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谢志强

                            日期:2013-03-07               阅读:12543 次   

谢志强
1980年考入湘潭大学哲学系,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社会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央党校省部级、地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主讲人,新农村建设全国县委书记培训班主讲人,全国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 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深圳新安街道社区建设顾问,曾长期担任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专题主持人,等等。

谢志强多年来主要从事社会管理、民生问题与社会建设、城乡统筹、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专著4部、合著20多本、主编30多本,发表文章200多篇。著作有《社会发展的结构分析》、《组织运行的权力分析》、《城市病》、《社会学理论研究》、《大时代-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报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城市化进程》、《伟大的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等。论文与著作曾十多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优秀畅销书奖等表彰和奖励。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摘报》和《报刊文摘》等转载。

已主持两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一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空间布局,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研究。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如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等等。

主要讲授专题:创新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国际城市化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怎样协调我国的利益关系、统筹城乡与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研究、现阶段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分析、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镇化道路、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研究、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社区建设、共和国六十年的社会建设,社会研究方法以及其它有关的社会学专题。

自1998年以来,独立或与同事合作每年进行一次的“领导干部对中国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的问卷调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每一次调查所形成的研究报告均被国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为有关方面的决策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古人云: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格物致知、真知灼见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广泛了解,这也是理论服务实际、实际推动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2003年5月非典期间对邻国越南的访问,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对于复兴一个民族的伟大意义;2004年10月以考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日本之行,铭刻在心的是一个民族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她的强大至关重要,一个国家在世界的话语权要靠自己去奋斗,危机感绝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2005年3月以考察性别平等为主题的瑞典之行,始终萦绕在我耳际的是我们应当怎样去选择效率与公平?瑞典之所以能够实现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政策落实至关重要;2007年5月以考察政党运作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故里--德国之行,强烈震撼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壮大的极端重要性。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思想僵化,就会落后,就要被动挨打;2008年10月,以考察公共文化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法国之旅,在具有浪漫之都的巴黎听取了众多讲座,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游览了卢浮宫、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等著名文化艺术景点之后,留给我久久思考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脉相传、永续创新、古今文化交相辉映之根本在于她的自由和多元,在于珍惜和继承,在于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交流融合和推陈出新,在于文化管理者的文化自觉和政策法律呵护;2010年5月,以考察“意大利体制”为主题的欧洲亚平宁半岛之旅,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30万平方公里、人口5800万、国土舒展的伸向地中海的国家,我们听取了若干专家和官员的讲座,用脚步细细丈量了罗马的街道和教堂,领略了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的旖旎风光,参观游览了国中之国梵蒂冈,之后留下了我对这个向望已久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关于整体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关于议会民主制度是否一定带来廉洁和高效,关于经济繁荣与新文化成长的因果关系,关于占主导的中小企业与经济增长,关于意大利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全球区域一体化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人口不断老龄化之后带来的就业、产业、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承载能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思索;2012年11月,应中国外交学会邀请,到瑞典、英国、匈牙利、奥地利宣讲中共十八大精神,这是一个从外交角度全新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非同寻常之旅,在与当地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名人政要、大使馆的广泛接触中,深深感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家彼此需要和依赖;中国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困难要告诉世界,既要自己努力干,也要及时向外界说,更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让世界及时真实全面了解中国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回答他们对中国的关切,实现相互间的良好沟通。这个世界无任怎样信息化,走出去、请进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意义上,作为内政之延续的外交,显得特别之重要和不可缺少,无任是政府的官方外交,还是民间的公共外交,都同样重要。要交流不要阻隔,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到国外去及时宣介我国的方针政策,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国内,多年来我所到过的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无论是讲课开会还是调研考察,在被我们祖国的辽阔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的同时,祖国的强大、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总是萦绕在我的脑际,成为一种情怀、一种积累、一种研究、一股向上的动力……

大变革、大转型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社会发展的实验室,社会学因此获得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有为才有位,成就中国社会学的不仅仅是制度和环境,还要靠我们每个人切切实实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益的人,应该是一个人对自己起码的要求。书生报国一支笔,虽难以至,心向往之。
籍  贯:湖南省洞庭湖畔的沅江市
学  历:
出生年月:1962年
职  务: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工作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领域: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 ©1995-2019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