,是一个组织良好运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如果把我们党输送到国家机关中去掌握权力的工作人员也算在内,问题就出现了。从理论上说,在民主 政治中,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掌权者是受人民的委托掌握权力。这样一种委托关系,通常通过人民选择来实现。那么,在把这种选择权交给党的组织部门的情况下, 人民的委托过程如何体现?

  由党委、党的书记决定干部,存在同样的问题。既然干部的决定权掌握在党的书记手里,公众便没有了这种决定 权。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理论上,公众决定干部的命运;实践上,却是党的书记决定干部的命运。没有了决定权的公众和干部之间便不存在权力委托关系。在 这种情况下,干部对上(即向党委和党的书记)负责是有保证的,但却无法让他们对下(即向公众)负责。这样,党管干部也就与民主政治的要求发生了冲突。

   相比之下,第三种理解与权力委托关系可以并行不悖,也更加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则,是一种能够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理念。固然,这种理解不太符合我们的惯常做 法,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认识上已经开始向这个方面发展。例如近年来,我们提出了“党管人才”、“党管媒体”的思想。这里面的“管”,显然既不能简单地理解 成管理,因为我们很难要求所有的人才、所有的媒体都由党组织来管理,事实上也做不到;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决定,因为媒体有自己的活动规律,是很难用行政命 令的方式来要求它的。至于说由党组织来决定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那恐怕更无从谈起。也许有人认为,在这里,“管”字的含义和“党管干部”的“管”不是一 个概念。这只能算作是一种看法,并无什么确凿的依据。我倒更倾向于认为,这里面的“管”有相通之处,本身暗含着一种观念的转变。管人才也好,管媒体也好, 实际上谁也没有片面到把它看作是由党的组织和个人说了算,而是强调党对人才工作和传播工作的控制(如果不是贬义地理解这个词的话)和领导。这种控制和领 导,是所有执政党都必然履行的职能。正如党的十七大提出那样,“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加强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党管干部”的“管”,也应该从这个科学的意义上来理解。

  (二)科学地管理干部

   所以,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党管干部应当以帮助人民更好地行使他们对掌权者的选择权,而不是代替和虚化这种权利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党的领导和人民 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应该承认,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认识上看,长期形成的把党管干部等同于党的组织和领导个人任命、变相任命干部的认识没有完 全改变。在不少同志看来,党管干部就是党委和书记说了算,否则就是淡化和削弱党的领导。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一些同志对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选择干部中来实际 上是想不通的,把一些地方在村委会选举、乡镇长直选方面所做的尝试,甚至把在支部书记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直选、党代表直选等方面的尝试,都看作是照搬西方 模式,有抵触情绪。这种认识,体现到实践中,就是不能辩证地看待党管干部与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一旦人民当家作主的尝试与他们心 目中的党管干部观念发生矛盾,就对民主实践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坚持党管干部当作阻止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借口。这种状况,不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利 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党管干部的原则从认识上到实践上都朝着科学化的方向转变。

  把对干部的选择权还给公众,还给人民,并不意味着政党在管干部方面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保障公众选择权的情况下,政党活动也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

   实际上,公众有了选择权,并不保证他们能够选举出最能代表他们的人。真实情况往往是,如果完全由公众自己作出选择,由于信息缺乏、平常关注度不够、个人 偏见等方面的原因,这种选择很可能是盲目的。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对公众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向公众介绍、推荐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治国人才,是政 党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功能。综观世界各国政党,不难看到,政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选择和培养忠于本党(对于我们党来说,同时也应是忠于人民)的人才和骨 干,把他们推荐给公众,帮助他们赢得民心民意,代表本党掌握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政治学上叫“政治录用”的功能。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通过控制政治过程来控 制公众对官员的选择权的方式,同样可以叫做管干部。而且应当承认,在所有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这种管干部的方式无一例外都获得了很大成功。不过,这种管干 部的方式和公众的选择权之间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边界,那就是政党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对公众的选择施加影响,但不能代替公众进行选择。不管政党为公众提供了多少 可供选择的人选,作出最后选择和决定的,依然是公众。这个边界是不能越过的。

  讲到公众对干部的选择权,必须改变某些似是而非的认识。 例如,有人指出:既然国外政党也都是在一个重要职位上(如国家总统或主席、政府总理或首相、州长或省长等)提出一名唯一的候选人,我们同样可以只提一名候 选人。如此而论,等额选举、形式主义选举就都没有错了。其实这是从表面上看问题,而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的确,在关键性选举中,国外政党都是提出自己唯一 的候选人参与竞争。很显然,如果提出的候选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三个,就可能造成支持本党的票数分散,导致本党在竞选中落败。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国外 实行的是多党竞争的体制。在多党的情况下,每个党推选一个唯一的候选人,对公众来说,候选人仍然是差额的、可选择的。因此,整体地看选举,公众的选择权并 没有遭到侵害。一党制条件下情况则不同。如果一个唯一执政的党推举唯一的候选人,那就意味着公众没有了选择,选举流于形式,这是和民主政治的原则相违背 的。

  这里讲的虽然是其他政党的经验,但无疑具有普遍意义,说明这种方式合乎规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党管干部管得是否科学、有效,说 到底,就在于能不能既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择过程的有效控制,又不使公众的选择权失去意义,而不在于要么为了控制而架空公众的选择权,要么为了保证公众的选 择权而架空党的领导。这是我们推进干部制度改革、让党管干部科学化所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适应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大力 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

  首先,在充分保证人民对干部的选择权的同时,加强党对人民选择的控制和引导。从出现政党政治以来,人民的选择 从来都是在政党的引导下进行的。从这个角度讲,对人民的选择进行引导,是政党的责任。人们之所以需要政党,而政党之所以即使在被人们普遍诟病的情况下也能 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在政治运作中的不可替代性。在人民选择上的引导,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政党不是也不应该放弃这种控制权,而是不要滥用它来取 代人民的选择权。把握了这一点,党管干部就有了科学的界限。

  其次,从具体繁琐的人头管理中摆脱出来,更多地转向通过政策导向来保证干 部队伍的质量。政党的作用在于领导,而不是管理。长期以来,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党的组织管得越来越具体,陷入了事务主义,导致官僚主义泛滥,以致形成了离开 行政手段就不会领导的习惯。在管干部的问题上,尤其如此。我们不是在管政策,而是在管人头;不是在领导,而是在管理。热衷于对具体人头进行排列组合,却不 是通过政策来影响用人导向,正是舍本求末、陷身事务、不善于领导的典型表现。

  再次,加大对治国理政人才培养的力度,为公众提供充足的 可供选择的干部资源。每当我们把等额的人选提供给公众时,总会听到人们质疑的声音:难道我们党就提不出更多的人才?虽然这种设问本身显得有点简单化,但它 确实说明,我们为公众提供的干部资源是不够充分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缺乏更加民主广泛的渠道提供更加充足的干部后备资源。我们非常赞成党管人才的主张。当 然,这绝不是说,党要把人才也像过去管人头一样管起来,而是创造一种后备干部充分涌流、骨干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 毫无疑问,如果在每个重要岗位上我们党都能提供若干个候选人让公众来挑选,那么至少可以极大地扭转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状况,滥 用权力的腐败现象也必然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执笔:王长江)



  阅读:4990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