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
作者:任世雄 日期:2013-09-26 阅读:646 次 |
王星星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00029 摘要: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的第二课堂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实践育人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012年1月教育部等7部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实践育人工作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管理和教育队伍,在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实践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实践育人理念教育,突出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工作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理念教育,突出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使同学们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的必要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才。通过年级会、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育人对于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理念,从而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又是第二课堂开展的有效形式,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身在第二课堂中活动开展中的作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假期时间,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在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选取并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方向、拟定活动的方案、编制调查报告和进行自主评价等相关内容;帮助社会实践团成员间的分工协调、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与地点的选取与协调、活动指导教师与学生、学校关系的调节等,努力实现大学生暑期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成效。 积极开拓阵地,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精神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了社会和谐,而且升华了自身人格,明确了自我定位。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直接途径。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学生能够丰富社会经验、提高道德评价、学习知识技能。辅导员应以身示范,自己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同时不断指导大学生以及各类相关社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包括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激励参加活动的优秀志愿者,努力解决志愿服务当中的各类问题。 结合学科特色,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发明等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实践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指导工作当中。由于很多辅导员均有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在学生的参赛过程当中能够扮演即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的角色。 结合年级特点,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和实习兼职等活动。勤工助学和实习兼职等活动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部分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身各项能力的良好机会,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演讲表达能力等。辅导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助学兼职活动,同时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实习等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3、充分发挥在学生军事训练中的作用 虽然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军训期间的军事训练任务是由武警部队官兵承担的,但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密的辅导员,在军训期间仍然扮演着多重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军训目标的达成及其效果影响深远。高校辅导员在军训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军训教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后勤保障服务者、心理咨询员多重角色的综合效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指导和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地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及军事理论课程学习任务,同时要坚持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调试结合,严格管理与温情关爱并重,帮助大学生实现树立国防意识、培养意志品质等一系列军训目标,强化军训的效果。 4、配合专业实践开展育人活动,积极发挥在“两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专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优势,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协助专业教师组织开展好专业实践活动;同时极力解决学生专业实践开展活动中思想问题,做好专业实践活动的后勤保障者,特殊情况可与学生一起参与到专业实践的活动中。 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能够极大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辅导员具备“两课”实践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的优势,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军。积极发挥辅导员在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5、加强学生主动性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辅导员要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同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应加强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加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探寻学生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并以学生的需求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以教师为主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要以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进入深度辅导过程中,建立以平等、沟通和理解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深度辅导的主动性,使其在与辅导员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与确立,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10):189-191 [2] 宋筱隽.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应有作用[J]. 高等教育, 2012,(6):35 [3] 何艳. 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3):40-42 [4] 李敏. 辅导员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 黑河学刊, 2010(7):104-106 [5] 朱丽娟, 马理叶. 大学生军训期间辅导员多重角色效能分析[J]. 2011(5):200-201 [6] 李银香, 吉育峰. 现象学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兼论高校辅导员与实践教学[J]. 2011(6):28-31 [7] 何学欢, 汪建训. 兼课辅导员“两课”实践教学研究[J]. 教学实践研究, 2012(2):217-218 [8] 杨娜, 冯伟. 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研究[J]. 北京教育(德育版), 2010(1): 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