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盘检2004理论热点,把握社会发展脉搏
作者谢志强              日期:2013-03-07               阅读:4139 次

   2004年,在科学发展观中起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走近尾声。检视一年的历程,大 事小事、国内国外、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焦点热点……纷繁复杂中我们依然可以看清其中的主线,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本文试图对2004年我国政治、经 济、社会生活中的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做一整理、回顾,这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推进理论创新,搞好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很有帮助。

  热点之一: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问题在于怎样具体体现

   2004年,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落实的一年。在这一年,人们在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本质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取得了深入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 涵,是实现以人为本之目标的主要保障,它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 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怎样发展”比“发展中心”更重要,前者更 具有方向性。科学发展观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发展”当前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 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它的提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怎样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新局面,将是理论研究和社 会实践的长期任务。

  热点之二:执政能力建设恰在其时,关键在于怎样落实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 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复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密相关,与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紧密相 关,也与党本身的状况及其担负的历史任务紧密相关。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党的执政能力仍然存在着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式尚待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在当前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深谋远虑的历史决策,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解决了“为谁执政”和“依靠谁执政”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则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 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从总体上把握执政规律、完善执政方略、 健全执政体制、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现 实、着眼长远,有计划、按步骤、抓重点,逐步地整体推进。当前而言,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如何防止“反腐疲劳”,在制度源头上 进一步开展反腐倡廉,依然是执政能力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们面前的任务和困难而言,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还只是破了一个题,未来的任务更重、更艰 巨。

  热点之三:提出依法行政,突显现代公民社会的民主与民权

  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深入、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现代公民社会的特征在我国日益显现出来。公民社会强调民主与民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是实现民主和维护民权 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在以宪法为基础的国家法律体系框架内,依法行政是公民社会中政府获取合法性的重要行为规则。政府必须通过依法行政来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公民对政府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 生活中政府机关在履行职能时,还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 定范围内愈演愈烈,不作为、乱作为、不依法办事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今年关于征地拆迁的各项要求,关于《行政许可法》的 颁布实施,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如何转化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政方式,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形成依法行政、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的政府运行机制,仍然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理论研究和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热点之四:宏观调控老调新弹  利弊得失自有公论

   2004年,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使“宏观调控”成了一个热门的词汇,它与开发区问题、“8.31”大限、城市化过程中心的“三无”农民等现象和问题 紧紧连在一起。其实,在中国,宏观调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热点问题。早在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建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历了1993年后的经济“软着陆”,亚洲金融风暴和“九五”后期出现的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之后,中国在 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为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态势,中央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无论是 央行、银监会和其他相应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调控政策效果明显并在进一步释放。但对本一轮的动作,仍然成为了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而下一步调控政 策趋向以及方式,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

  许多国家和组织对中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表示肯定 ,认为中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和适度 的,虽然将使经济增长减缓,但不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但也有研究认为中国目前能够用来影响市场的工具比较有限,中央恐怕无法有效约束地方减少大型建设并 刺激地方经济,紧缩政策到目前为止效果不大。分析认为,本轮宏观调控必须面对两个新的特点:其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宏观调控的问题上认识和 态度不尽相同;其二为政府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加强,地方政府依托市场推 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增长,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对政府的政策和调控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央政府认为 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迹象并进行调控时,地方政府和企业可能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对政府采取的调控手段产生抵触情绪和行动。宏观的问题被“微观化”了,宏观调控 的力度不知不觉就会降低。

  在当前形势下,既要控制由于物价持续上涨而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又要防止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 快、过久引发经济衰退,如何实现并保障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也就成为各方研究的焦点。在调控目标的科学设定、调控方式 的合理运用、调控时机的正确选择、调控力度的准确把握上;在处理调控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短期调控和中长期发展的关系、投资调控与“回波效应”的关系、创造 就业需求和控制投资过快的关系以及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上,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新的有效途径。

  热点之五:国企改革波澜不惊,两件大事再掀高潮

   2004年的经济领域有两件事不容忽视,一是由国家审计署刮起的“审计风暴”,一是由香港学者郎咸平引发的“郎旋风”。两场风暴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 “国有资产”和国企改革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多年努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 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改革不配套,规则不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等原因,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 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过多采用行政手段,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少数人在改革中利用手中 的权力,破坏市场秩序,甚至违法违纪,蚕食鲸吞国家积累,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引发了一 些不稳定因素等。

  国有企业改革再次成为热点,反映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破难的新阶段,即在原有改革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阶段。

   我们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十六届三中 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 交易市场不完善,产权交易监管不到位等。

  因此,我们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 制机制弊端,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规范推进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 断向前推进。坚定方向,规范改制,这是国资委领导对国企改革的八字方针。减少(国企)数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这是国资委领导提出的三大要求。然而在如 何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上,仍然很不统一,这也是国企改革始终成为热点的重要原因。

  热点之六:循环经济  求解高速度下的能源支撑难题

  如果说国企改革触及的是经济体制最敏感的产权核心问题,那么,循环经济理论在2004年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关涉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发展方式问题。

   2004年煤电水油等资源的全面紧张,让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在和未来都无法避免的严峻难题:发展速度与能源支撑。专家研究表明,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人均资源 贫乏,资源使用浪费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等等因素使我们不得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上做出新的反思和选择。

