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之后,理论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在具体表述上与十七大报告保持一致,主要侧重于宣传和阐释,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关于科学发展观
历史地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历史
地位的研究具有前提性意义,两者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有了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
观的历史地位。有学者提出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参见
赵曜、夏兴有、石仲泉等:《深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北京日报》2008年6月30日。)二是从发展理念的角度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站在了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头,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冷溶:《关键在于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6日。)。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
成果”(王伟光:《全面理解、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这一双重定位,既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中的地位,又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有学者指出:“联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的特征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
意义和根本的重要性,就可以明白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流:《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纪念改革
开放30周年》,《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另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相继递进的三大历史任务,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这三大战略目标,都要求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参见郝永平:《科学发展观对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笔者考察了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份以科学发展观为题的“课题论证”,从中看出两个特点:一是着重从不同角度、多个领域展开研究,诸如对科学发
展观的伦理思想、人学思想、执政意识研究,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包容性增长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体制机制创
新、思维方式变革、公平正义、民生导向研究等;二是重视研究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即重视提炼近些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成果。还有学
者结合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些都反映了理论界、学术界在研究、认识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上的深化。
十六大至今,我国通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圆飞天梦想,展世博风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妥善防治非典,全力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成功闯过一道道关口。早在2005年即有学者分析并断言:“中国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成功;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
观。这一发展观的提出和逐步落实,更加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优势,必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成功。”(冷溶:《从政治的高度看科学发展
观》,《求是》2005年第21期。)这道出了中国与西方在发展观、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上的本质区别。只有站在这个政治高度,才能真正深化和提高对科学发
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的认识。
三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两个基本结论:
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已经为全党全国人民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越来越深入党心民心,形成高度的共识,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已经为全党全国人民深入理解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和推
动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逐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的认识。理论界关于科学发展观历史
地位与指导意义的研究与宣传,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造势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非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有所缩小,反而趋于扩大。”(邢贲思:《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求是》2010年第22期。)这一方面说明了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加强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研究、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宣传,有助于将学
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