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虚无的历史与历史的虚无——评以清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作者夏春涛              日期:2013-02-28               阅读:3719 次

 

原刊2003年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时略有删节,题作《历史剧媚俗何时休》。

近十年来,以清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接二连三地热播,所涉及的内容从清初一直横贯到清末民初,几乎令人目不暇接,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但某些作品所反映出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却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在这些历史剧中,清宫戏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诸如《雍正王朝》、《康熙帝国》、《孝庄秘史》等;《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更是被拍成了 系列剧。它们在创作手法上或正说,或戏说,但都清一色地聚焦于帝王将相,而且侧重对帝王的形象进行重新刻画:皇帝励精图治、心系苍生、深明大义、明察秋 毫;身边虽佳丽如云,却坐怀不乱,仍然苦苦追求纯真的爱情。经过编导的这一番演绎,封建帝王暴戾、专横、纵欲的一面被淡化甚至抹去了,而封建盛世的光环却 被无休止地放大了。在《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入宫认亲,皇帝与草民居然可以和同为一家,上下尊卑之间的壁垒和分野在诙谐幽默的剧情中轻松地化为乌有。难怪 许多中小学生看后会感到困惑:原来封建专制时代的皇帝竟是如此的可亲可敬,这与教科书上所说的不一样,究竟谁更可信呢?

与上述清宫戏相比,《太平天国》、《走向共和》聚焦于晚清史,按照主创人员的说法,这是两部弘扬主旋律的历史正剧,但实际情形却与该剧的创作初衷有较大的 距离。《太平天国》过多渲染了太平天国的灰暗面,看罢全剧,洪秀全等人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除了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就是声色犬马男女恋情,几成一部闹剧。 《走向共和》则对几位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盖棺论定:李鸿掌忍辱负重,是一个爱国者;慈禧是一位女政治家;至于袁世凯,该剧编剧之一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毫不 掩饰地表示袁世凯是他个人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认为“他首先是一个大才”,并对“窃国大盗”说嗤之以鼻。与此同时,该剧对孙中山、康有为等革命派、维新派 人物则有所贬损。这种处理貌似客观公允,但却不由得使观众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辛亥革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诚然,在过去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化、脸谱化评判的模式曾经风行一时,正面人物被一味美化,反面人物被鞭笞得体无完肤。然而,值得关注 的是,时下这些历史剧却又陷入另一种简单化、脸谱化的模式,即简单地对过去的正面、反面人物分别添加一些负面、正面的描写,美其名曰“使过去泾渭分明的历 史人物立体化、复杂化”,但在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上明显缺乏分寸感,在对历史深层次的内涵或底蕴的挖掘上也不够重视,从而呈现出矫枉过正的倾向。当然,倘若 有人有意借历史这杯陈酒来浇胸中之块垒,则又另当别论。但既然是历史剧,那么,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观众在娱乐放松的同时从中领悟到一些历史哲 理,这应当是此类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实质,谭嗣同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过去学术界片面强调革 命或阶级斗争固然流于偏颇,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往的主要论断都是错误的。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这一点仍然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在不少历史剧 中,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变得模糊了,而帝王将相的形象却越发光彩夺目;《康熙帝国》的主题歌甚至声嘶力竭地喊出“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人们不禁要问:这 究竟是在宣扬一种怎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再就具体情节而论,作为历史剧,尊重最基本的史实,避免闹出“关公战秦琼”一类的常识性错误,这应当是进行艺术虚构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如果说戏说类历史 剧在典章制度、礼仪、服饰、习俗等方面出现不少硬伤多少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所谓的正剧也出现大量的硬伤就不免让人大失所望了。例如,太平天国在定都初期 实行隔绝男女政策,即使是夫妻也不准同宿,而电视剧却穿插了大量谈情说爱的情节;该剧在公映前的宣传海报甚至以“江山如画,美女如云”为题,当时便引起了 哗然。《走向共和》中严重脱离史实的情节,近来已有不少论者撰文指出,此处不复赘述。对此,某些编导以电视剧是艺术作品、允许虚构作为托辞,但同时却又宣 称自己的作品“廓清了历史迷雾”,这就不免令人费解了。更何况将直隶省说成是河北省、孝庄太后自称谥号之类的常识性错误,已经远远不属于是否或可否虚构的 范畴。总之,艺术虚构必须把握好分寸,绝不能信马由缰,否则历史剧便失去了其应有的神韵,并在无意中传播了错误的历史知识。至于一些描写男欢女爱的情节或 暴露镜头,则明显反衬出某些主创人员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所产生的“媚俗”心态。

我无意反对拍摄清史题材的电视剧,也无意强调任何艺术作品都一定要承载政治宣传的功能,但即便是纯粹娱乐性的作品,总不能背离发展先进文化的宗旨吧?平心 而论,以清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也有像《宰相刘罗锅》等立意和艺术水准较好的作品,有些则属于瑕瑜互见,但上文所指出的一些问题,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些编 导在创作态度上的不严肃和历史知识上的捉襟见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20世纪40年代,王亚南先生在谈到撰写《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缘起时写 道:“我这种研究,无论如何,总是希望能把这长久笼罩在观念尘雾中的政治暗影或社会幽灵,在某种限度内让其原形显现出来的。”然而,在清宫戏的推波助澜 下,皇帝坐在金銮殿上神采飞扬、群臣唯唯诺诺的镜头如今已经堂而皇之地被嫁接到广告当中,“宫廷”、“皇室”也成为商家招揽生意的流行用语。我担心,有朝 一日,这些东西会不会被某些人视为“国粹”?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悲哀和忧虑。

由此我还联想到眼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清史纂修工程。《清史稿》约800万字,新修清史的篇幅远不止此,因此,日后这部史书的读者群肯定有限。我担心,倘 若以清史为题材的电视剧继续照目前的模式创作、热播下去,其中错误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继续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这部凝聚几代史学家心血的史书的价值是否会 大打折扣?同时我也更加深切地感到,将史学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影响大众,这应当成为史学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之一。




  阅读:371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