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又好又快”重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作者丁元竹              日期:2013-03-05               阅读:4749 次

  ●“又好又快”也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也好,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首位,通过发展提高人民福祉。人民群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

  ●很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适时把生活质量作为评价人民福祉的核心。我国最近几年有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问题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也很深入,一些地区甚至开始了实践,所有这些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在要求的反映

   ●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个更为深入实在的把 握。要关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发展,也要关注他们本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要关注个体和不同群体的主观感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定为“又好又快”。这不仅仅是个口号的转变,它从深层次反映了党和政府发展理念和工作中心的根本转变, 是最近几年党和政府从现实着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其实,“又好又快”也好,“从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也好,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首位,通过发展提高人民福祉。人民群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

   很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适时把生活质量作为评价人民福祉的核心。195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 活质量成为了发展的核心。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他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考察了美国社会中相对高的生活水平和满足居民社会及精神需求方 面明显落后状况之间的矛盾后,提出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指标,在1960年代以前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客观层面的。进入60 年代以后,主观层面的内容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开始受到重视。其中以测量个体维度主观层面的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的指标研究,在当时美国兴起的“社会指标运 动”中出现。此后,“主观幸福感”等较具代表性的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在生活质量研究和测量中日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1980年代开始,生活质量问题又进 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方面组织对各国生活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微观和定量的探索。 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极力强调了生活质量问题的重要性。近几年来,人们关于生活质量的注意力已开始走向另一个重要的人类发展投入 方面,即“社会资本”,其广泛涉及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教育、福利、交通、住宅、安全、卫生等各个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生活质量的研究更是越来越 受到世界各国各界人士的重视。

  我国最近几年有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问题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也很深入,一些地区甚至开始了实 践,所有这些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在要求的反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视人的发展需要的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 也取决于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能力和受教育水平对于个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大,文化 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从长远来说,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除了关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外,还要把更多的力气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致力于提高社 会成员的能力、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上,而这些素质都是确保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必不可少的。我国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要围绕惠及13亿人民、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和生活质量来发展经济,围绕以人为本确定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在这个阶段,着重要解决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福 利、公共安全等问题。

  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每一方面都只能构成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好坏情况。生活质量的评价,也必须从社会生活的供给与人们生活需求两方面进行评 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活质量是关于人们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各种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人类生活发展的一个综合概念,是对社会发 展包括人类自身发展进程的一种标识。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将取决于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或等级,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从而把生 活质量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个体生活质量是个体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的感觉,对自己生活的满意感和对社会的反馈性行为。个人层面的生活质量主要有:收入、 健康、家庭关系、邻居关系、工作、娱乐、休闲等等。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个体生活质量也具有共性的一面,例如,每个人都普遍追求更舒适 的生活条件、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等等。个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它其实是个体、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群体生活质量是一 个群体生活质量的平均水平。群体既可以是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集合体如: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也可以是生活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的集合体如:社区居民、城市居 民、国家公民等,例如: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等。

  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人民 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个更为深入实在的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建国以来最快、最大的改善。社会经济水平发 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的出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便凸显出来,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差异也表现出来。生活质量评价不仅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 例如各个阶层吃、用、玩什么,而且也涉及到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要求,各个阶层想、要、做什么。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公平, 是有差距的公平,是各阶层共生、共依、共赢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在承认差距的和谐下,各收入阶层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成果,都能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

  要关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发展,也要关注他们本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要关注个 体和不同群体的主观感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就是要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个体生活质量与群体生活质量不是完全独立的,二者具 有一定的联系。个体生活质量是群体生活质量的基础,群体生活质量是个体生活质量共性的体现。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的人对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的解释 和理解,但是不同的个体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共同之处,把共同之处从个体层次上抽象出来,上升到群体层次就形成了群体生活质量。

  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发展理念上继续创新,要把发展评价的尺度从客观转向人们客观收益和主观感受并重。只有当社会不同个体和不同群体真正感受到了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和喜悦,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阅读:474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