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从抗震救灾看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
作者夏春涛              日期:2013-02-28               阅读:3694 次

 

该文系夏春涛在“5·12”汶川大地震30余天后写成,以“本刊编辑部”名义刊登在《理论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波及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当天, 仅四川省死亡人数已达近万人,全省受灾人口达2961万人,且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如何从速搜救被掩埋在废墟 中的幸存者,如何妥善救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如何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均直接考验着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考验着我国的承受力、凝聚力,考验 着国民的意志力与精神状态。灾情使我们悲恸、揪心,而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特别是在以救人为中心的震后七天时间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则使我们再 次感受到强烈震撼。回首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场景,结合我国走过30年改革开放历程这一背景进行相关思考,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 深入了解国情、更好地走向未来,十分重要和必要。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明确提出把抗震 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斗争。 5月16日,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亲赴灾区视察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他指出,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 时间,但仍要继续尽最大可能救人。当他面对灾民振臂高呼“我相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时,所有国人都不禁热血沸腾。66岁的温家宝总理在地 震发生仅两小时后便飞赴灾区,把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设在灾区一线,在川五天几乎走遍重灾区。当看到温总理手臂不慎摔伤出血却顾不上包扎时,我们分明感 到了疼痛;当温总理拿着话筒,用坚定、略带沙哑的声音向灾民喊话“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 力”时,我们不禁噙满了泪水。中央指挥若定,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也就吃下了定心丸。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幸免自然灾害的侵袭,但各国领导人在灾情发生后的反 应大不一样。2005年新奥尔良市遭“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总统布什在两天后才乘坐“空军一号”在该市上空转悠半小时,算是视察灾区。有外国媒体对此 评论说,“如果乔治?W?布什在处理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时能像中国领导人迄今为止在处理更加严重的地震时做得那样好,他可能会更得人心” 。说到底,这种反差是由两国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所决定的。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5月18日刊发的署名文章所说:“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 学不来。” 
 
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同样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危难之际应当怎么做,这在我国是个常识性问题。老百姓用这把标尺来衡量党员干部,党员 干部也必须用这把标尺来督促自己。我们看到,在山崩地裂中,灾区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巍然挺立,成为危难时刻老百姓的主心骨。救援部队挺进灾区后,首先是 与当地的党委、政府取得联系。广大党员干部以大局和人民为重,不顾自己和家人安危,奋力救人并组织群众自救,或积极配合部队展开营救。北川县漩坪乡在震后 又受困于堰塞湖,水涨人退,情况十分危急;女儿仍生死不明的杨邦明副乡长说:“我们连哭的时间都没有,也不敢哭,有那么多的受灾群众都在看政府,我们哭 了,受灾群众就更没有信心了。”一番朴实的语言,流露出厚重的责任感。在救灾一线的军警、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和专业搜救队伍中,活跃着无数共产党员的身 影;不少人在火线入党或递交入党申请书,鲜艳的党旗成为激励人们力量的神圣源泉。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全国共有3786万党员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 费”,款额逾84亿元。作为救灾的核心力量,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党的光辉形象,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宗旨和党的先进性。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在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磨砺和考验。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构成抗震救灾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现象。中央一声令下,包括80位将军在内的13.7万官兵迅速集结,冒着余震、山 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危险,在道路毁断、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从水陆空火速向已成“生命孤岛”的灾区挺进,全力搜救废墟中的幸存者,转移被困群众。哪里最危急, 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这种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悲壮场面在西方很能出现——西方军人没有抢险救灾的义务,可以作壁上观。两相对比,令人不胜 感喟。当15名空降兵写下遗书后破天荒地从5000米缺氧高空纵身伞降地处高原峡谷的茂县时,当一名战士不愿因余震撤离已垮塌大半的绵竹市某小学教学楼、 跪地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时,当被救出废墟的北川3岁男童在担架上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官兵敬礼时,我们一次次颤栗、哽 咽。在这一刻,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党指挥枪的重要性,以及“人民子弟兵”、“军民一家”等传统理念的神圣性。如果我们真像有人所鼓噪的那样搞军队国家化、 中立化,如果我们丢失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和平年代的军人会如此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地奔赴灾区展开救援吗?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优势,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至关紧要的作用。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 便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形成以举国之力救援灾区的局面。 这一点,西方显然也很难做到。正因为反应迅速、措施有力,所以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六千多被掩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救;倘若算上避免因饥馑疫病流 行、救治不及时、堰塞湖决堤等造成的生命损失,实际获救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抚今追昔,令人歔欷不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岁月中,天灾过后通常必有人 祸,灾民流离失所、饿殍载途、死相枕藉、哀鸿遍野之类的记载史不绝书。再以当今国力最为强盛的美国为例,据2005年6月2日新西兰《镜报》报道:新奥尔 良市在遭飓风袭击后形同死城,充斥暴力,警察趁火打劫、强奸妇女,另有不少警察辞职或擅离职守;“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受灾的墨西哥湾沿岸很多地 区同外界基本失去联络。没人知道多少人还挣扎在灾难中,一如没人知道多少人已经丧生”。相比之下,我国此次救灾行动感动了全世界,赢得普遍赞誉和敬意,就 连一向对华不太友好的西方主流媒体也给予了积极评价。美国《洛杉矶时报》便认为,“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英国 《经济学家》刊文说,“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全部被中国政府快速、有效、及时的救灾反应所吸引”。
 