   循环经济,这是一个充满了后工业社会现代性气息的概念。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费资源,是一种“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 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要求人类的 经济活动遵守“3R”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以低消耗、 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理论实现从未 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是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环境破 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新范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在如何加强生态道德观念建设,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等方面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

  热点之七:和谐社会展示转型中国前景 问题时代要求跳出和谐讲和谐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去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在这样一个发 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现时期”,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当前 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谐社会”正是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状况提出来的。

  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 笔者认为,从狭义上认识,仅指社会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和谐,这是“小和谐”;广义上的认识,则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 状态,既有人与人的关系,也有经济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这是讲“大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从整体性上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创新健全管理体制、实现稳定有序而又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需要从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 的协调与冲突问题,包括社会阶层之间顺畅的社会流动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运用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社会安全保障的机制;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群体之间、代际之间矛盾,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控制的制度创新机制等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基础。

  热点之八:公共安全问题突显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生命为本

   社会公共安全包括卫生、交通、通讯、环境、日常生活、能源供应、社会抗争活动,破会社会秩序等多个方面。今年以来,禽流感事件、劣质奶粉事件、特富龙不 粘锅事件、毒粉丝事件、内蒙古包头空难、大平矿难、陈家山矿难等等,一连串事件让公共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统计显示,包括安全事故、自然 灾害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在我国每年夺去20万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计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在日益开放的新形势下, 防范国际恐怖事件的发生,外来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入侵,也日益成为我国公共安全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信息传媒的日益发达,使得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日益敏感而脆弱,公共安全直接关联民众的日常生活,蝴蝶效应尤为明显,企业危机、行业危机很容易演化为社会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引发社会系统的紊乱和破坏。

   目前中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应对突发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一个成熟的社会往往有 一套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中国尽快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首先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发展观,增加对社会发展部门如民政、卫生、教育、环保的投资,为公共 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其次,应当从战略高度来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加强公共安全的理论研究,完善公共安全的领导机构,构建公共安全应急救 援体系。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首先要以生命为本。人为万物之灵,人若无生命作为载体,一切便失去了意义,这是人之首要。公共安全之所 以被人们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表明人们生命安全意识的觉醒。近来印度洋地震和海啸所造成的14万多人的死亡,使全人类再一次强烈感觉到公共安全的重要。

  热点之九:道德诚信:一个不得不关注的沉重话题

   尽管中国自古即有“民无信不立”的传统,国外也有“信用就是金钱”的教条,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信用危机”却成为了各类媒体甚至政府文件 中的高频词汇。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速和我国入世后迅速融入国际社会,我国社会日益由一个熟人社会转变成一个 陌生人社会,同时,人与人之间,群体组织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交往和流动的日益频繁,为社会带来了机会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潜在风险。

   道德信任的危机,无论经济领域中的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虚假广告、违约欺诈,政治生活中的敷衍塞责、欺上瞒下、浮夸虚报、徇私舞弊、贪污腐败,还是社会 生活中的互不信任、尔虞我诈、道德沦丧、为富不仁、爱心麻木,都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恶果,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精 神与物质生活品质,也危及我国社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信誉,增加了社会发展的成本。

  开放社会的形成,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可预期提出了迫切要求。讲求诚信,遵守公共道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开放社会要求的社会道德支柱和信任体系,成为当前一项迫切的现实任务。

  热点之十:和平崛起新理念  中国发展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在发展,中国在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中,中国怎样发展,怎样崛起,怎样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这是需要研究 和交待清楚的。2004年,中国在全心全意搞好国内事务的同时,也注意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创造国家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平崛起”理论的深入研究与 实践,为完成这一任务做出了贡献。

  面对中国的崛起及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一个明晰的国际战略,成为各国关注的 问题。“和平崛起”理论明确了中国的国际战略,使得中国的崛起过程透明化。这一理论表明,与世界历史上一些大国通常通过武力战争的方式来扩大自己势力的经 验不同,中国的崛起既不是军事上,也不是政治上的。中国选择的是一种和平的崛起方式,它不但不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和损害,反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为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是必须坚持自己的行为原则,多边主义、经济外交、睦邻政策,所有这些都是“和平崛起”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重要的大国国际行为准则。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强调了其单边主义外交战略,并突出 使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但实际上,这无助于国际和平和世界发展,因而也遭到包括其传统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反对。“和平崛起”的提出,既是中国发 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社会共同愿望的体现。因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各国人民要和平和稳定,不要战争和冲突;要发展和 进步,不要贫困和落后。这是时代呼声、人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潮流。贯彻实施“和平崛起”的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 发展。

  理论热点是实际热点的反映。中国正处于社会问题的突发期、频发期,热点多、问题重、渗透深、关联度高。综观2004年我国理论 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有的是多年来被普遍关注,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或进一步恶化了的问题,有的是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又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关注的热点,在未来也许依然备受关注,也许不再为人们所重点谈及,无论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都是我们为 建立更加和谐、公正、安全和健康的社会做出的努力。

  (谢志强 陈 云 04年)



  阅读:4139 次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