以上几个侧面十分耐人寻味。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一直在关注中国政治改革的走向,指望中国也采用西方的政治模式;国内也不时有人发出类似的声音。 如果我们真这么做了,上述一些特有的政治优势就会丧失,这次救灾就会是另一番情形。就连外国媒体也认为,震灾“凸显了中国当前制度的优势” 。事实告诉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的优势没有丢,也不能丢。这种优势概括起来说,就是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在整个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七大将近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归纳为“十个结合”,第二条便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此刻,我们更能领会其中 的深刻含义。
       二
通过抗震救灾,我们看到立国之本得到了坚持和发展,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身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更深体会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发展进步。
 
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中国政府婉拒了国际社会的一切援助。近30年来,中国在其他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主动伸出援手,以及自身遇灾时接受国际援助,已逐渐 成为一种常态。这一次,我国不仅主动接受国际救援,还破天荒地接受日、俄等国际救援人员到灾区参与营救,反映了一种务实态度。在救援领域全面对外开放,本 身就是自信心提升的体现。
 
令人深有感触的“第一次”远不止此:5月19日至21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普通遇难公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举国默哀3分 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13多亿人同时为罹难者默哀的感人场景。这一幕与全力救灾的举动一样,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政府对人 民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令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媒体对突发灾情作出的快速反应同样给人很大触动。震后仅32分钟,中央电视台便经过核实,在新闻频道播出地震消息;15时20分,又停止包括各时段广告在 内的各栏目的正常播出,改播《关注汶川地震》特别节目;自22时起,新闻频道与综合频道实现了同步并机播出。24小时滚动直播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这在我 国新闻史上尚属首次。无论是奔赴灾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的记者,还是后方的节目主持人,这些十分职业化的新闻工作者在直播时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不时眼噙 泪水、声音发颤——这种电视画面在我国新闻史上同样极为罕见。各省卫视也纷纷停播娱乐节目,转为聚焦灾情。以电视直播方式,及时、客观、开放、透明地报道 抗震救灾消息,这在32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也是5年前抗击“非典”时所难以比拟的。表现出色的媒体用真相粉碎了一切不实之词,用真情感动了整个世界,赢得 国内外的普遍赞誉。新闻报道方式的显著变化,折射出观念、意识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媒体成为党和人民喉 舌的重要性。
 
与此相关联的一个变化是:当年唐山大地震时,中国家庭基本上没有电视,人们只能靠收听广播来了解灾情。如今,电视早已覆盖城乡,电视直播所产生的强烈视觉 冲击效果,远非广播所能比肩;而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的迅速普及,使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快捷多样。这些细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发 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无限感慨。
 
令人感触甚深的变化还有许多。这一次,我们的心情与32年前一样悲痛,但应对灾难的信心和底气明显大不相同,因为我们的祖国已变得强大起来。从各种救灾物 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到中央安排700亿元作为今年灾后重建资金 ,以及生命探测仪、无人飞机、海事卫星电话、野外标准手术室以及大型器械等现代化装备纷纷亮相灾区,均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而这种变化,是改革 开放30年来快速发展的结果,是党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拼出来的结果。由此,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央再三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 展”的重要意义。 
 
与物质、科技力量相比,民众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精神面貌同样十分可贵,给人的触动也更大。
突发灾难对民情世情无疑也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新的社会群体成长迅速,贫富分化 现象凸显,群体性事件增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滋蔓;改革开放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 陆续走上社会,其观念、行为方式等明显有别于父辈……。面对社会的急遽变化,难免会有人对社会凝聚力和人情冷暖等产生一些困惑或疑问:一旦发生重特大突发 事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中国人会做出怎样反应?是否能够万众一心共渡难关?这次抗震救灾再次就此给出了确切答案,令人百感交集。
 
曾有媒体发出“汶川遍地英雄”的慨叹。的确,驰赴灾区救援的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医护、消防人员是英雄,深入灾区采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是英雄,忠于职守 的当地党员干部是英雄,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同样是英雄。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普通人的行为同样可歌可泣: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北川中学张家春等老师,在 大地剧烈震颤时冒死组织学生逃生,并在教学楼坍塌时用自己身体作为肉盾护住孩子,或奋力推出孩子;在彭州市牡丹坪,当一块巨石迎面落向山路上的转移人群 时,一名20多岁男青年奋力推开身前的陌生女子,自己不幸被压在巨石下;彭州龙门山镇宝山村12位村民在震后自发组成敢死队,穿过飞石区搭救出附近的45 名被困群众……
 
在灾难袭来时,还有许多普通人用生命演绎亲情,人性的光芒在漆黑的废墟中熠熠生辉:一位母亲用身体拼死抵住垮塌的墙体,给身下襁褓中的婴儿留下生存空间, 并用手机短信留下最后的叮咛:“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婴儿毫发未损,而这位母亲的身体已被挤压变形;在绵竹 市汉旺镇,当一对老人的遗体从废墟中挖出时,其双手仍紧紧攥在一起……
 
灾区之外的情形同样感人肺腑。灾情通报后,全国人的目光都被灾区、灾情所牵引。“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情系灾区,爱在身边”,“不抛弃,不放弃”,成 为大家共同的心声和信念。从四面八方自发赶赴灾区救援的志愿者达20万人,成为灾区没有统一着装但人数最多的一支救援力量,构成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 次志愿者行动。江苏某民营企业家在震后第一时间组成一支120人(包括60台大型机械设备)的救援队自苏皖出发,几乎与救灾部队同时赶抵北川。国富而民 康,国泰而民安,民间力量的崛起本身就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例证。全社会向灾区捐款的数字被不断刷新,捐款者除企事业单位和员工外,还 有慷慨捐出上亿元、数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家,手头比较拮据但同样不失慷慨的退休人员、农民工、出租车司机、小摊贩,包括捡卖废品者、乞讨者,等等。闻知灾区 血库血液告急,各地群众纷纷踊跃献血,献血点前排起的队伍长达数公里,各地血库存血量很快便达到极限,不得不采用预约献血的方式。5月18日宣传文化界发 起的“爱的奉献”募捐义演活动开创了多项历史“之最”:筹备时间最短,仅4天;规模最大,共有包括演艺界明星在内的千余人参加,演职人员合计2000人左 右;一次性募集捐款最多,达15亿多元;再就是登台者最动情最投入,与观众互动效果最好,义演时间最长也最短。“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生死不离, 我数秒等你的消息……”,这首名为《生死不离》的歌曲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国,令人止不住潸然泪下。
 
上述情形令人感动、震撼,同时更发人深省。以前,坊间不时谈论一些负面消息,诸如某某富商如何为富不仁、包“二奶”,劳资纠纷,低收入者的“仇富”心理, 小摊贩缺斤短两,演艺明星的走穴、绯闻,等等。而通过这短短几天,人们相互之间有了新的、更为全面的认识,彼此多了一份理解,大家的心一下子贴得很紧。无 情的灾难升华了人们的情感,净化了人们的灵魂,使原本人格高尚的人表现得更加高尚,使原先有些私心杂念的人变得高尚起来。人们互相感染,爱心、信心在全国 迅速传递。一时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职业、身份和贫富,全体人民迅速行动起来,都在以各种方式为灾区献爱心,为国家分忧。 这一刻,13亿人泪流成河,爱汇成海,浇铸成一堵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催生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全国社会秩序稳定,凝聚力、意志力和自信心空前增强。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的威武风姿,还看到了民心之齐、民力之大、民 气之盛,不由得为有这样的人民而喝彩,为身为中国人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凝聚力,在外敌入侵等紧要关头曾一再涌现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恢宏场面。而这一次是在和平年代。全国上下在这么短时间内迅速组织和动员起 来,形成如此声势和规模,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一幕荡气回肠,说明民族、国家意识已在全民中更加深入普及,说明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增强, 是当代中国取得发展进步的又一显著标志。出现这一幕,同样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农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闭塞、自给自足,人们安 土重迁,其生活圈子大抵局限在以附近市镇为中心的有限范围内,甚至“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此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普及和民族凝聚 力不免会受到制约,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治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包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民胞物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理念。 而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又赶上了信息化大潮,市场的纽带作用,交通、通信、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均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人 们相互间的联系日益频繁紧密,民族、国家意识也随之显著增强。另一个关键因素依然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否则就无法解释,经济、科技实力强于我们的西方国家何 以不能出现这一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精辟指出:“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 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这一幕还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是对的;我国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而是利益攸 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我们有信心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再谈谈“80后”、“90后”的表现。以前谈到他(她)们,人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独生子女、“新新人类”、“愤青”、“超女”等概念,担心其稚嫩的肩膀能 否担负起社会职责和使命。这一次,他(她)们让所有的人眼睛一亮:在参与救援的各支队伍中,在捐款、献血者行列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他(她)们活跃的身影。 灾区孩子们的表现尤为令人感泣:因帮助同学逃生而自己失去脱险时间,青川县木鱼中学13岁女生何翠青失去了右腿,汶川县映秀小学12岁藏族女孩邹雯不幸葬 身废墟;平武县15岁初中男生刘力因为替同桌挡楼板而罹难;北川县11岁男孩张吉万背着妹妹步行12小时逃出深山……。有外国媒体评论说,“大地震唤起中 国‘80后’广泛社会参与”,“灾难使中国年轻一代变得成熟”。在他(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血性、爱心和责任感,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与此相关的一个细节是:北川小学被埋学生在等待救援时,噙着泪花在黑暗的废墟中同声唱起国歌,以此来激励自己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在被这群柔弱孩子们的精 神状态所震撼的同时,我们不禁更深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不弘扬主旋律,如果没有共同的思 想基础和精神支撑,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行吗?
 
 
总之,“5?12”大地震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是一次形式特殊、时间紧促的严峻考验。在灾难面前,我们的 党和政府、我们的军队和人民都经受住了考验。经过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程洗礼的中国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变得更加坚挺,更有凝聚力。 通过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斗争,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就巨大;没有改革开放,便没有今天的新面貌新气象 新局面,也就难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斗争。有这样的党、这样的人民,有抗震救灾斗争中焕发出的这种精神状态 ,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不断迈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包括突发灾 难在内的任何挑战和风险,都不能阻滞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只会使我们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阅读:3694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